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LOGOG试验与GM试验临床应用真菌(fungus)是一类具有典型细胞核,有核膜和核仁,胞浆内有完整的细胞器,无根、茎、叶,不含叶绿素,无光合色素,细胞壁含几丁质和β-葡聚糖的单细胞或多细胞异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概念对人类致病真菌皮肤或软组织感染真菌(浅部真菌)侵袭性感染真菌皮肤毛发指(趾)甲寄生或腐生与表皮、毛发和甲板的角质组织中表面感染真菌皮肤癣真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毛癣菌属表皮癣属小孢子菌属念珠菌属隐球菌属曲霉属毛霉属双相型真菌侵袭深部组织内脏,引起全身感染的病原菌或条件致病菌根霉属形态特性一、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治疗现状二、G实验原理以及临床应用三、侵袭性曲霉菌病感染现状四、侵袭性曲霉菌病的临床诊断治疗现状五、GM试验原理以及临床应用六、G试验GM试验联合检测优势目录LOGO一、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治疗现状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fungaldisease,IFD)即以往所说的深部真菌病,是指致病性真菌侵犯皮下组织、黏膜、肌肉和内脏器官等所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据WHO统计,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真菌约有270余种,尤其是深部真菌,可侵袭心、肺、血液、胃肠等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真菌感染已成为临床感染学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侵袭性真菌病真菌感染率在逐年增加1979~2000年血流感染发生率统计分析:数据来源-美国医院流量统计n=750,000,000住院患者MartinGSetal.NEnglJMed.2003Apr17;348(16):1546-54.患者数年份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少见真菌尸检检出率也有所上升0.0%0.4%0.8%1.2%1.6%2.0%足放线菌镰刀菌0.2%0.9%0.4%0.7%0.7%1.4%尸检检出率(%)1989-1993年1994-1998年1999-2003年ChamilosG,etal.Haematological.2006;91:986-989一项对三级肿瘤监护中心血液肿瘤患者的尸检结果显示院内真菌感染的病原体以念珠菌居多,各临床科室发病率有所不同PfallerMAetal.CritRevMicrobiol.2010;36(1):1-53.普通病房血液恶性肿瘤骨髓移植HIV新生儿监护病房实体器官移植实体肿瘤外科(非移植)合计(n=3,640)(n=1,010)(n=377)(n=263)(n=54)(n=886)(n=863)(n=1,906)(n=6031)念珠菌属81.742.631.632.796.357.289.291.275隐球菌属4.02.10.048.70.06.41.61.04.5其它酵母菌*1.23.32.73.40.01.01.20.81.4曲霉菌属8.333.850.74.91.926.04.93.412.3接合菌1.15.26.41.11.91.70.00.61.4其它霉菌*1.67.66.41.50.04.71.31.52.7地方性真菌1.91.20.51.60.02.60.80.71.62004-2008年间美国IFD病原体在各临床科室的分布(%)*其它酵母包括6例马拉色菌属,26例肺孢子菌,12例红酵母,21例啤酒酵母和6例毛孢子菌*其它霉菌包括2例支顶孢菌,9例交链孢霉,3例双极孢菌,53例镰刀霉,10例拟青霉菌,13例赛多孢子菌,6例足分枝霉菌和1例白色簇孢霉不同科室的IFD情况不尽相同真菌感染流行病学变迁中国2010《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全球ARTEMIS研究:白念珠菌在念珠菌属中所占比率自70.9%降至62.9~65.0%,而非白念珠菌略有上升•中国5所医院ARTEMIS研究:白念珠菌占念珠菌属分离菌的61.5%•在ICU念珠菌血症患者中,白念珠菌仅占40%,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各占23%、15%和9%•另一来自免疫缺陷者念珠菌血流感染的报道中非白念珠菌占54%仍以白念珠菌为主非白念珠菌、曲霉等其它真菌的检出率逐年增加新型致病真菌或是耐药菌的出现念珠菌属-美国院内血流感染第1位致死菌群对美国49所医院从1995年至2002年的24179例院内血流感染病原体进行流行病学分析SCOPE:TheSurveillanceandControlofPathogensofEpidemiologicImportance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念珠菌属死亡率(%)WisplinghoffHetal.ClinInfectDis.2004Aug1;39(3):309-17.侵袭性真菌病(IFD)宿主因素免疫抑制性治疗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放疗化疗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已证实80-90%的真菌血症主要因素是大量使用抗生素长期入住ICU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糖尿病、新生儿、肾功能衰退、血液透析、营养不良创伤、烧伤、腹腔手术体内留置试管真菌寄殖免疫抑制性疾病中性粒细胞减少,艾滋病不同部位真菌感染流行病学存在差别呼吸系统其它部位骨关节、心血管系统等以念珠菌最为常见腹腔感染以念珠菌最为常见真菌血流感染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隐球菌多见念珠菌,曲霉菌少见常见病原体为念珠菌和曲霉菌以念珠菌最为常见以念珠菌尿最为多见侵袭性真菌感染重点科室:血液科,呼吸科,ICU科,肿瘤科,移植科室等深部真菌感染防治策略预防用药经验性治疗抢先治疗目标治疗感染病程高危患者拟诊临床诊断确诊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采集血培养后≥3天*36.4%23.7%15.4%0%10%20%30%40%50%P=0.0009延迟1天治疗*延迟2天治疗*延迟3天治疗*41.4%死亡率(%)KevinW.etal.ClinInfectDis.2006;43:25–31.延迟4天治疗*传统诊断方法问题培养血培养作用有限,某些播散性感染常常为假阳性全身使用抗真菌治疗或其它原因易导致假阴性非无菌部位标本阳性结果,难以判定是真菌定植或感染。细胞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需侵入性手段获取标本全身使用抗真菌治疗或其它原因易导致假阴性CT检查其它某些真菌或细菌感染也有可能出现相似征象在免疫正常宿主相关研究较少PCR检测目前方法尚未标准化,尚在研究阶段非培养技术对侵袭性真菌的的早期诊断和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LOGO二、G实验原理以及临床应用b1,3葡聚糖磷脂双分子层几丁质麦角固醇b1,3葡聚糖合成酶甘露糖蛋白B1,6G试验是指检测人体血液中(Glucan,BG)的试验,故称G试验。1,3-b-D-葡聚糖占真菌细胞壁成分50%,广泛存在于各种真菌。人体吞噬细胞吞噬真菌后能持续释放该物质,使血液中含量加高。因此可以作为侵袭性真菌的早期检测的重要指标。G试验介绍检测样本:血清试验方法:动态显色法装量:96人份数据计算方式:速率法定量检测:通过标准曲线方程精确计算含量检测范围:37.5-600pg/mL检测时间:60min(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产品试验检测(1-3)-β-D-葡聚糖基于鲎试验的基本原理,即(1-3)-β-D-葡聚糖激活鲎变形细胞中的G因子亚基,产生丝氨酸蛋白酶,后者可将试剂中带有寡核苷酸的发色底物(Boc-Leu-Gly-PNA)中的发色基团对硝基苯胺(PNA)游离出来,并产生颜色,在405nm进行比色,待测样本溶液吸光度与溶液中(1-3)-β-D-葡聚糖浓度成正比。实验原理G试验被列入真菌诊断和治疗的指南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美国国家过敏症与传染病研究所霉菌病研究组(MSG)批准用于真菌诊断(JAntimicrobialChemotherapy2008,61:S1,i3)。中国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3次修改版本)血清G试验连续2次阳性是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诊断的指标G试验检测的特点1.高蕾,周新.(1,3)-β-D葡聚糖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意义[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3(2),123-125.2.J.Clin.Microbiol.2008.4(6):1009–1013.可检测除隐球菌和接合菌外的多种真菌感染在浅部真菌感染中,1,3-β-D-葡聚糖未被释放出来,故其在体液中的量不增高。因此可区分定植和感染。G试验检测一般先于临床症状3-10天,是早期检测的重要手段[1]。对于念珠菌血症,G试验检测是首选检查方法[2]。检测快速,可在1小时得出检测结果。①应用纤维素膜进行血液透析患者②标本接触纱布或其他含有葡聚糖的材料③操作者处理标本存在污染④静脉输注白蛋白、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或血液制品⑤某些细菌败血病患者(尤其是链球菌败血症)⑥使用多糖类(香菇多糖、裂殖菌多糖)抗肿瘤类药物⑦食用蘑菇类食物⑧服用磺胺类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类药物、多粘菌素、厄他培南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假阳性G试验假阳性影响因素①检测隐球菌和接合菌(犁头霉、毛霉、根霉)感染②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形成③抗真菌药的使用,如卡泊芬净,能非竞争抑制BG合成④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一般不超过6小时)G试验假阴性影响因素G试验适用标本类型和采集、保存注意事项1、标本是血清,对于细胞培养液应使用专用试剂盒。2、细胞培养液标本必须离心,取上清液送检。3、标本采集应避免溶血,黄疸和脂血标本会影响检测结果,干扰程度与黄疸及脂血程度而定。4、标本最好在6小时内检测,如不能及时检测,应保存于2-8C,不超过24小时,如长期保存应保存于-20C,但避免反复冻融(在保存期间可能会使1,3-b-D-葡聚糖降解或由于标本基质效应变化影响检测结果)。三、侵袭性曲霉菌病感染现状曲霉菌(Aspergillu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土壤、腐败有机物、粮食和饲料中较为常见;可在人体体表和粘膜定植。孢子较小,直径2~3um,可在空气中漂浮,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具有致病性的主要是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构巢曲霉、杂色曲霉、灰绿曲霉和棒曲霉。其中烟曲霉菌是引起免疫抑制患者严重深部曲霉菌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Aspergillosis,IA)侵袭性曲霉病是一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性疾病。是指致病性曲霉菌侵犯皮下组织、黏膜、肌肉和内脏器官等所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危害性较大。曲霉是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粒细胞缺乏或HIV感染,可侵犯肺、甚至全身各系统;呼吸系统曲霉病主要有三种,即过敏性、曲霉球(即继发性非侵袭性肺曲霉病)和肺炎型;曲霉引起的败血症在粒细胞缺乏患者中较常见。1991年1月-2009年10月报道曲霉病1457例,其中肺曲霉病1047例中国大陆地区曲霉病流行现状分析结果曲霉感染部位最常见于肺部曲霉菌感染的宿主因素-----免疫缺陷•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产生有两个先决条件,即患者有免疫缺陷和接触曲霉菌•机体免疫因素在侵袭性曲霉病感染的发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酵母菌主要菌种流行病学主要危险因素曲霉菌烟曲霉黄曲霉土曲霉黑曲霉•引起感染,导致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通常吸入孢子引发感染•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增加•持续粒缺•移植(尤其是肺及造血干细胞移植)•HIV•类固醇曲瑾.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增刊2]PasqualottoACandDenningDW.Businessbriefing:Europeanoncologyreview2005多属于免疫缺陷类免疫缺陷患者逐年增多导致曲霉菌病增长器官移植患者肿瘤化疗患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实体瘤接受强化疗方案者增多•实体器官移植术及骨髓移植等患者的增多侵袭性曲霉病发病呈增长趋势李立青,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29(12):165-167血液病患者•免疫抑制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曲霉菌感染发生率在逐年升高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侵袭性曲霉感染比例逐渐增加28566071668902550751001976-19801981-19851986-19901991-19951996-20002001-2005DonhuijsenK,etal.DtschArzteblInt.2008;105(28-29):501
本文标题:G试验GM试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176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