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提高能力,促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解读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林万新13081126733lwxin@163.com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20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面向未来,育人为本。应用驱动,共建共享。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深度融合,引领创新坚持育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进程中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制订和完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开发面向各级各类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系列教材和在线课程,实行学科教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培训。制订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学习能力标准,开发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相关课程。建设教育技术能力在线培训平台和网上学习指导交流社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标准》的研制和实施契合了基础教育信息化这一国际共识。《标准》分别从“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出了教育技术能力要求并开展能力建设。为教育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普遍应用提供必要的师资基础和必要的政策保障。一、标准制定的背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加强教育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信息素养”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进程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制定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我国的电化教育重新起步。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进程新世纪以来,我们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这些信息化工程建设与实施,大大地提高了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进程1997年7月4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电化教育规程》《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作的通知》(教基[2000]34号)《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指导纲要》(教基[2000]35号)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进程2001年教育部提出:用5—10年时间,使全国80%以上中小学能用互连网或教育卫星宽带网(校校通)2003年开始,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提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农远工程)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进程2004年12月15日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标准(试行)》2005年4月,教育部启动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进程2009年,教育部提出:扩大农村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应用水平,努力实现“班班通、堂堂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班班通”的内涵“班班通”是指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应用、终端信息现实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班班通的内容“通”硬件:每个班级须配备适量的信息化设备和网络设施。“通”资源:在硬件通的基础上,配备与之相适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通”方法:利用信息化资源和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常态化与有效整合。实现在合适的时间运用恰当的技术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班班通的意义1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价值意味着学校教育信息化由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向深入有效应用转型。着力解决信息化环境与资源的创造性应用、优质资源在课堂上有效应用的问题班班通的意义2事关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由“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转向“推进与保障教学应用”。即“从装备转向应用”。意味着学校教育信息化将实现由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向深入有效应用转型。现代教育充分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使之成为常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班班通的意义3开创基础教育的全新局面实现教育教学无界限,资源共享。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激发教师实现混合式教学,探索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层次整合的模式与方法,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为解决“数字鸿沟”的核心问题(资源共享与应用)、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带来新的希望解决途径。中小学生机比分布(2008年)教师计算机配备情况(2008年)校园网建设情况(2008年)校园网主页更新频率(2008)城乡管理信息化水平0%10%20%30%40%50%60%70%80%90%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办公自动化数字图书馆城市县镇农村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情况信息化经费投入方向教师应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情况(2008)影响教师信息素养的主要因素78.3%74.1%71.5%62.1%0%10%20%30%40%50%60%70%80%90%教学设备技能培训教学资源鼓励政策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态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动机与原因教师制作课件情况信息技术教师学业背景的分析信息技术教师工作内容17622511590144050100150200250做课件维修计算机维护网站教学保障只是上课参与优质课获奖后学校奖励情况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困难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1641391261045142020406080100120140160180课程内容硬件不足学生的兴趣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课标的理解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补充提高的知识1571191111029655020406080100120140160180专业知识教学研究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解读教学评价中小学逐步具备必要的教育技术条件。基础教育信息化由“基础设施建设期”转向“信息技术应用期”。从追求教育技术设施的建设走向追求教学实效的应用期规范教育技术领域的培训课程和培训方式帮助相关人员反思和发展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而增加学生接触、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成效的显现。教育信息化现状面向全国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已不同程度地建有校园网并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信息终端正逐步进入农村学校;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教育管理信息化初见成效;网络远程教育稳步发展,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困难与挑战对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和提高;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基础设施有待普及和提高;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尤其匮乏;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有待整合和集成;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2020年信息化教育发展目标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发展任务(2020)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发展任务(2020)缩小数字化差距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术语与定义教育技术(EducationalTechnology)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育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术语与定义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技术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的总合。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实践中,为了优化教育而采用的的各种手段和方法的总合。教育技术是指在教育实践中,遵循教育的规律,采用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优化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的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信息技术不等于教育技术广义的信息技术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利用、创造、发布、交换有关的技术。它包含了印刷技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当前我们常说的信息技术一般是特指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又称为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属于技术的范畴,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属于教育技术的一部分。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如图所示。信息技术不等于教育技术广义的信息技术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利用、创造、发布、交换有关的技术。包括了印刷、视听、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等。当前我们常说的信息技术一般是特指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又称为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属于技术的范畴,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属于教育技术的一部分。教育教育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示意图技术信息技术术语与定义教育信息化(EducationalInformationization)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促进教育现代化,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术语与定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ntegratingInformationTechnologyintoCurriculum)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术语与定义信息资源(InformationResources)信息资源是指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像等形式储存在一定的载体上并可供利用的信息。术语与定义教学系统(InstructionalSystem)教学系统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是指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的、由各教学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整体。二、标准制定的意义制定标准的意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建设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教育技术专业公共课建设为新技术的培训提出依据和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和国际教育界的基本共识。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利用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效果体现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改进;效益体现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更大的产出(即培养出更多的伏秀人才);效率体现用较少的时间来达到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正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所在。但是技术是要靠人来掌握的,要让现代教育技术的上述优势得以发挥,需要靠教师去实施。在教师的专业技能中,提高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制定,就是要从制度上保证广大教师具有合格的应用教育技术的专业技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提出: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教育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专业队伍、管理队伍,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实施培训、考核和认证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技术能
本文标题: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6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