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河与青草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河与青草教案《溪草》是一个童话故事,寓意深刻,意在让学生认识到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依赖,互相欣赏,共同进步。来看看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河和的教案吧!欢迎咨询!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河与青草教案1由于时间仓促,备课不够深入,对主题挖掘比较浅显,又是才进行课改,对新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初步探究。虽然在学生自读自悟、通过朗读感悟、语句积累方面做得不错,但存在不少不足和遗憾。这次认真备课,反复比较,确定了教学设计思路。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易被直观、新异的刺激活动调动起来,激起学习的兴趣。所以通过课件创设情境,遵循一年级学生心理特征,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的游戏、讲故事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多种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收获:1、读中品味,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建立在感悟体验基础之上的,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教学中做到以读为本,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形式多种多样。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2、在学习课文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说话,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并使学生的感情得到了深化,进一步领悟自然界事物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3、从“感谢”一词切入,抓住小草和小河的对话,最后引出“感恩之心”。采取了多层次清晰,目标明确的读,学生在读中一步步感悟课文要表达的情感和寓意。读出事物间相互依存的道理,读出做人要谦虚谨慎,读出了人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学生在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中读得轻松,读得有趣。4、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供学生宽泛的学习空间,和教师朋友般的相处。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乐于思考,乐于探索。教师将自己的身份定为一个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同由未知走向已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小河与青草生活在一起为什么会这么幸福快乐,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是要互相帮助。通过课堂实践证实本次教学设计很成功。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实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参与者,学生学得愉快、充实,积极主动,教学效果很好。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河与青草教案2一、教材简介本课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二、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学会“青”的正确书写,认识其他生字。过程和方法: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情感和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三、设计理念1、以学定教,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相信学生,让学生使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充分展开自主学习,发挥教师“组织者”的功能。2、低年级学生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易被直观、新异的刺激活动调动起来,激起学习的兴趣。3、读中品位,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建立在感悟体验基础之上的,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本,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形式多种多样。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四、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河与青草》齐读课题2、把“与”换个词吗?(二)、精读课文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贴图出示:小河说说:()的小河在小河边贴上:青草说说:()的青草[将直观的小河、青草贴在黑板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注意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2、出示课文第一小节(1)问:小草就一丛吗?课文中哪个词告诉我们的?请学生起来贴图:长满青草(2)指导读:小朋友,美吗?用美美的语气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用在小河边贴上很多小草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长满”,巧妙自然,生动易懂。]3、师:小河边为什么会长满青青的小草呢?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出示第二、三小节(第一次对话)(1)小草对小河说了句什么话?出示一杯清水:你们觉得这杯水怎么样?在杯底放上一张小鱼图片,请学生上台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师:这就叫“一眼能看到底”,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语:清澈见底自读词语,指名读,齐读。谁能夸夸小河?自读,指名读,齐读。[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的方式来理解“清”、“一眼能看到底”,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让学生多读多悟,并注意语词的积累](2)听了小草的话,小河骄傲了吗?他怎么样了,说了什么?指名读小河的话出示:紧紧抱住个别读师:谁能来把这个词语表演一下再指名读,齐读。小草是用什么抱住小河的?课件演示:小草用根把泥土紧紧抱住。如果没有小草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小河会怎么样呢?在清水里加入泥土,使之变成浑浊的泥水,理解“浑浊”。[表演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以演助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更好地理解了“紧紧抱住”。另外,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抽象的语词形象化了。](3)说话:因为小草将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所以小河。指名说指导朗读:读出感谢的语气。自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通过说话训练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让学生进入角色进行情景朗读,在读中更好地感悟]3、接着,他们又说起了悄悄话。出示第四、五小节(1)自读这段对话(2)比较读: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你长得碧绿的,真让人喜爱。如果你是小草,你会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指名读,夸夸小草。(3)小草听了小河的话有没有骄傲呢?他是怎么说的?读小草的话实物比较:碧绿的小草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河与青草教案3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小河与青草》。生齐读课题。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小节,谁能背给大家听一听。3、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那么绿呢?听了他们的谈话,你也许就会明白了。二、品读课文,读中悟情(一)学习二、三自然段1、我们先来听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1)多媒体出示: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2)小草觉得小河怎样?板书“清”(3)自由读句子,想想小草对小河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语气。(4)动画演示清清的小河。这就是那条清清的小河,谁来夸夸它?(5)指导朗读①这么清的小河,多美呀!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引导学生评议。②齐读第二自然段2、学习第3自然段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骄傲了吗?(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2)小河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要感谢小草?板书“感谢”(3)动画演示:岸边的小草被拔光了,小河渐渐变成浑浊的泥水。(4)从“紧紧抱住”你读出了什么?实物投影小草。为了小河的清澈,小草就是用这样细小的根须紧紧地抱住河岸的泥土。你们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吗?(5)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看来小河的确应该好好感谢小草。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朗读第三自然段。6、小草保护了小河的清澈,不仅小河要感谢它,许多人都应该感谢它。如果你是河里的鱼儿、是爱到河边戏水的孩子、是喜欢到河边洗菜的老奶奶,你准备怎样感谢小草?(二)学习四、五自然段小河和小草还说了些什么呢?我们接着听。1、录音播放四、五自然段。2、朗读理解第四自然段(1)比较句子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你长得碧绿的,真让人喜爱!①自由地读读两个句子。②如果你是小草你喜欢听哪一句?为什么?(2)指导朗读,读出对小草由衷的喜爱、赞美之情。(3)听到小河的赞美,小草骄傲了吗?(4)朗读,理解第五自然段。①指名朗读②为什么小草又要感谢小河呢?③这里的“要不”又是什么意思。④动画演示:小河的水流光了,小草没有了充足的水分,渐渐干枯了。⑤指导朗读:小河的功劳也真不小啊,没有小河也就没有小草,如果你是小草,你该怎样读这句话呢?(三)学习第六自然段1、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现在小朋友们明白了吗?2、动画演示小河欢快的流淌,小草快乐的生长。正是因为它们谁也不骄傲,互相感谢、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所以,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3、齐读第六自然段(四)角色体验、指导背诵1、分角色朗读(1)请同桌的小朋友自由练习,分角色读小河和小草的话。(2)指名分角色朗读。2、练习表演对话。(1)分成小组,自由练习表演。(2)小组汇报。指名演得好的同学,戴上头饰,表演给大家看引导学生评议:演得怎么样?(3)为动画配音小朋友们读得好,演得也好,让我们一起来为这段动画配音好吗?谁愿意当小河?谁愿意当小草?3、练习背诵课文。三、课外延伸,强化感受1、动画演示:从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河边长满了小草,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孩子们在河边戏水,大人们在河边洗衣淘米。可是后来,上游盖起了工厂,工厂里的污水流入小河,人们把垃圾倒入河中。小河变黑了,变臭了,河里的鱼虾死光了,河边的小草也干枯了,人们再也不能到河边戏水、淘米、洗衣了。2、小朋友们,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3、在我们的家乡还有许多小河,正面临着污染的危险。为了保护它们,你想怎样做?4、倡议:让我们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共创美好家园!诵读宣传标语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住得分干”。2、认读生字并扩词。3、按笔顺描红。(1)自由练习描红。要求:边描边记。(2)你记住了哪个字?4、指导书写(1)观察范字讨论: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你想提醒小朋友什么?(2)师范写讲解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末笔横较长。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上“”上宽下窄。分:上下结构。上边的撇、捺要舒展,捺起笔高于撇,不能写作“”、“”。干:独体字。第二横稍长。5、练习书写(1)生自由练习,师巡回指导。(2)实物投影学生的作业,引导学生互相评议、修改。(3)继续练习。
本文标题: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河与青草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472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