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现代科技革命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1现代科技革命发展与生态保护研究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专业赵丹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类社会的进步是由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所引起的。这种矛盾根源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中完成的,但这种认识和改造过程在一段时间内却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生产力前进过程离不开科技革命,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生态力的飞跃式发展以及高速增长的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然而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补偿同样也离不开现代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进步。现代科技革命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由最初的对立转变为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二者协同发展的根本目标。1.现代科技革命与古代和中世纪相比,近代以来的科技发展明显加快,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因。近代以来,人类前后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前两次科技革命的实质都是解放人身。现代科技革命不仅要求在全面应用科学的基础上改造生产力的结构,而且要求更新生产力的技术水准以及人与生产过程的关系。现代科技革命为当代社会带来了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和2平安定的国际环境,究其根源,主要有“三大”法宝:知识经济、创新观念、科学发展观。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发展观旨在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2.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负效应——生态破坏工业革命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之间的竞争开始由军事转向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得到大发展。然而,科学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一面对着经济发展,一面却对着环境退化。科学技术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财富,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对此,恩格期早就谈到:“我们不要过分淘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本世纪30-60年代,许多国家出现了环境问题,如在八大公害事件,便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推动工业发展的直接后果。此外,20世纪中期以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及对自然资源大破坏的程度同时增强,造成了当今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变薄、酸雨沉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匮乏、可更新资源枯竭、土地沙漠化、盐碱化、酸化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出现,所有这一切均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社会与生物圈的生存和发展。科学3技术进步与生存环境保护出现了尖锐矛盾,人们开始认真全面思考科学技术的作用。有人认为科学技术革命是破坏环境的元凶。如Commoner[2]认为,某些技术尤其是那些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被广泛采用的技术,都是环境退化的重要原因。全球性环境问题向现代环境科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联合行动起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3.解决负效应的方法人们面对层出不穷的环境问题,已逐渐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负效应的实质。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已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但科学技术本身不是造成环境问题的祸首,而是人类利用科技的方式和程度。农业技术是为了提高产量、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粮食需要而产生的,农药、化肥、杀虫剂等都是围绕这一增产目的而生产的。只是人们在使用农业技术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技术的不完整性或缺乏对其负面影响的认识和研究,盲目使用科学技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必会带来环境灾难。如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是造成土壤地力退化、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将科学技术的负效应降到最低限度,关键要靠人们环境、生态意识的提高,国际社会保护全球环境的联合行动,科学的理论指导及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来达到。当代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然界没有绝对的隔离生态系统。地球这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其能量和物质流动不受4国界限制。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发展引起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的提高,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各种保护地球的国际组织相继成立,制定了一系列全球性的研究项目,如1964年UNESCO组织的IBP;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MAB。前者注重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为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1986年国际科联理事会提出了一个规模更加庞大的IGBP计划,它以整个地球系统及其生命支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生在该系统内并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物理、化学、生物的相互作用过程的国际合作计划,旨在提高全球环境及生命过程重大的预测能力。上述组织的实施运作对解决科学技术的负效应问题及协调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而随之产生的各种环境科学、生态学的分支科学如环境工程学、技术生态学、信息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城市生态学等为降低技术负效应均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发展同样在解决当前环境问题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处理当前的复杂多变的环境问题,需要更多更好的新型技术。目前,国际国内广泛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科学技术进行固体、水、大气污染的治理。更新的科技运用使得过去的末端治理改变为源头治理和过程治理,现代科技的发展总目标是使技术为人类服务但不造成环境污染,如“绿色设计、清洁生产、生态工艺以5及有机农业等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都将实现产业技术生态化,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绿色技术革命和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甚至开始了生态环境的补偿研究。4.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经历了因经济快速增长导致我国生态环境破坏加剧以及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严重影响之后,从国家政策层面开展生态研究并用于引领国民经济建设和新型科技研发将变得颇为重要。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开始了人类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规律的历史性转变。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生态文明目标的3个重大战略措施: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由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向实现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双赢转变;二是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三是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立两个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机制:一是建立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6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二是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和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以及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对立冲突再到互相影响、协同发展,直至最终以生态文明引领科技的发展方向,是符合现代科技革命三大法宝之一“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规律的。现代科技革命不仅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而且改善了人类的发展条件;不仅为人们日常生活创造财富,而且成为社会革命的巨大力量;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内容。虽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因为人类运用现代科技革命的方式方法问题导致全球环境恶化和生态灾害的频频发生,但环境、生态研究领域的现代科技发展开始影响甚至慢慢减缓了生态破坏的步伐,只要人类正视并开始运用技术来改变这种趋势,那么,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仍是在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处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的发展中国家,面对现代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必须坚持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其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才能够最终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参考文献:[1]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7格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7[2]CommonerLB.Theenvironmentcostofecolomicgrowth.ChenBr,8:52-65.
本文标题:现代科技革命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05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