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优秀8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优秀8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优秀8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第一篇】一、学生情况分析我班有学生55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前任数学老师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应加以改进,力争使我班的合格率得到100%。另外,班中的互助互学风气尚未形成,学优生和学困生的结对工作、强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均大有文章可做。二、教材分析:1、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1)分数乘法;(2)长方体(一);(3)分数除法;(4)长方体(二);(5)分数混合运算;(6)百分数;(7)统计;(8)总复习。2、全册教学要求。(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3)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4)使学生认识理解物体体积概念,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5)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6)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参考资料,少熬夜!应用题。(7)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三、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1)分数乘法;8课时(2)长方体(一);7课时(3)分数除法;10课时(4)长方体(二);9课时(5)分数混合运算;8课时(6)百分数;11课时(7)统计;5课时(8)总复习。4课时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在本学期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1、研修计划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不断学习当今社会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思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学习贯彻“新课标”的实践中力争上游,抢占教学改革的制高点。继续开展“提问反思”的小课题研究。每天上课前三分钟仍然坚持:提问三分钟。每周坚持完成一次“提问反思集”的作业,装订成册,在班级传阅,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互相学习、相互提升的目的。2、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措施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拟开展“优秀作业明星评比”、“每月上课之星”评比,并发送小喜报的形式,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3、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4、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课件设计,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效率。五、潜能生辅导计划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参考资料,少熬夜!2、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3、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习题。4、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5、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第二篇】一、主题折线统计图二、基本问题折线统计图在日常生活有哪些应用?它有哪些意义和作用?三、单元问题1、你了解什么是折线统计图吗?它有哪些特征2、如何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3、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吗?4、你了解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应用吗?它有哪些作用?四、内容问题1、什么是折线统计图?2、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征?3、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4、你会分析折线统计图吗?五、单元概述在学习折线统计图前,学生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掌握了其特征。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因此教材中选用了数据富于变化的条形统计图,从而引出另一种表达方式,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计图。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到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掌握它的绘制方法,同时能够通过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六、对我启发最大的活动1、课前导入(中国奥运代表团获得金牌的发展历程)2、自主分析数据,探究事物发展的增减变化规律。七、我的困惑参考资料,少熬夜!1、如何有效地将课程标准量化的要求具体实施到课堂教学中?2、如何提高学生对实际生活中事物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第三篇】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基础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应加以改进及重视。二、教材分析:1、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1)分数乘法;(2)长方体(一);(3)分数除法;(4)长方体(二);(5)分数混合运算;(6)百分数;(7)统计;(8)总复习。2、全册教学要求。(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4)认识理解物体体积概念,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5)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7)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三、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1)分数乘法:13课时(2)长方体(一):15课时(3)分数除法:18课时(4)长方体(二):15课时(5)分数混合运算:15课时(6)百分数:17课时参考资料,少熬夜!(7)统计:7课时(8)总复习:4课时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在本学期中,继续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1、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措施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拟开展“优秀作业明星评比”、并发送小喜报的形式,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2、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学习各种资料,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3、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课件设计,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效率。五、辅导计划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2、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3、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习题。4、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5、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第四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4.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参考资料,少熬夜!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教材说明: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还安排了数学游戏“设计镶嵌图案”。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3.通过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对称和旋转变换,增强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教学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课时安排:4课时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因数与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教材分析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1.精简概念,减轻学生记忆负担。2.注意体现数学的抽象性。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含义。教学难点:从本质上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3参考资料,少熬夜!的倍数的特征.课时安排:6课时第三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教材分析:1.本单位的内容及地位和作用。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系统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2
本文标题: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优秀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523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