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山东省水环境承载力研究(1)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水环境承载力研究姓名:杜金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环境工程指导教师:慕金波20070519山东省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作者:杜金辉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王钧利.WangJunli海水中钢筋混凝土桥墩承载力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9,33(4)在海水环境中,由司:海浪及氯离子和硫酸盐的影响,使钢筋混凝土桥墩产生非均匀性腐蚀和损伤,再加上非均匀温度效应使桥墩处于偏心受压状态.因此,桥梁结构承载力分析除考虑材料的性能衰减、混凝土剥蚀和开裂,以及钢筋锈蚀等因素外,还要考虑钢筋非均匀锈蚀和保护层剥离的影响.文中利用结构分析软件考虑混凝土非线性和剥蚀及钢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承载力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钢筋的锈蚀率和混凝土保护层开裂程度呈正比关系,但桥墩承载力降低很快,因此,当产生过宽的顺筋裂缝时,应及时采取修复措施.2.学位论文薛涛深水环境下复杂桩基础工程特性研究2005针对苏通大桥主桥桩基础具有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基桩数量多而密集,直径大、且长度超百米的特点,侧重研究其承载力和群桩效应问题。在全面阐述桥位区工程地质条件和桩基础组成结构以及群桩基础承载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群桩效应及其对桩基础承载力影响的机理,分别采用自平衡试桩测试技术和三维土工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了单桩竖向承载力问题,通过对试验和计算结果的整理、对比分析,确定了能够客观反映地基土工程特性的地基土计算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经过自平衡试桩结果检验的三维土工有限元方法、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模拟了主桥北主墩的群桩基础,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分别从桩身轴力分布、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三个方面来分析评价群桩效应对群桩基础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群桩效应对苏通大桥桩基础的承载力有重要影响,导致群桩基础中基桩的承载力存在较大差异,承台中心部位基桩的承载力仅为周边桩承载力的15%,但群桩基础的承载力仍然满足工程要求。此外,对于深水环境下的大型群桩基础,常规的静载试验无法实施,自平衡试桩技术不失为一种有效、可行、经济、安全的确定单桩承载力的方法。但其结果必须经过转换,对于重要的工程,宜采用等效转换曲线法。3.期刊论文刘晓兰.LiuXiaolan三江平原水利规划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与评价-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是规划环评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三江平原水利规划的实施在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以及在满足区域环境功能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的区域支撑能力.水资源承载力从地表水和地下水两方面分析供水量与需水量的平衡关系;土地承载力从土地利用类型及占地面积分析土地资源利用分布的变化;水环境承载力分析生活污水、工农业生产废水入河排放量、COD和氨氮对三江平原地区河流水质及功能区水环境的影响.规划基准年为2005年,近期为2020年,远期为2030年.4.学位论文张志卫基于水环境的海水浴场承载力研究——以青岛第一海水浴场为例2009本文旨在研究基于水环境的海水浴场承载力的问题。海水浴场作为人类开展旅游活动的区域,成为受全球变化影响最敏感的地带之一,其承载力状况对人类活动与海水浴场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具有较好的显示性,对其研究将有助于了解海水浴场这一区域内的游客活动与浴场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将其运用到海水浴场的开发管理中,将对海水浴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水环境的海水浴场承载力的概念,即在当前的旅游行为下,保证海水浴场水质符合该海域功能要求水质时的最大游客承载能力。建立了相关的计算方法和模型,并探讨了其内涵、特征等。(2)选取青岛第一海水浴场为研究区域,调查了该区域2008年浴季的部分水质情况,并收集了游客的相关数据。调查结果显示:青岛第一海水浴场水环境因子中的粪大肠菌群、PH值与游客数量呈显著正相关,溶解氧与游客数量呈微弱相关。(3)研究显示,2008年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监测期内基于水环境的承载力指数较高,本研究共监测天数为17天,其中承载力指数显示不适宜游泳天数为1天,其余均显示为较适宜游泳或适宜游泳。(4)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各承载区间的游客数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的游客数量超过大约66000人时,其水环境质量将可能不能满足娱乐性功能要求。(5)构建基于水环境的青岛第一海水浴场承载力预警系统,结果显示,2008年该浴场承载力状况良好,该浴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5.期刊论文刘晓兰.LiuXiaolan三江平原水利规划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与评价-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3)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是规划环评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三江平原水利规划的实施在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以及在满足区域环境功能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的区域支撑能力.水资源承载力从地表水和地下水两方面分析供水量与需水量的平衡关系;土地承载力从土地利用类型及占地面积分析土地资源利用分布的变化;水环境承载力分析生活污水、工农业生产废水入河排放量、COD和氨氮对三江平原地区河流水质及功能区水环境的影响.规划基准年为2005年,近期为2020年,远期为2030年.6.学位论文柴磊人工神经网络在汉江上游水环境承载力中的应用研究2007本文针对流域水环境极限承载力的特点,以人工神经网络为主要技术手段,建立了汉江上游水环境承载力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流域水环境极限承载力建模和预测中进行创新研究.在研究中初步选取了十个影响因子作为水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并将该模型应用到汉江上游流域.主要研究成果有:1.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研究水环境承载力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域水环境极限承载力的定义及评价流域水环境极限承载力的指标体系.2.分析计算了95﹪频率年的汉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3.以一维稳态水质模型为基础,计算和分析了95﹪频率年汉江上游干流的水环境容量,为汉江上游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有关水环境方面的基础.4.把人工神经网络应用到汉江上游水环境极限承载力的建模中,完成了对汉江上游水环境极限承载力的预测.模型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分辨率高,BP网络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对事物的判断不需要预先建立某种模式,只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采用直观的推理判断,信息含量丰富;第二,通用性广,该模型可应用到其它流域;第三,可操作性强,对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只需给定输入,即可输出评价结果,简单易用.5.对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了优化,以达到更好的预测效果.6.采用MATLAB语言对汉江上游水环境承载力模型进行编程和求解.7.期刊论文达仁加甫.Darenjiapu开都河-孔雀河流域水体污染承载力研究-新疆环境保护2008,30(1)通过大量实地调查取样、室内样品数据,采用水质计算模型和污染承载力模型计算分析开都河-孔雀河流域水污染承载能力,得出开都河-孔雀河流域不同水功能区、不同汛期水污染承载能力,从定量指标上反映各排污口允许排入开都河-孔雀河的污水数量,并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对遏制流域水生态环境恶化,制定该地区水资源保护措施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借鉴.8.期刊论文李如忠.LIRu-zhong基于指标体系的区域水环境动态承载力评价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9)根据评价指标筛选原则,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技术与管理等角度,设计了城市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三层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考虑到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特点,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层次分析法与统计学法相结合的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状态趋势评价模型.实例研究表明,所建模型对多指标、多因素的区域水环境动态承载力评价具有很好的适用性.9.学位论文潘军峰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应用——以永定河上游为例2005本文从水生态、水环境出发,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对永定河上游水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首先将水环境承载力与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量、河流的纳污能力即水环境容量相结合,建立了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从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的承载媒介(水资源量和水体质量)入手,以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的承载对象(人口、污染物质、人类活动等)为基础建立了河流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最后以系统动力学为手段,建立了永定河上游——桑干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模型,并以桑干河流域为实例研究了河流水环境承载力。主要成果如下:(1)对河流水环境的关键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建立河流水环境承载力概念模型,进而建立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工业、农业、人口、水资源、水污染5个子系统,共12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及子系统的权重。(2)从河流生态功能出发,指出生态需水量由生态基流、水面蒸发、入渗需水量组成,环境需水量由水沙平衡需水量、污染物自净需水量组成,具体计算生态需水量时对水质不做要求,只对水量有要求,而污染物稀释自净需水量不仅对水量有要求,计算中必须计及自净水量的水质背景值。(3)建立了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污染物环境容量、生态与环境需水量、水污染控制措施、水环境保护规划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对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模拟,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的建立与模型模拟能够对水环境控制措施进行量化,对改善桑干河流域的生态与人类生存环境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10.期刊论文李清龙.张焕祯.王路光.马云青水环境承载力及其影响因素-河北工业科技2004,21(6)为了解决水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阐述了水环境承载力的内涵、研究内容与影响因素,认为水环境承载力主要受水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容量、水环境自净能力、流域(区域)水资源量、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人类生活水平及人口规模、政策、法规、规划等因素影响,并指出水环境承载力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7bf93bec-0219-4f79-885f-9e46011f0b10下载时间:2010年12月8日
本文标题:山东省水环境承载力研究(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62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