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黑龙江省安达七中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寒假考试试题(3)
1黑龙江省安达七中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寒假考试试题(3)一、单选题1.下列元素中,在自然界没有游离态存在的是()A.OB.NC.NaD.Au2.下列反应中一定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中和反应3.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合反应的是()A.H2和Cl2B.N2和O2C.H2和O2D.CH4和Cl24.把NaOH溶液滴加到下列溶液中,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A.NaHCO3B.NH4ClC.CuSO4D.KAlO25.已知下列氧化剂均能氧化+4价的硫元素,为除去稀硫酸中混有的亚硫酸,以得到纯净的稀硫酸,应选用的最合理的氧化剂是()A.KMnO4B.Ca(ClO)2C.H2O2D.Cl26.若两种烃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则必具有相同的()A.结构式B.结构简式C.分子式D.最简式7.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浓度B.压强C.温度D.催化剂8.下列物质①乙烯,②乙醇,③丙烷,④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①④B.①②C.②④D.②③9.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核内含8个中子的碳原子:8CB.甲烷的球棍模型:C.CS2的电子式:D.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10.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硅胶在食品袋中做干燥剂B.给手机电池充电C.给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D.排放过多的CO2气体造成温室效应11.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使用纯碱溶液去油污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C.加热FeCl3溶液颜色变深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12.下列关于下图装置的判断正确的是()2A.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盐桥中的阳离子由右向左移动C.铜电极不断溶解D.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Cu2+=Fe2++Cu13.为了确定某样品是否被氧化,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不正确的是()A.FeCl2(NH4SCN溶液)B.KI(淀粉溶液)C.白磷(紫色石蕊溶液)D.Na2SO3(BaCl2溶液)14.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的水解产物相同B.乙烯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不同C.由于乙醇、乙酸分子中都含有-OH,所以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D.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的分子数目均为NAB.常温常压下,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2NAC.25°1.0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NAD.标准状况下,2.24LHCl与3.4gH2S气体分子所含电子数目均为1.8NA16.在常温常压下,已知:4Fe(s)+3O2(g)=2Fe2O3(s)ΔH14Al(s)+3O2(g)=2Al2O3(s)ΔH22Al(s)+Fe2O3(s)=Al2O3(s)+2Fe(s)ΔH3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ΔH3=1/2(ΔH1+ΔH2)B.ΔH3=ΔH2-ΔH1C.ΔH3=2(ΔH2+ΔH1)D.ΔH3=1/2(ΔH2-ΔH1)17.已知某化学反应A2(g)+2B2(g)=2AB2(g)(AB2的分子结构为B—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进行一定需要加热B.该反应的ΔH=-(E1-E2)kJ/mol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D.断裂1molA—A和2molB—B放出E1kJ能量31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合金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形成原电池,所以合金的耐腐蚀性都较差B.25℃时,4.5pH的硫酸溶液中cH是5.5pH的磷酸中cH的10倍C.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常温下,22?NOgOg22NOg能够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0H19.手持技术的氧电化学传感器可用于测定2O含量.下图为某种氧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示意图,已知在测定2O含量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一定时间内,若通过传感器的待测气体为aL(标准状况),某电极增重了b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t上发生氧化反应B.Pb上的电极反应式为44OHe222OHOC.反应过程中转移OH的物质的量为0.125bmolD.待测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35/ba20.甲、乙、丙三个容器中最初存在的物质及其数量如图所示,三个容器最初的容积相等、温度相同,反应中甲、丙的容积不变,乙中的压强不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时各容器内c(NO2)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4B.平衡时N2O4的百分含量:乙甲=丙C.平衡时甲中NO2与丙中N2O4的转化率不可能相同D.平衡时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甲乙丙二、填空题21.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下列物质中:A.KIsB.25CHOHlC.2 ClgD.3CHCOOHlE.4NaHSOsF.石墨()sG.蔗糖()sH.NaOHl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能直接导电的是__________,能溶于水,且水溶液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2.将6g3CHCOOH溶于水制成1L溶液,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1molL,经测定溶液中含3CHCOO的浓度为31.410/molL,此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常数:aK__________,温度升高aK将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3AlOH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a、向3AlOH沉淀中加入盐酸,沉淀溶解,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b、向3AlOH沉淀中加入苛性钠溶液,沉淀溶解,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已知:22NgOg2?NOg1180.5HkJmol2CsOg2COg1393.5?molHkJ22CsOg2COg1221?HkJmol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2222cNcCOKcNOcCO,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将2NO、NO混合气体用碱吸收可得到重要的化工产品2NaNO,已知常温下42510KHNO,则51molL的2NaNO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52.消除2SO污染的方法之一是利用电化学法可直接将其转化为硫酸,转化原理如图所示,则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子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三、实验题24.明矾石是制取钾肥和氢氧化铝的重要原料,明矾石的组成和明矾相似,此外还含有氧化铝和少量的氧化铁杂质,具体实验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明矾石焙烧后用稀氨水浸出。需用到240mL稀氨水(每升含有39g氨),则需取浓氨水(每升含有210g氨)__________mL来配制(数值取整数)。2.写出上图“固体”中所有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3.由溶液3制取氢氧化铝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4.请你写出验证溶液1中有K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5.为测定混合肥料24KSO、442NHSO中钾的含量,完成下列步骤:①称取钾氮肥试样并溶于水,加入足量_________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过滤、洗涤、干燥。其中,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③冷却、称重。6.若试样为mg,沉淀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试样中24KS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25.某小组以醋酸为例探究弱酸的性质。1.实验一:探究酸的强弱对酸与镁条反应速率的影响。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表中 c________1molL。编号酸的种类酸的浓度/1molL酸的体积/mL镁条质量/g1醋酸1.0102.02盐酸c102.0②实验步骤:6a)检查装置(左图)的气密性后,添加药品,简述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__;b)反应开始后,(填写操作);c)将所记录的数据转化为曲线图(下右图)。③写出0~5min醋酸、盐酸与镁条反应的反应速率变化规律:。2.实验二:现有一瓶醋酸溶液,常温下测定其中醋酸的电离程度(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设计实验方案,将待测物理量和对应的测定方法填写在下表中。待测物理量测定方法①__________量取25.00mL醋酸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将0.10001molLNaOH标准溶液装入中,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②__________取待测醋酸溶液于烧杯中,用_________(填仪器名称)测溶液的pH值。7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2.答案:D解析:3.答案:A解析:4.答案:D解析:5.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除去稀硫酸中混有的亚硫酸,以得到纯净的稀硫酸,加入的氧化剂在氧化亚硫酸时,本身被还原的成分为溶液的组成成分。只有H2O2符合题意。反应的方程式为H2O2+H2SO3=H2SO4+H2O。故选项为C。6.答案:D解析:7.答案:C解析:8.答案:A解析:9.答案:C解析:10.答案:B解析:11.答案:B解析:12.答案:B解析:13.答案:D解析:A.亚铁离子易被氧化为铁离子,可利用NH4SCN溶液检验铁离子,若溶液为血红色来确定样品被氧化,故A正确;B.碘离子能被氧化为碘单质,淀粉遇碘变蓝,则可利用淀粉溶液来确定样品被氧化,故B正确;C.白磷被氧化为五氧化二磷,遇水反应生成磷酸,加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可以确定样品被氧化,故C正确;D.亚硫根离子能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都能与钡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则不能确定样品被氧化,故D错误;故选D.14.答案:B解析:15.答案:A解析:16.答案:D解析:由①4Fe(s)+3O2(g)═2Fe2O3(s)ΔH1②4Al(s)+3O2(g)═2Al2O3(s)ΔH28③2Al(s)+Fe2O3(s)═Al2O3(s)+2Fe(s)ΔH3结合盖斯定律可知,②-①得4Al(s)+2Fe2O3(s)═2Al2O3(s)+4Fe(s)ΔH=ΔH2-ΔH1即2Al(s)+Fe2O3(s)═Al2O3(s)+2Fe(s)ΔH3=12(ΔH2-ΔH1)故选D17.答案:C解析:由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可知,反应物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物的能量之和,反应是吸热反应,吸热反应不一定都要加热,例如氢氧化钡和氯化铵在常温下就反应,故A错误;该反应焓变=断裂化学键吸收热量-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热量,所以焓变为ΔH=+(E1+E2)kJ·mol-1,故B错误;反应是吸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可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故C正确;断裂化学键吸收热量,所以断裂1molA-A和2molB-B吸收E1kJ能量,故D错误;故选C。18.答案:B解析:19.答案:C解析:20.答案:B解析:甲、乙存在平衡2NO2⇌N2O4,该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故甲中压强减小,乙中压强不变,乙中到达的平衡相当于在甲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压强,丙中存在平衡N2O4⇌2NO2,相当于开始加入2molNO2,与甲为等效平衡,A.甲与丙为完全等效平衡,平衡时NO2浓度的相等,乙中到达的平衡相当于在甲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但平衡移动的结果是降低NO2浓度增大,不会消除增大,故平衡时容器内c(NO2)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故A错误;B.甲与丙为完全等效平衡,平衡时N2O4的百分含量相等,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安达七中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寒假考试试题(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10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