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四年级下册语文七单元复习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七单元复习教案《父母的心》这篇文章描述了一对贫穷的夫妇在一艘船上把他们的孩子交给你的妻子,然后又把他们接回来的故事。文章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形象深刻地表达了人物复杂曲折的内心世界。来看看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的复习教案吧!欢迎咨询!四年级下册语文七单元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法,并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2、理解父母对子女崇高无私的爱心,懂得要孝敬父母。3、内容上进行合理的想象,揣摩人物心理。学习重点:一波三折的情节,浓浓的爱学习难点:体会理解作品浓浓的爱教学过程:一、有关诺贝尔导入:考考你2015年,中国的谁获得诺贝尔?什么奖项?2012年,中国的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你知道亚洲获得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是谁?这样设计导入新课的目的;1、诺贝尔文学奖是这两天的热点;2、让学生积累一些知识。3、作者川端康成就是这一奖项获得者。4、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欲望。也是本节课的预期目标。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计划用时10分钟)1、用简洁的话概括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想一想:如果文章一开始就写穷夫妇拒绝了财主夫人,不同意把孩子送给她,这样的情节安排与原文相比,哪个更好些?课文这样一波三折的情节安排有什么好处?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体会“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从而获得整体感知,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一环节任务的呈现可操作性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就能完成。三、再读课文,领悟内涵(计划用时15分钟)1、想一想:穷夫妇每次“送”和“换”孩子的时候说的理由是什么?文中哪些词语刻画了他们的表情?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和词语,填充表格,并加以品味和揣摩。2、辩论解疑话题:送走是爱,还是不送是爱?请发表你的见解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明白送和不送都是爱,天下母亲都有爱。以上几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反复揣摩文中父母在送每一个孩子时的语言、神态、来理解他们复杂痛苦的内心世界,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计的问题难度加大,如探究需要学生合作讨论完成。对于其他题的设置用以学过的刻画人物方法的旧知识完全能解决,也可以看出学生应对得心应手。结尾给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文章中我们对贫穷夫妇内心煎熬的揣摩,这些是留白的艺术。并做为“续写文章”作业布置下去,让学生的情感继续升华。四、拓展延伸触摸爱心1、小练习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爸爸妈妈几次将孩子送走又要回来,体现了爱的伟大。古往今来,许多诗人、作家赞美爱,歌颂爱,今天在课堂上我们感受到浓浓的爱。现在就请大家结合自己的体会,将你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父母的心是一缕春风,吹暖了我们的心田;父母的心是一条溪流,带来了一路的欢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练笔;一家人终于团聚了,请运用刻画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一家人团聚的情景。四年级下册语文七单元复习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作者概括生活组织材料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发现与创新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父母爱孩子是极其高尚的情操,这种情操受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教学重、难点:理解当有人要领养穷夫妻的孩子时他们内心的痛苦。他们同意领养是被贫穷逼得迫不得已,并不是不爱孩子。教学准备:挂图、录音机。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家中最牵挂我们的人是父母。俗语云:“可怜天下父母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写的文章《父母心》,来感受父母对儿女的那颗挚爱的心。(板书课题。)评析:教师充满真挚情感的导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让学生“一听而惊,不忍弃去”。导语简洁明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汇报交流。)2.学生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局分为3部分。三、合作探究,品读感悟(师出示挂图,结合文本,提出问题。)A.谁能说说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起因?(师交待出因轮船从神户港开往北海道,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所以本故事反复曲折的情节才能展开。)B.你能理解“搭讪、后嗣”的意思吗?C.文章开头对于贵夫人和穷夫妻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描写的?D.贵夫人看到穷夫妻领的孩子是怎样想的?(生小组合作探究,集体讨论、交流,师生评价。)评析:教师利用图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汇报交流中,培养了学生组织语言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实践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四、探究研读,体会情感(生对话朗读故事发展这部分,感悟文本内容。)思考:A.这对穷夫妻起初为什么忍心把孩子送给贵夫人,是他们不爱孩子吗?是他们冷酷吗?(生通过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心理。感受父母送走孩子时肝肠寸断的心情。师指导朗读,通过读来体会情与血的交融。)B.穷夫妻一共几次反悔?每次的理由是什么?理由充分吗?几次反悔能说明什么?C.穷夫妻说:“与其把孩子送给别人,还不如全家一起挨饿……”说明了什么?D.贵夫人面对穷夫妻的几次反悔分别是什么态度?能看出她是怎样的人?(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班上汇报、师生评价。)教师小结:这对夫妻终于明白了,送养孩子,表面看似乎减轻了经济负担,得到了金钱,但却背上了“情债”,父母的良心将一辈子受到谴责。所以最后选择全家生死永远在一起,这样虽苦犹乐。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对话朗读,从情感角度去解读文本,让学生入情入境感悟穷夫妻3次反悔的矛盾而复杂的心情,从而体会父母对儿女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五、总结学情,拓展延伸师:穷夫妻的3次反悔,深深地感动了贵夫人,她理解并谅解了他们,最后做出了什么决定?你如何评价贵夫人?到此本文有了一个令人欣慰的结局,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发言,交流感受。)师:平时生活中你的父母是如何关心疼爱你的?(生谈自己的亲身体验。)(师适时播放歌曲《母亲》。)师:你们的父母为你们付出了全部的爱,你现在一定有许多话要对父母说,那就把它写在心语卡片上送给他们吧!教师总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小草尚知回报,我们更要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我们要把父母的爱转化为动力好好学习,回报父母,报效祖国。评析: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特别重视能力的培养。巧妙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放飞学生的思想。当学生的心灵正在被感动之时,思想是自由飞翔的,情感是炽热的。此时需要有一种方式来宣泄他们内心的情感。教者设计在卡片上写出心里话,满足了学生要表达自己心声的要求,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升华了内心情感。四年级下册语文七单元复习教案3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认识到父母爱孩子是一种极其高尚的情感,这种情感受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2、体会文中父母对孩子浓浓的爱。3、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学会感恩。教学重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体会父母三次送人孩子的过程中的复杂心情,从中感受到父母对儿女浓浓的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天下父母心》。一、设疑激趣,揭示课题亲爱的同学们,听了这首歌,让我们每个人都沉浸在这人世间最让人感动,最让人难以割舍的情感之中,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情吗?(父母情)对,它是一种特别珍贵的情感,正因为这样,才有了一个又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被人们传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写的《父母心》。(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动笔标出小节号。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汇报交流。(故事叙述的是为生活所迫的一对穷夫妻把孩子送给贵夫人领养后三次反悔,最终一个孩子也没舍得送走的故事)三、自主读书,理解感悟1、(穷夫妻为什么要把孩子送给贵夫人呢)学生自由读课文1—6自然段①边读边动笔找出:穷人夫妻的生活状况怎样?贵夫人呢?②学生交流反馈:穷夫妻:家里穷孩子多去北海道找工作贵夫人:家里富没孩子想抱养孩子2、贵夫人想领养穷夫妻的孩子,他们同意了吗?他们又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仔细读读7——17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画出他们送孩子时的表情动作,用波浪线画出他们要回孩子的理由。请同学们交流后完成下面表格;3、刚刚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夫妻俩的心里,深切地体会一下他们当时送孩子的心情。当贵夫人提出要抱养穷夫妻的孩子,父亲答应贵夫人回家和妻子商量送孩子的事,请同学们想像一下父亲回家是怎样和母亲商量的?时间人物被领养的孩子表情动作调换的理由指名请学生读读他们第一次送大儿子时的语言和表情动作的句子。(1)从“流着眼泪”这个词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夫妻俩送出孩子的那份无奈和伤心)(2)再次读读这句话,指导同学们读出无奈、伤心的语气。4、请一男同学读读父亲换大儿子所说的话。(1)当他们把大儿子送出去后,回家后会是怎么想,又会有些什么表现呢?他们实在无法舍弃孩子,于是他们想换回大儿子。(2)他们想换回大儿子的理由是什么?(3)他们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维持,还有什么家业呢,他这个理由充分吗?他们为什么要用这个理由来换回自己的孩子呢?(他们觉得孩子送给了别人不好意思再要回来,但又实在舍不得)(4)指导学生读,读出父亲复杂矛盾的心情。5、当他们用二儿子换回大儿子时,他们的心会平静吗?那么他们又会怎么想呢?(1)请一女同学读读母亲用女儿换回二儿子的那段话。(2)“难为情”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从母亲的态度“难为情”这个词同学们想像一下她当时是怎么想的?(指名说)(母亲想要回自己的孩子面对贵夫人又难以开口)(3)她换回二儿子的理由是什么?(4)指导学生再读这段话,读出母亲当时的心情。6、第三天上午,当轮船快接近北海道时,夫妻俩出现在夫人的卧舱时,为什么什么话还没说就放声大哭了呢?(指名说说)(因为当轮船一靠岸,他们将失去自己的孩子了,他们实在无法忍受这种骨肉分离的痛苦)7、请男同学们读读父亲要回女儿的那段话。(1)“抽泣”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当时的心情怎样?(2)他们要回女儿的理由是什么?(3)“与其把孩子送给别人,还不如全家一起挨饿„„”从这句话中你们明白了什么?(虽然把孩子送给别人,会让孩子过上优越的生活,也会减轻家庭压力,但在两者间他们选择了后者,因为他们实在爱自己的孩子,无法舍弃任何一个,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再苦点也是快乐的)(4)再次读读,休会父母当时的心情。8、夫妻俩送了三次孩子,但三次又反悔了,同学们,对这俩夫妻你们是怎么想的?(他们送孩子那是生活迫于无奈,他们反悔是因为他们爱自己的孩子,无法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结合板书:送——--悔无奈———爱9、师总结:是呀,几次调换孩子两人表情各不相同,理由也不同,但是这些理由只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尽管家境贫穷,但孩子毕竟是父母的心头肉。因此无论失去哪一个孩子,父母的心都会很痛苦。父母三番两次反悔,似乎是很不诚实,但正是如此才更能表现出他们对子女无私的爱。10、评价贵夫人。①两夫妻三番五次的要回儿子,那么贵夫人的态度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每次夫妻俩换孩子的不同态度。(愉快地答应——只好同意——流下同情的泪水)②本来贵夫人很想要一个孩子,可夫妻俩一次又一次的反悔,贵夫人为什么不但没责怪没有怨恨夫妻俩,而且还流下了同情的泪水,并帮助了他们呢?我们齐读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③指名回答。是呀,尽管她非常喜欢孩子,也很渴望能收养他们的孩子,可她被父母对儿女的那份无私而伟大的爱感动了,她实在不忍心让他们承受一家人分离的痛苦。从这件事中让我们看到了贵夫人有颗怎样的心呢?(善良的)五、拓展延伸,升华主题1、同学们,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父亲还是
本文标题:四年级下册语文七单元复习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480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