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一)教材第2页图1.1图表分析:本图直观地表示了环境的基本含义。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要素也不同。与中心事物有物质、能量和信息联系的周围事物,构成了中心事物的环境要素。(二)教材第3页案例1通过这个案例,应掌握这则案例集中展示了我国地理环境的变迁,反映了从采猎社会50万年前渔猎采集却留下青山绿水至近一万年的农业社会不断破坏环境导致水土流失、工业社会(20世纪60年代后)环境污染加剧的演变过程。人地关系的变化不禁让人深思。(三)教材第3页思考1.古人类与环境处于原始的平衡状态,具有低水平协调的特点。原因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环境影响微弱。2.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出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原因是人口过度增长,只顾短期经济利益,忽视长远环境效益。3.提示:可以结合教材案例,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分析人类与环境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人类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学业达标1.下列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是相对周围事物而言的-2-B.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C.环境是中心事物周围的所有空间D.环境是非生物要素的总称解析: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所以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中心事物不同,环境也就不同。答案:B2.下列地理事物都属于天然环境的是()A.沿海滩涂、名胜古迹B.城市、天然草场C.风景游览区、水产养殖场D.极地、高山及荒漠区解析:天然环境是指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极地、高山及荒漠区受人类的影响较轻微,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属于天然环境。答案:D下图为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资源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对矿产、能源依赖最强的人类文明发展阶段是()A.采猎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新技术革命时期4.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资源B.科技C.市场D.交通解析:第3题,图中纵坐标表示生产力发展水平,横坐标表示人类文明发展阶段,据图分析可知,农业文明阶段对土地、牲畜、劳动力的依赖最强,工业文明阶段对矿产、能源、水资源的依赖最强,新技术革命时期对信息资源的依赖最强。第4题,新技术革命时期,生产力发展速度最快,水平最高,故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因素是科技。答案:3.C4.B5.下列属于因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的是()A.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茫茫沙丘-3-B.“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场C.水土流失造成的石山劣地D.人工建设的水库大坝解析:茫茫沙丘是自然环境,人工草场、水库大坝是人类合理活动的产物。答案:C读以下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完成6~7题。6.图中②处所填内容应是()A.改善环境质量B.人类与环境统一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物质资料生产7.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的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与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D.人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自己解析:第6题,从图中信息可知,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有效缓解资源压力,改善环境质量。第7题,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只有人类善待自然,自然才能善待人类,才能实现人类的长远发展。答案:6.A7.D8.读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4-(1)人口子系统通过为社会、经济子系统提供________与之发生关系。(2)社会、经济子系统通过为人口子系统提供________与之发生联系。(3)环境要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________,反过来生态系统变化,对环境要素也会产生________。(4)人类活动从环境中获取________和________,通过生产、消费又向________排放废弃物,而各环境要素的变化,又反过来作用于________子系统。(5)由图可知,人类同周围的环境是________的。解析:注意读图分析其中的联系,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图可知,人类社会一方面从自然环境中通过生产劳动获取物质与能量,另一方面向自然环境排放废弃物;自然环境反过来又会作用于人类社会。答案:(1)劳动(2)物品和服务(3)大气水土壤生物影响影响(4)物质能量环境人类(5)互相制约、互相影响能力提升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9~10题。9.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表示人口B.乙表示环境C.丙表示资源D.丁表示经济系统10.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①生产过程中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②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③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④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5-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第9题,由图中各地理事象的相互关系可知,甲表示环境,乙表示资源,丙表示人口,丁表示经济系统。第10题,P过程表示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答案:9.D10.B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据此回答11~12题。11.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A.病虫害防治不力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C.生存环境改变D.人为破坏严重12.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①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地质灾害③增加酸雨频率④影响生态群落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第11题,各种植物的生存环境不同,大树移植到城市后其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影响了成活率。第12题,大量移植树木使得原生地树木减少,使得植被覆盖率降低,加剧了水土流失,诱发地质灾害,其生态环境也发生改变。答案:11.C12.A13.下列现象或过程中,能体现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的是()A.因破坏植被而造成水土流失B.科技水平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高C.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遭到多国部队打击D.发展草原风光旅游业,内蒙古畜牧业从业人员减少解析:人类与环境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也会反作用于人类。人类对植被的破坏而导致的水土流失体现了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答案:A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云南省的哀牢山中,一层层梯田不停息地漫向四野,朝着天际跋涉。它的形象莽然巨大,占据天地,却宁静安详,无声无息,精致到绝美,那磅礴大气与细腻爽洁的点线相谐,堪称真正的世界奇迹。-6-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红河州哈尼族多处于封建领主制经济和封建地主制经济阶段,人民群众遭受着多重压迫和剥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尼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在哈尼梯田(元阳梯田)这个环境中有哪些环境要素?(2)哈尼地区的自然环境要素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3)哈尼地区的哪些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有利影响?解析:第(1)题,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的主要环境要素是土壤、岩石、大气、水、生物等,加上阳光,共同构成了环境的自然要素;哈尼梯田是人类活动改造地形要素而成的人工景观,在修建梯田的过程中,不仅有人类的劳动,而且加入了农业生产技术,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规模庞大的梯田是人类群体劳动的结果。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当地为地形崎岖的山区,坡度较陡,修建梯田的劳动量大,耕作和取水不便;云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第(3)题,理论上,坡度较陡的山区不适合发展耕作业,但这里长期的封建领主制经济和封建地主制经济阶段为大规模的群体活动(修筑梯田)提供了可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解放了生产力,梯田的建立,为居民提供了充足的粮食,闭塞的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答案:(1)自然环境要素:阳光、大气、生物、土壤、水和岩石等。社会环境要素: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等。(2)修建梯田的劳动量大,耕作和取水不便;粮食的产量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3)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等。
本文标题:2019秋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32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