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隆化县肉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隆化县肉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隆化县农牧局隆化县发展肉牛产业得天独厚,养牛历史悠久,农民素有养牛传统。近年来,我县按照“一主两辅”的产业发展思路,坚持把肉牛产业作为农业第一主导产业来抓,在资金投入、用地审批、服务保障等方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品质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肉牛养殖已成为富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一、隆化县养牛产业基本情况(一)历届政府高度重视,成就肉牛生产强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养牛产业发展的决定》,将养牛确定为第一主导产业,通过抓基地、扶龙头、增投入、强服务,全县肉牛产业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2017年,我县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县财政拿出1亿元的资金用于“政银企户保”农业政策性贷款贴息,撬动银行贷款10亿元,用于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其中列支3000万元对新建舍饲存栏肉牛200头以上、深度贫困村新建存栏5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在水电配套主体工程上予以适当补贴,圈舍建设上按照实际存栏量6平米/头、140元/平米的标准予以补助,目前全县累计新增圈舍面积近27万平方米,新建青贮窖10万立方米;同时列支100万元资金,在肉牛品种改良、新品种繁育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在历届县委政府的持续努力下,隆化肉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隆化肉牛一直在“京津冀辽蒙”等地享有很高知名度,早在1978年就被列为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县;1998年至2012年间,先后3次被列为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县,是河北省肉牛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016年,“隆化肉牛”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又被评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二)产业基地逐年壮大,农民增收效果显著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模式,通过实施十乡万户母牛繁育、肉牛快速育肥、品质提升和龙头带动“四大”工程,全县形成了以郭家屯、山湾、步古沟、西阿超、韩家店等10个乡镇为主的深山区可繁母牛繁育产业带和以以张三营、唐三营、偏坡营等7个乡镇为主的浅山区肉牛快速育肥产业带,肉牛数量稳步增长。积极打造以隆化为核心覆盖丰宁、围场的环首都“百万头肉牛基地”,着力建设冀北山区肉牛产业生态循环示范区。截至目前,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47.7万头,其中存栏27.5万头,基础母牛总量达到了14.3万头,百头以上规模牛场达到520个,省部级示范场8个。在此基础上,树立大户引领的理念,每个乡镇都培树了一批肉牛育肥和能繁母牛生产“大户”,逐步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的“蝶变效应”。目前,全县规模养牛户达到1.7万户,10头以上可繁母牛户达到3200户。截止2017年底,全县养牛业产值达17亿元以上,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0%以上,农民人均养牛收入将达到486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三)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肉牛品质持续优化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在肉牛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和推广力度,构建了品种改良、疫病防控、技术服务和饲草饲料保障“四大体系”,肉牛品质持续优化。品种改良方面:我县从七十年代就引进西门塔尔、夏洛莱等乳肉兼用牛进行黄牛改良,取得明显效果。目前,全县黄改技术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布黄改液氮罐50个,年改良黄牛6万头以上,全县良种牛比例达到了95%以上。近几年又引进了日本和牛、红安格斯牛培育了高档肉牛新品种,每年冷配高档肉牛1万头。疫病防控方面:全县设立了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10个基层防疫分站,从业技术人员452人,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保证了养牛产业的健康发展。技术服务方面:实行科技服务进村入户,每年培训农民技术骨干2000人,普训农民3.5万人以上,适用新技术普及率达90%。饲草饲料保障方面:我县自2016年起连续两年被确定为河北省“粮改饲”项目试点县,以发展优质全株青贮种植、新建青贮窖和秸秆处理为重点,全县累计建设永久性青贮窖22万立方米,发展“粮改饲”种植面积11.1万亩,贮制全株玉米青贮29.32万吨,年处理秸秆25万吨以上,秸秆饲用率达85%以上。(四)扶强扶壮龙头企业,产业链条日趋完善县政府投资6000余万元在我县工业园区成功建成年屠宰10万头肉牛加工厂一处,厂区主建筑已完工,冀康商贸有限公司肉牛深加工项目正式启动,北戎牛业肉牛深加工项目正式投产运营;子泽公司生产的肉牛走出河北、直供港澳,被香港“五丰行”评为“信得过”产品,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北戎牛业被商务部确定为肉牛贮备基地,生产的北戎雪花牛肉经专家鉴定达到A4以上标准,填补了河北省高档肉牛养殖空白,同时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在北京注册了新绿萌农牧科技公司,其生产的中高档牛肉产品直销北京30个社区;凤林、益佳等规模育肥场已成为北京福成公司等企业主要活牛供应地;张三营大牲畜交易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年交易量10万头,年交易额6亿元。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扶持凤林和北戎两家企业,投资3000万元,建成有机肥加工厂,年产有机肥2万吨。今年将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通过建立粪污收集体系、规模养殖场、散户分类治理、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措施,解决粪污“出口”问题,到2019年底,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将达到90%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100%,这些都将为完善肉牛产、加、销一体生态循环产业链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制约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一)资金不足仍然是制约肉牛发展的突出问题。肉牛产业周期长,投资大,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又限制野外放牧,但国家投入圈舍建设资金减少,投入的扶持资金不能满足肉牛产业发展的需要,部分养殖户建完场后无资金购牛,或是养殖中后续资金不足,不能够大规模饲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肉牛产业的发展。(二)缺少高档牛肉品牌。我县经过几年的发展,高档肉牛比例逐年提高,但受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致使肉牛高档产品少,名牌产品影响小,市场竞争力不强。(三)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不强。近几年虽然建设了肉牛加工项目,但加工肉牛数量偏少,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肉牛经济的发展。(四)规模养殖场建场选址难。目前山区乡镇基本农田规划范围几乎涵盖了山沟所有耕地和荒地,养牛户想扩大规模,很难找到可使用的土地,再加上环评要求逐年变严,禁养区、限养区的划定,对今后规模养牛用地带来极大影响,制约养牛产业发展。(五)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绝大部分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多采取传统方式饲养肉牛,粗放经营,机械化水平较低,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升。二是我县部分黄改技术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年轻人不愿干,造成技术人员青黄不接、逐年减少,地方的“土专家”更少之又少,技术力量薄弱与蓬勃发展的产业之间的矛盾凸显。(六)肉牛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个别村肉牛超载过牧,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同时养牛粪污排量大,建设堆肥发酵、大型沼气、有机肥生产等处理设施投资较大,这些成为制约肉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障碍。三、进一步壮大肉牛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一)加大投入力度,扶持肉牛产业做大做强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切实保障规模场生产规模。增加对肉牛规模养殖的信贷投入,确保生产规模,改善生产设施建设需要。市、县财政每年也要投入养牛资金,用于改善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规模养殖数量。二是强化制度保障。探索建立养牛风险基金,采取财政出一点、龙头企业拿一点、养牛户筹一点等方法筹措养牛风险基金,用于自然灾害救助和非正常死亡的补贴。同时,每头肉牛上一定数额的保险,降低养牛户的经济损失。建立母牛补贴保护机制。每购进一头母牛补贴1000元,每冷配一头牛补贴100元、母牛补贴1000元,并建立母牛监控和追溯制度,激发养殖户的积极性。同时制定出台保护基础母牛的相关规定,对于宰杀基础母牛的个人予以一定的经济处罚。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对肉牛产业的考核奖励力度,实行目标管理制和一把手负责制,拿出专项资金奖励养牛产业发展过程中实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三是全面保障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协调发改、国土、环保、水务、电力、金融、工商等相关部门,解决建场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资金及项目等予以扶持。国土资源部门要着力解决好养牛建设用地方面的问题,要将养牛用地列入用地规划,对于建设养牛小区、养牛场用地的,要从简从快办理用地备案手续;金融部门要加大养牛贷款的发放力度,进一步简化手续,降低养殖贷款门槛,支持养牛发展;发改、电力、水务、环保、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要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保证养牛项目申报、用电、用水、环评审批、企业登记等方面予以支持,执行最低收费标准,从简从快办理相关手续。三是加大对贫困村肉牛产业的支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贫困村肉牛发展,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在水电配套、圈舍建设上加大资金扶持,在养殖技术方面给予支持,推动肉牛产业脱贫攻坚步伐。(二)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抓好肉牛深加工企业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加快10万头肉牛加工项目建设,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企业产品宣传和包装,打造特色牛肉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二是抓好牛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在培育壮大传统规模养殖场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牛场,使其发挥肉牛育肥的“排头兵”作用,带动当地农民发展养牛。三是抓好市场体系建设。在对张三营大牲畜市场进行规范改造的同时,尽快启动郭家屯等大牲畜市场,确保年交易量突破10万头以上,拉动我县肉牛产业的发展。(三)拓宽销售渠道,建立网络信息销售平台要解决养殖户卖价低的问题,就必须及时获得准确的销售信息。一是加快养牛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鼓励和引导养殖户建立规范的肉牛专业合作社,组建专业营销队伍,实行“企业化”管理、“订单式”生产,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建立信息销售平台。建立以交易市场为中心,辐射养殖户公司、肉牛育肥大户、基础母牛户的肉牛销售信息平台,及时更新肉牛价格和市场行情,并与专家咨询、疫病诊疗进行有机结合,让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准确的市场信息。三是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在京津建设牛肉直销点,开拓高档肉牛销售市场,进一步完善“生态肉牛”产业链条,打响“隆化肉牛”品牌。(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确保肉牛产业安全一是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加强改良技术队伍建设,对技术员进行集中培训和跟踪帮带,每年举办黄改技术培训班,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技术人员的冻配操作技术,保证冷配质量。建立黄改技术员资金补贴和奖励制度,确保技术人员工作稳定。加大劣种公牛去势力度,提高母牛冷配率、准胎率、良种覆盖率,对劣种公牛去势和对人工输精改良工作进行补贴,激发养牛户改良肉牛生产的积极性。二是加强肉牛生产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在疫病防治、投入品安全监管和环境治理三个环节上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全面建立肉牛产业发展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以“瘦肉精”为主的非法添加物监管,确保养牛生产安全。三是加强科技服支撑系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积极开展养牛科学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鼓励和引导养牛户进一步转变生产方式,提升养牛品质。四是加强饲草饲料体系建设。扩大“粮改饲”种植面积,推广饲料青贮、氨化、微贮等技术,提高秸秆处理利用率;发展饲草饲料加工业,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饲草饲料保障。五是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逐步完善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在分散养殖量大、污染问题突出的村建设村级粪便集中收集点。采取委托第三方治理、有机肥生产市场化运作、鼓励肥料资源化利用等多种方式,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循环利用,确保养殖污染物不外排,构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生态肉牛养殖业。2018年1月3日
本文标题:隆化县肉牛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232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