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专题跟踪检测(九)近代中国碰撞与交融中的思想嬗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868年,大学士倭仁认为中国人学“西学”,是“舍中法而从西人”;恭亲王奕认为“西学中源”,洋人只是对中国传出去的文化推陈出新,中国人学“西学”也无可厚非。相比之下,奕的看法()A.不利于洋务运动开展B.对学习西学有双重影响C.有利于民主思想传播D.主张学习西方民主政治解析:奕认为“西学中源”,这一主张显然是错误的,不利于中国人对西学本质的理解,但是,从当时与顽固派的斗争来看是有利的,因此,其影响是双重的,B项正确。答案:B2.《齐如山回忆录》记载:“这种学生也站不住,或将被革,倘若到同文馆,或者还可以混一个时期。”“这些学生入了同文馆后,亲戚朋友对于本人,因为他是小孩,还没有什么鄙视,对于学生们的家庭,可就大瞧不起了,说他堕落,有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亲戚关系,断绝来往”。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同文馆招生中的艰难困境B.同文馆学生素质参差不齐C.民众相对落后的思想意识D.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的窘境解析:材料反映了当时民众鄙视新式学堂学生及其家长的现象,反映了民众思想意识的落后,这是本质问题,同文馆招生肯定困难,但不是本质问题,A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没有同文馆学生差异的信息,排除B项;D项“近代以来”夸大了中国近代教育面临的窘境,实际上甲午中日战争后,民众对西学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国初年,更有崇拜西学的思想倾向。答案:C3.19世纪60年代,有人以影响风水和怕矿工滋事为由反对开矿,对此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诸夷以开矿为常政,不闻(矿工)滋事。”这一言论()A.表明冯桂芬支持发展工商业B.体现出维新变法的必要性C.摆脱了看待西方的旧观念D.从政治上否定了封建统治解析:根据材料中冯桂芬针对“反对开矿”提出“诸夷以开矿为常政,不闻(矿工)滋事”-2-等信息可知冯桂芬反对这种观点,提倡发展工商业,故A项正确;冯桂芬属于早期维新派,19世纪90年代维新变法才兴起,与材料中“19世纪60年代”不符,B项错误;材料中“诸夷以开矿为常政”只提到开矿,未涉及整体上看待西方,C项错误;材料中“开矿”属于经济方面,没有涉及政治方面,D项错误。答案:A4.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载:“臣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这反映了康有为认为()A.应建立三权分立共和制B.宪法应是国家的根本法C.君主拥有至高无上权力D.议会与君主是国家根本解析: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其主张在中国立宪法、开国会,仿效三权分立,实行君主立宪制,这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资产阶级维新派仿效西方,走的立宪救国之路,据此可判断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材料,错误。答案:B5.1907年初,梁启超发表文章称:“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场也。”同时,梁启超组织的政闻社也致电清政府的“宪政编查馆”,提出限期3年召开国会的主张。该材料表明梁启超()A.积极宣传和领导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B.支持和配合资产阶级革命运动C.希望政府速行立宪,抵制革命D.支持立宪运动,反对清朝统治解析:根据材料,梁启超认为造成革命党要求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正是清政府拒绝进行政体改革,他认为消除革命党的办法就是实行宪政,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梁启超领导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故A项错误;材料中“革命党者以……者也”可以看出梁启超反对资产阶级革命,故B项错误;梁启超反对清政府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答案:C6.严复晚年曾劝谕青年留学生:“学得一宗科学,回来正及壮年,正好为国兴业;然甚愿其勿沾太重之洋气,而将中国旧有教化文明概行抹杀也。”这反映出晚年严复()A.主张放弃实业救国思想B.认清了近代科学的本质C.主张恢复旧的传统文化D.审视东西文化不同价值-3-解析:从材料“然甚愿其勿沾太重之洋气,而将中国旧有教化文明概行抹杀也”中可以分析出,严复期冀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准备报效祖国挽救民族危亡,但嘱咐其“勿沾太重之洋气”,这表明晚年严复重新审视东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故D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严复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而不是实业救国的经济思想,故A项排除;B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近代科学的本质;C项说法错误,严复害怕留学生“将中国旧有教化文明概行抹杀”,不代表“主张恢复旧的传统文化”。答案:D7.1899年,孙中山提议成立团结中华民族的统一国家以抵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为此,他提出在西藏修建铁路,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边防并促进西藏经济发展。这表明当时他认为()A.民权是中国近代社会问题B.应该大力传播三民主义C.民生是实现民族主义的保障D.新三民主义重视民族团结解析:材料认为在西藏修建铁路推动其经济发展,这样就可以抵御外国帝国主义侵略,提高西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属于民生主义的范畴,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民权等政治问题,故A、B两项错误;新三民主义是20世纪初提出的,故D项错误。答案:C8.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A.洋务思想B.实业救国思想C.三民主义思想D.社会主义思想解析:这一思想主张“民道”,具有民主性,被这一民主思想取代的“天道”应该属于封建思想,C项正确,A项错误;实业救国不涉及民主问题,B项错误;社会主义思想主张民主,但是,它取代的不是封建思想,而是资产阶级思想,不是“天道”,D项错误。答案:C9.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陈独秀强调的是()A.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B.民主共和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C.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D.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解析:由材料“革命阻力……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可知革命-4-的阻力在于民众思想觉悟水平,说明陈独秀认识到提高国民觉悟的重要性,C项正确;据材料陈独秀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其并未完成政治革命的任务,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依然艰难曲折,D项错误。答案:C10.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指出:“中国和欧洲文明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文明”,他还批评“中国文人”,并不真正懂得“兼收并蓄”或“扩展”思想。这表明他()A.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B.反对西方文化侵蚀中国传统文化C.摒弃传统文化全盘吸收西方文化D.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认识相一致解析:辜鸿铭长期生活在英国,兼修中西文化,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非常深刻,其观点是对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化观点的反思,是合理的、理性的,A项正确。他主张中西融合,与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认识格格不入,B、C、D三项错误。答案:A11.甲午战败之后,满族人士寿富、盛昱等人的言论已超越“满汉畛域”,呼吁各民族团结御侮;民国建立后,人们有意识使用“中华”一词来命名各种事物,政党、团体等都是如此;五四时期,“中华民族”概念更是贯穿于言论和行动中。这体现了()A.满汉民族差异已经消失B.近代思想与社会政治具有联动性C.政权变更引发民族认同D.资产阶级政党主导了思想的变迁解析:“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体现了中国人民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民族意识不断增强的趋势,体现了社会政治与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B项正确;满汉民族在生活习俗上现在仍然存在着差异,不会“消失”,A项错误;民族认同的兴起是民族危机的产物,政权的变更不是主要因素,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资产阶级的主导作用,D项错误。答案:B12.十月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介绍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寥寥无几。五四运动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资本主义本质C.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D.时局变动激发新的探索解析: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中国劳工阶级的力量,促使知识分子-5-更加关注“劳工问题”和“劳工运动”,明确了中国社会改造的根本力量。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因此出现了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一枝独秀的现象,故D项正确,C项错误。A项从属于D项,仅反映了时局变动的一个方面,A项错误;材料中变化的转折点是五四运动而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B项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近代中国“两极相逢”,中西文化冲突是这个时代的突出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然而,在那个时候,不愿意变的人更多。所以,一方面是沉重的压力:变局迫来,逼使认识深化;认识的深化又推动改革越出旧界。另一方面是沉重的阻力:新旧嬗递的每一步,都会遇到被利益和道德召唤来的愤怒的卫道者。近代中国就在这种矛盾中拖泥带水地趔趄而行。——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甚愿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究此问题!讨论既熟,是非自明。吾辈已张革命之旗,虽不容退缩,然亦绝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摘编自胡适《寄陈独秀》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其实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值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摘编自陈独秀《答胡适之》(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以康有为和谭嗣同为例,分别指出维新运动时期他们是如何应对“沉重的阻力”的。(8分)(2)写出胡适与陈独秀提倡新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各一篇。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两人对文学变革的主张有何分歧。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陈独秀的主张。(17分)解析:(1)由材料一“一方面是沉重的压力:变局迫来,逼使认识深化;认识的深化又推动改革越出旧界。另一方面是沉重的阻力:新旧嬗递的每一步,都会遇到被利益和道德召唤来的愤怒的卫道者”可知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用孔教的名义提出变法要求,以减少变法的阻力。谭嗣同对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大胆地批判,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理纲常的网罗,与封建束缚彻底决裂。(2)第一小问代表作,结合所学可知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第二小问分歧,由材料二“吾辈已张革命之旗,虽不容退缩,然亦绝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得出胡适认为文学变革是渐进、温和的,允许他人匡正;由材料二“必不容反对者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值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得出陈独秀较为激进,认为文学变革不容讨论;第三小问评价,-6-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得出顽固守旧势力异常强大的背景下,陈独秀的激进主义有利于加速白话文的推广,促进新思想的传播,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得出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答案:(1)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用孔教的名义提出变法要求,以减少变法的阻力。谭嗣同对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大胆地批判,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理纲常的网罗,与封建束缚彻底决裂。(2)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分歧:胡适认为文学变革是渐进、温和的,允许他人匡正;陈独秀的观点较为激进,认为文学变革不容讨论。在顽固守旧势力异常强大的背景下,陈独秀的激进主义有利于加速白话文的推广,促进新思想的传播,但是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思想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二 近代史 专题九 近代中国碰撞与交融中的思想嬗变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69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