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慰问敬老院活动总结[概述]慰问敬老院活动总结为编辑投稿,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老人在敬老院的生活百无聊赖,很需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得到精神慰藉。大部分老人都对于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是网友整理上传的关于慰问敬老院活动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慰问敬老院活动总结1“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发扬这一美德。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了解老人生活的同时,带给他们一些欢乐,为他们晚年孤寂的精神世界送上一点温暖,我们班开展了敬老院慰问献爱心活动。本次活动进行得非常成功下午一点之前在学校门口集合,由于这次是本学期第一次校外活动,大家热情高涨。当天天气很好,万里晴空,不久我们就到了敬老院,积极地帮助老人改善生活条件和生活需要。1、帮老人搞卫生,我们班的同学在慰问老人的时候发现老人由于年纪较大腿脚不方便和较差的卫生观念,就特地买了些清洗用品,如洗洁精,毛刷……去帮老人打扫房间,并且还帮他们打扫大院落叶,给他们改善居住条件。2、我班同学去敬老院与老人聊天,一起交流彼此生活状况,聆听他们对今天幸福生活的感恩。还有一些同学也会和老人一起打牌、唱歌给他们听,给他们增添一些乐趣。3、我们去敬老院的时候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带给他们,例如水果、挂面……4、下午时分,我们班全体同学和老人一起去地里除草。--敬老院为我们提供奉献爱心的场所,让我们参与到社会工作中去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都有了很深的感触,感觉到了爱的力量,我们要用小小的爱去号召大家,让人人献出爱。虽然养老院设施很完善,老人衣食不愁,但看到老人的神情,感觉到老人们最需要的还是还是亲人的关爱。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但想想身边有多少人在无微不至的关心着父母。我们要秉承中华美德,敬老院的老人最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安慰,但我们能够做到的就尽可能多的让老人们的生活得开心点。慰问敬老院活动总结2“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更有责任和义务发扬这一美德。为了提高和培养小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德意识,响应尊老敬老精神,了解老人生活的同时带给他们欢乐,为他们晚年孤寂的精神世界献上一份关爱,---小大队部带着“服务之心,关爱之心”于--月-日走进了敬老院,进行了本次敬老院献爱心活动。-月-日,在大队部的带领下,我校一行四十余人乘车前往敬老院,一路上同学们热情洋溢,激动万分。在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对敬老院进行了清扫劳动,对敬老院的老人们进行慰问。万事开头难,这是学生们第一次来到这里活动,还没有与老人们熟识,所以刚开始几位同学还有些手足无措。但是老人们却是和蔼可亲,主动邀请我们一起坐。随后在敬老院工作人员的沟通下,在同学们互相的鼓励下,不多久,大家就各自找到了聊天的老人。本以为聊天只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那时学生们才意识到原来同老人聊天也是要有技巧的。福利院的老人们大都是岁数比较大的,他们有的语速很慢,有的听力很差,这都需要同学们有足够的耐心。同老人聊天的内容也是很有讲究的,毕竟是相差了大半个世纪的人了,于是同学们尽力去想一些我们所知道的老人那个年代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同老人聊子女的工作,聊最近的天气或是聊老人的身体近况等等。在聊天的过程中,老人们精神状态越来越好,到后来学生们不用想话题,老人自己就侃侃而谈,同学们的热情也随之高涨,不多久,孩子与老人之间就少了份隔阂,多了份亲热。直到4点半老人们准备吃饭了,我们才依依不舍的告别,老人们希望我们学生们有时间一定再去看他们。此次活动得到了我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也体现了我校对社会福利事业的积极支持与关注,校里各级同学的踊跃参与,不但对福利院的老人们奉献了我们的一片爱心,还使同学们的内心得到了触动和洗礼。慰问敬老院活动总结3--中学始终把中学生尊老教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敬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学校把敬老院作为实践的场所,让学生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为了加强领导,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做到远期有目标、近期有计划、活动有措施、阶段有总结,并把尊老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把思想道德建设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联系起来,逐步完善尊老工作。每学期组织一次丰富多彩的活动。点与面相结合,去敬老院慰问,每个年级都有敬老班级,每月活动。节假日的敬老院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与拓展,为实现社会、校园、家庭文明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让学生过一个文明、有益、健康、充实的假日,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我校组织了学生继续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入社会、走入自然、走入生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品质,完善了学生的人格内涵。我校按照贴进生活、贴进实际、贴进未成年人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尊老工作力度,不断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机制,并通过加强班级建设、班干部队伍建设、团队建设等强化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通过慰问活动,启发了学生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学生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学生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慰问敬老院活动总结41月-日,高二(1)团支部团员来到了双缘敬老院,陪老人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一天。此次敬老院之行对我来说,可谓收获颇多,意义非凡。在欢歌笑语中,我们一行十几个人乘公交车到了敬老院。看到院子里坐在轮椅上晒太阳的老爷爷,我的内心深处不免有一种凄凉,这个时间本应是一家人欢聚一堂,而这些孤寡老人却要承受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我们分为两组,一组先替老人们打扫房间并陪老人聊聊天谈谈心,另一组在大厅里给老人们表演文艺节目、逗老人开心。出乎意料的是,老人们并非我们想像中的沉默,他们也和我们一起唱起了革命岁月的红色歌曲,给我们讲述当时的真实的故事。我们随访了几个房间,陪更多的.老人们说了说话,看着他们快乐而满足的神情,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充满亲情与温暖的晚年才是快乐无忧的,才最能呵护老人们的心。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要和老人们挥手道别了。从敬老院出来,感觉外面的空气特别清新。大家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深深地感慨着慰问之行,不禁想到多年以后,当我们老去,这个世间是否仍有一片可以依赖的温暖天空?看见很多老人用期盼的眼光看着我们,我们心里很酸,毕竟我们时间有限,不可能长时间陪伴在他们身边。他们每天重复同样单调的生活,也希望有人去陪他们说说话,所以他们更需要一些有爱心的社会人士、志愿者去关心他们。的确,人人都会老的。关爱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明天。正如古代先贤所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善待天下所有的老年人。年轻人,我们也将老去。善待老人就等于善待自己。如今的我们正年轻,但当我们看到生命的光华在他们身上渐渐消逝,对人生的领悟油然而生。今天的健康与快乐应该得到加倍地珍惜,应该感激自己拥有着年轻的体魄,感激朝气蓬勃地身处一个繁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不能忘却老人,而更应该善待他们,让他们的晚年更幸福、更安详。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给予老人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是我们应该身体力行的事!慰问敬老院活动总结5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重阳节来临之际,猴石镇青年机关干部在党委副书记王晓东同志的带领下,前往猴石敬老院,为这里的40多为老人送去温暖和关怀。在团县委的支持下,猴石镇团委为敬老院购买了一台液晶电视、为每位老人购买了一套洗漱用品,另外还有水果等。让敬老院的老人也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和政府及社会给予的温暖。赠送完物品后,王晓东同志和老人们共话家常,询问其生活情况及还有什么要求等,并嘱咐随行的民政办的同志要认真解决,青年干部及志愿者为老人的房间打扫卫生、整理内务等。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要走过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的人生之路,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尊重老人,敬爱老人,说到底就是尊敬自己,敬爱自己。会懂得孝顺父母的我们,更应该打开心胸去接纳敬老院中孤独的老人,给他们欢乐,给他们祝福,陪伴他们去更好的生活。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大力弘扬尊老敬老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北管委青年志愿者队积极开展了“关爱老人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北管委志愿者们利用“重阳节”之际广泛开展尊老敬老助老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了各种宣传阵地,通过设置敬老宣传栏、张贴敬老标语、网络传播等宣传形式,共计发送20余条宣传信息,制作多幅宣传标语。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了浓厚的重阳节日氛围。二、庆祝重阳,其乐融融北管委志愿者队伍还精心组织安排退休老干部职工茶话会,大家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老年人的传统节日。茶话会上,欢声笑语不断,青年志愿者们为老年人表演了文艺节目,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通过这种形式向老干部、老职工表示节日的祝贺,感谢他们在退出工作岗位后,仍然一如既往关心支持管委会的全面建设。以后志愿者们将继续通过多种形式继续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敬老活动,实实在在关心关爱老干部、老职工的晚年生活。三、志愿助老,开展慰问为把党和政府对老人生活的关怀落到实处,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志愿者们还对管委会离退休老同志了赠送慰问金和重阳节慰问品,与他们亲切交谈,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安度晚年。在共享功能区发展建设成果的同时,让老同志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文明祥和的尊老敬老氛围。此次“关爱老人,献爱心”志愿服务的开展活跃了传统节日气氛,使全体参与者进一步认识到爱老敬老的重要性,更加关心自己身边的老同志和家中的老人,为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起到推动作用。您也可以在本站搜索更多网友为你整理的关于其他慰问敬老院活动总结范文。
本文标题:慰问敬老院活动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101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