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第三章旱作等主要品种及栽培技术
第三章旱作等主要品种及栽培技术第一节大麦一、主要品种的特征特性(一)秀麦3号秀麦3号,原名89-51,由嘉兴市农科院育成,属矮杆多穗型、春性二棱皮大麦品种。该品种叶片狭长,叶色深绿,剑叶上举,后期转色好;生育期适中,11月12日播种,翌年5月10日成熟,全生育期170多天;分蘖力较强,亩最高苗70多万,亩有效穗可达35万;株高约80厘米,茎杆细韧;穗型偏小,呈长方型,每穗实粒20-22粒;麦粒皮白色,近圆形,千粒重38克左右;产量较高,绍兴县于1994年引进试种以来,一批示范方、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300千克以上。该品种耐赤霉病,中抗黄花叶病,抗倒、耐湿、耐寒性较强;但不耐条纹病。(二)花30“花30”,由上海市农科院与嘉兴市农科所合作育成的啤用大麦新品种。绍兴县于1996年冬引种以来,一批示范方、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300千克以上,个别攻关田亩产达400千克以上。1、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多穗夺高产。经试验观察:“花30”分蘖力强,分蘖发生早而快。1996年马鞍镇寺桥村一块高产田,11月14日播种,11月21日出苗,12月12日进入分蘖期,在亩基本苗19.58万的情况下,年内12月底每亩苗数48.45万,翌年2月中旬最高苗100.98万,在这种高密度群体下,亩有效穗高达49.98万,分蘖成穗率达49.5%,为多穗夺高产。2、叶色深绿,茎杆粗壮,耐肥抗倒。这是“花30”区别于其它大麦品种的又一特性,经观察:该品种除拔节期苗色略有褪淡外,从出苗到成熟,叶色一直深绿,而且叶片肉质较厚,有利于提高光能效率,积累营养物质。该品种植株高度适中,株高80厘米左右,次生根多,茎杆粗壮,在每亩有效穗高达40-50万的情况下,抗倒性明显高于其它品种。3、抗逆性强,商品性好,增产增效。该品种生产全程耐寒性较好。耐湿性也较强。青秆黄熟后期不易早衰。籽粒较饱满,腹沟浅,皮色白净,符合啤酒大麦所需的商品性能和要求,价格高于饲料大麦,增产又增收。二、栽培技术(一)秀麦3号该品种靠多穗增产,在栽培技术上须掌握:⑴种子处理。播前切实做好种子消毒处理,以防条纹病发生;⑵适时播种。一般掌握在11月中旬播,亩播11-12千克;⑶配方施肥。采取施足基肥,早施苗肥,稳施穗肥的原则,尤其要注重2月中下旬穗肥的施用,以提高成穗率,多穗获高产,并重视有机肥施用和磷钾肥的配套;⑷实行连片种植,减轻麦田水害。特别是开春后要经常做好清沟排水工作,防止麦子因水害而引起烂根及早衰;⑸抓好播前、播后二次化学除草,以控制杂草危害;⑹生长后期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适时做好防治。(二)“花30”1、适时播种争季节。“花30”属春性二棱皮大麦品种,播种过早,年内旺发,拔节提前,抗寒性下降,影响结实率;播种过迟,出苗迟,分蘖迟,年内苗少,有效穗不足,穗型变小,后期遇上高温天气,千粒重下降,难以获得高产。经多年实践,“花30”要获得亩产350千克以上的产量,在绍兴县最佳播种期一般在11月10-15日之间,最迟不超过11月中旬。2、抓好覆盖保全苗。为确保足够的基本苗,“花30”亩播种量以10-12.5千克为宜,具体要根据发芽率与千粒重高低而定。要求每亩基本苗15-20万,年内苗40-50万,最高苗80-100万,有效穗45-50万,每穗实粒22粒,千粒重40克以上,较易获得高产。要实现上述指标,除掌握适时播种外,还必须做到均匀播种,按畦定量,防止出现过密或过稀,影响麦苗群体生长。与此同时,要切实抓好覆盖质量,消灭露籽,确保全苗、匀苗。3、科学用肥防早衰。据试验,亩产400千克的大麦“花30”,每亩需有机肥1000千克,纯氮12-14千克,即折成碳铵75-85千克,磷肥30-40千克,钾肥10千克。施肥原则应掌握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的原则。具体施用方法是:基肥,播前1-2天亩用碳铵35-40千克,磷肥30-40千克,氯化钾5千克拌匀后撒入畈面。播麦后每亩用1000千克有机肥(猪粪或鸭肥等)覆盖。出苗后,即麦苗一叶期,亩施尿素7.5-10千克或腐熟人粪料750-1000千克,或用碳铵掺水泼浇,基肥和苗肥的用量应占总用量的70-80%。翌年2月下旬至3月初,当主茎叶龄长到7-8叶时,施好拔节孕穗肥,亩施尿素5-7.5千克加氯化钾5千克拌匀后撒施,或亩用三元复合肥15-20千克撒施。“花30”叶色浓绿,是其生态特征,不要误认为肥料足而减少施用量,重施穗肥对提高分蘖成穗,减少小花退化,增加每穗实粒,防止早衰,增加粒重,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此外,齐穗后期,尚有缺肥的田块,可用根外喷肥。4、化学除草防草害。“花30”以多穗夺高产,因此,抓好苗期化学除草至关重要。对杂草多的田块,必须采取两次除草,才能有效控制杂草蔓延。第一次在播前1-3天,亩用30%飞达可溶性粉剂150-200克;或41%农达水剂每亩100-150毫升;或20%克芜踪水剂100-150毫升,加水40千克,在晴天露水干后喷雾,以灭杀畈田老草。第二次在播种出苗后至麦苗二叶期,亩用70%麦草净可湿性粉剂70克或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25克,加水40千克均匀喷雾。施药时掌握土壤潮湿,以达到防除效果(除草剂更新换代快,今后按新药剂说明书使用)。5、沟渠配套防水害。深根是高产的基础,深沟是深根的前提。“花30”在抓好连片种植的基础上,麦田开沟要强调(横、直、围)配套。为提高土壤利用率和便于操作,一般畦宽2-2.5米(连沟),沟宽20-25厘米,沟深30-40厘米,围沟比横、直沟略深一些(旱冬年份,要充分发挥机械优势,用开沟机一次性完成开沟、碎土、覆盖作业,以降低种麦成本)。并加深出水口,达到雨停横、直沟无积水。开春后更要经常做好清沟排水工作,防止麦子烂根早衰。6、适时用药防病害。“花30”抗病性较强,耐大麦黄花叶病、赤霉病,抗白粉病。但对条纹病抗性较差,必须严格注意种子药剂处理。种子处理方法是:用10%浸种灵乳油2毫升加水0.8千克,拌麦种10-11千克,闷6-8小时后播种;或用40%大麦清3号粉剂20克,加水0.8千克,拌种10千克,边喷边拌,充分拌匀,待药液被种子吸干后盛于大塑料袋内,扎好袋口,密封闷12小时后播种。防治赤霉病:如遇连阴雨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13℃以上;在齐穗后7-10天内,农药选用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加水40千克,细喷雾于穗部。防治蚜虫:当百穗蚜量500只或穗有蚜率达10-15%时,结合赤霉病防治,农药选用10%千红或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每亩15-20克,加水40千克喷雾。防治粘虫:当每亩虫量达1万条,2-3龄幼虫占50%时(一般在4月下旬),农药选用90%晶体敌百虫每亩100克,加水40千克喷雾。(谢金木)第二节小麦小麦是绍兴市主要冬播农作物,其产品主要用于作饲料和加工面粉。小麦-单季晚稻两熟制已成为绍兴市粮食生产的主要种植模式之一。近几年来,小麦品种主要以扬麦158、扬麦5号当家。一、主要品种的特征特性(一)扬麦158扬麦158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1999年3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在绍兴市已多年种植。扬麦158全生育期180余天,熟期与扬麦5号相仿,属早中熟类型,春性。株型较矮,株高85-90厘米,分蘖力中等,主茎总叶龄10-11张。幼苗期生长直立,健壮,抗倒性强。穗型大,呈长方形,每穗实粒30-35粒,小穗排列较稀,长芒白壳,成熟时略弯曲,红粒、角质,籽粒大,千粒重36克左右。经浙江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各项指标优于对照扬麦5号,表现良好的食用品质。据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结果,扬麦158对赤霉病抗性显著优于对照品种浙麦2号,抗白粉病。(二)扬麦5号扬麦5号,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是继扬麦4号后又一大面积推广的高产品种。扬麦5号属春性,全生育期180-185天,比扬麦4号迟1-2天。扬麦5号幼苗期生长半直立,茎秆较粗,主茎总叶龄10-12张。株高90厘米左右,分蘖力中等,抗倒性较强。穗长7-7.5厘米,呈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每穗实粒30-33粒,千粒重35克左右,面粉白。抗赤霉病、白粉病能力比扬麦4号强。二、栽培技术以前期适当早苗早发,中期壮个体稳群体,后期老健不倒为目标,全程推广“稻茬免耕、化学除草、机械开沟、机械收割”省工、省力、增产、节本的栽培技术。(一)适期早播与适量播种扬麦158属春性早中熟类型,其适宜播种气温在15℃左右,我市以10月底至11月上旬播种为宜。扬麦158千粒重高,要求播种量略多于其它品种,一般亩播种量9-10千克,确保每亩基本苗13-15万,年内苗30-35万,越冬苗50万左右,最高苗60-80万,有效穗25-30万,每穗实粒32-35粒,千粒重36克以上,亩产300千克左右。产量水平高、施肥量大的田块,播种量应略少。(二)适氮增磷配钾,掌握“前促中控后补”施肥原则扬麦158耐肥性好,需肥量较大。一般亩产300千克以上的田块,需施纯氮13-15千克,五氧化二磷3.5-4.2千克,氧化钾5-6千克,有机肥1000千克。1、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在播前1-2天,亩用碳铵、磷肥各25-30千克,钾肥5千克撒入畈面,播种后亩用1000千克猪、鸭栏肥覆盖,结合机械开沟复泥,消灭露籽。2、早施苗肥。出苗后至麦苗二叶期,亩用腐熟人粪料750-1000千克泼浇,或尿素7.5-10千克撒施,用碳铵作苗肥必须掺水泼浇,苗肥最迟不宜超过四叶期。3、巧施穗肥。翌年二月中下旬至三月上旬,小麦主茎叶龄9叶时,看苗、看田巧施穗肥。亩施三元复合肥10-15千克或尿素3-6千克、钾肥5千克拌匀后撒施,防早衰增粒重。肥力水平高,生长量足的田块可酌情少施,防止后期倒伏。(三)实行连片种植,沟渠配套防水害扬麦158耐湿性一般,需做好清沟排水,做到雨停田沟不滞水,以防止渍害。连片种植可以避免用水矛盾,预防麦田渍水造成早衰。免耕麦畦宽2米左右,便于沥水,并开好直沟、横沟、出水沟,开沟要深、直、窄,达到沥水快、出水灵。(四)采用综合措施,防治病虫草害1、麦种处理。采用闷种法,取10%浸种灵乳油2毫升(1支),加水800毫升搅匀喷拌麦种10千克,拌匀后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闷种6-8小时后播种,预防种传疾病。2、麦田化除。免耕麦播前3-5天亩用10%草甘膦水剂500毫升或20%克无踪水剂150毫升,加水40千克,晴天露水干后喷施,消灭老草;播后在小麦1-2叶期亩用6.9%骠马悬浮剂40-50毫升,加水40千克喷施。3、防病治虫。防治策略:赤霉病主动出击、看天用药;害虫达到防治指标,适时用药。详见表3-1。表3-1小麦主要病虫防治适期和用药方法病虫名称防治指标防治适期防治方法赤霉病连阴雨三天以上,日均温15℃以上始花期主动预防一次,防后7天看天用药。亩用70%托布津可湿粉100克或50%多菌灵可湿粉100克,加水30-40千克,用细喷雾于穗部。白粉病叶发病率达20%以上达到防治指标(一般在4月上旬)亩用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加水30-40千克喷雾。蚜虫百穗虫量500只或穗有蚜率达10-15%齐穗后至乳熟期亩用10%蚜虱净或10%千红可湿性粉剂15-20克,加水40千克喷雾(同赤霉病兼治)。(吴建良)第三节玉米一、糯玉米品种(一)特征特性1、苏玉糯1号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2000年通过浙江省品种认定。一般鲜果穗亩产(带苞衣,下同)700千克左右;收干籽粒亩产约300千克。鲜食春播全生育期(播种至采收)90天左右,夏秋播80天,属早中熟品种,收干籽生育期再延长10-20天。株型较紧凑,株高170-200厘米,穗位高60-80厘米,总叶片数18-20叶。果穗纺锤型,穗长16-18厘米,穗粗4.5厘米,穗行数12-14行,行粒数30粒,单穗重160克。籽粒皮薄色白,排列均匀整齐;结实性好,基本无秃顶;糯性好、口感上佳。生长势较强,耐肥、耐湿,抗病性较好。适应性广,宜在浙江省春、夏、秋季种植。2、浙糯玉1号东阳玉米研究所和东阳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2000年通过浙江省品种认定。一般鲜果穗亩产700千克。鲜食春播全育期90
本文标题:第三章旱作等主要品种及栽培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22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