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2课阁夜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赏析】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诗写夜泊之景。写一个月夜,诗人不从天上月写起,却写水中月影(“江月”),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点。“去人只数尺”是说月影靠船很近。第二句写舟中船竿上挂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其实江面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不会那样宁静,月影也不会那样清晰可见了。一、二句似乎都是写景,但读者能够真切感到一个未眠人的存在。这就是诗人自己。第三句写江岸上安眠的白鹭,第四句写船尾鱼跳动的声音。四句分别写月、灯、鸟、鱼,各成一景,确是“一句一绝”。这和平境界的可爱,唯有饱经丧乱的不眠人才能充分体会。诗句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详见《蜀相》。作者介绍杜甫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共住了一年零九个多月,先后在赤甲、西阁、瀼西、东屯居住。《阁夜》就是大历元年冬寓居西阁时所作。当时四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一个大雪初霁的寒夜,诗人辗转难眠,从霜雪之夜的所见所闻,联想到了国家的动乱、百姓的痛苦以及自己的贫病飘零,感时忆旧,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背景解读律诗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它来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知识链接1.字音识记(1)短景.()(2)雪霁.()(3)夷.歌()(4)渔樵.()(5)跃.马()(6)寂寥.()yǐngjìyíqiáoyuèliáo2.字义解释(1)岁暮阴阳催短景.()(2)天涯霜雪霁.寒宵()(3)三峡星河..影动摇()(4)卧龙..跃马终黄土()(5)人事音书漫.寂寥()同“影”,日光雪止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指诸葛亮徒然,白白地如何理解本诗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写诗人在夔州西阁中独对长夜之所见、所闻和所感,表达诗人忧国伤世的情怀。1.结构图示2.主旨归纳本诗通过雪霁寒宵的冬夜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怀。1.“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对应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提示:从“声悲壮”“影动摇”可知,是听觉、视觉,并因此结合诗歌主旨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听觉、视觉。上句借听觉写出了兵戈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音调转柔。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2.“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联说明了什么?对应考点:鉴赏诗歌内容。提示: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夷歌”,显示了地方风情。上下句形成对比,有人忧有人愁。3.“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悲慨?对应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提示:结合诗歌主旨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知交零落(好朋友李白、高适、严武等相继去世)、存者音讯不通(亲朋无一字)的情况下,唯有以公孙述、诸葛亮终归“黄土”来自我安慰,更显出其内心的凄苦万状,表达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4.简要说明本诗的艺术手法。对应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提示:结合全诗内容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将眼前景、古时事与心中情巧妙地合而为一。(2)三个用典(①野哭千家闻战伐;②卧龙;③跃马)深沉地传达了诗人在夜凉如水的夜晚,面对破碎的山河、零落的知交而难以抑制的内心的伤痛。古典诗歌在行文安排与结构处理上都是有讲究的。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行文上的由“景”到“情”,由“景”到“理”,由“事”到“理”等,都显示出诗歌在行文结构上的艺术。常见的诗歌行文结构技巧有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伏笔照应、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考点透视鉴赏诗歌的结构技巧此考点常见的设问方式有: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高考较少对古诗的结构技巧进行单独考查,常与表现手法等一起综合考查。考查趋势第一步,用简练的文字答出行文结构技巧和特点。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从内容和形式上具体分析。第三步,分析这样的行文结构的表达效果。方法归纳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次萧冰崖梅花韵①[宋]赵希桐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②家。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注】①这首诗是唱和萧冰崖的《梅花》诗而作。②处士:指隐居读书人。三、四两句欲扬先抑,写得意味深长。请作简要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例题【答案】诗人假设如果牡丹花开得早于梅花,就不会有人冒风踏雪顾及梅花,这是“先抑”;然而,牡丹毕竟不会开在梅花之前,只有冰清玉洁的梅花才能在凛冽的风雪中吐芳争艳,受到人们的青睐,这是“后扬”。作者自比梅花,表达了作者一种自甘寂寞,孤高自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解析】题干已经提示“欲扬先抑”的手法,解答此题时,只需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是如何欲扬先抑的,然后指出其“意味深长”的表达效果即可。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12课 阁夜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96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