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六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房县尹吉甫镇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姓名:班级:成绩:一、识字与写字(23分)1.判断: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在错误的答案后面打“×”。(4分)(1)形声字“俱、沧、挪、致”都是左形右声。()(2)“缴”字是个多音字,在“思援弓缴而射之”中应读“jiǎo”。()(3)“徘徊”的近义词是“彷徨”,反义词是“果断”。()(4)词语“截然不同”和“围追堵截”的“截”意思相同。()2.猜字谜、写汉字。(3分)①一去就当元帅()②古屋(打一作家名)()③上面正差一横,下面少去一点。()④林字多一半,不作森字猜。()⑤除去一半,还有一半()⑥加倍才算多()3.看拼音、写汉字。(8分)nuóyíkūwěiyōuyǎkǎoyàn()()()()kuángfēngbàoyǔzhuānxīnzhìzhì()()4.辨字组词。(8分)蒸()锻()栗()榛()拯()缎()束()棒()二、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2)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4)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2.先按原文填空,再按提示填空。(10分)(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像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把时间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2)《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的一篇散文,作者是借来比喻,从而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3.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6分)(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2)维吾尔姑娘很漂亮。(改为夸张句)(3)“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4.把下列的句子补充完整(3分)①人非生而知之者,。②一鼓作气,,。③,观千剑而后识器。④前门万户瞳瞳日,。⑤,路上行人欲断魂。三、阅读与表达(一)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14分)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元宵上市,新年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红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1、除夕真,主要的活动有:做、穿、贴和、放、吃饭,还要。(4分)2、“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1分)3、“逛”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用音序查字法应查。(1分)4.请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熟练——()姿势——()5.这个片段按的顺序写,详写,略写。(3分)5.请用“”画出两个能体现“灯多”的句子。(1分)6.从这个片段中找出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两个句子,用“”画出来.再联系实际,用一个排比句写一下你是怎样过春节的。(2分)(二)课外阅读(10分)《孩子无罪》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德国二战以后的事情。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了,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吊死在了自家窗户外面。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可怜的女人。窗户开着,她两岁大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了呼吸。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是因为帮助犹太人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的。街坊邻居们()没有人理解她,()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要么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要么把孩子扔掉。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不理解,他们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伙同同伴向母亲扔石头。可是,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渐渐地,孩子长大了,()邻居们的行动已经不偏激了,()还是常有人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破坏他人财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半个月后,几乎快发疯的艾娜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一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前时,艾娜紧紧护着孩子,嘴里喃喃自语:“孩子无罪。”孩子就是在那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万分。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偿就是真心地帮助大家。从此以后,他发愤图强,样样事都做得很好。最主要的是,他变得无比地关怀他人。到他中学毕业时,他收到了最好的礼物: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那个孩子就是我”,雅克里说,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危在旦夕:偏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理解短文,回答问题。(2分)(1)“悲剧”这个词的意思是。(2)文中的“另一场悲剧”指的是:。4、“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这里“始终”“紧紧”“最多”三个词表现了艾娜。(1分)4、根据短文内容,说说你对“孩子无罪”的理解。(3分)四、习作与表达。(30分)请以“的启示”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是一件事、一个人、一句话……要写清楚是什么事、什么人、什么话,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习作不少于450字。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本文标题:六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782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