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的备课及教学评价(讲稿)
1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师的备课及课堂教学评价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开红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及进程(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1.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课程改革的背景,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2.高中教育功能的变化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石柱县教委副主任谭小麟认为:不同阶段好老师的标准:(1)学生喜欢,家长信任,领导放心。(关注学生成绩,着眼于“教”好)(2)教会学生学习。(着眼于学生的“学”)(3)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一个“人”字)新时期教师的职业内涵(导师):学生学习生活指导、职业生活辅导、成功人生引导。教学生3年,为学生想30年,为民族想300年。这次课改的口号:(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2)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赵亚夫:教给老百姓智慧。(20年后他们成为民族发展中坚时的智慧)23.顺应世界课改潮流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如在课程中划分学习领域、增加高中课程的可选择性、对毕业提出基本的学分要求等,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因此,在1986—1999年第七次课改基础上,为改变课程目标上过于重视历史知识传授,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而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不够,课程实施中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许多学生喜欢历史而不喜欢历史课,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从1999年开始着手进行第八次课改。从1999年起,历史学科开始修订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即过渡大纲、过渡教材)。接着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国家编制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国家组织编写了四套高中课标历史教材。从2004年秋季起,高中课标新教材先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自治区)实验,2005年推广到江苏,2006年推广到福建、浙江、安徽、天津、辽宁等省(市),2007年推广到黑龙江、吉林、北京、陕西、湖南;2008年推广到江西、河南、山西、新疆;2009年推广到河北、内蒙古、湖北、云南;2010年推广到重庆、四川、贵州、甘肃、西藏。现还有广西、青海未进入。对于本次课程改革,教育部于2009年10月在南京召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上,对我国八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步总结。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认为:“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教育的模式、方式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优秀的教育传统得以继承并与时俱进,素质教育的理念也逐步地深入人心。”他还借用叶澜教授的话:“这场改革搅动了基础教育长期以来的稳态。广大中小学校正发生着悄然无声又积极本质的变化。”后来,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她又借用中小学校长们的话说,课程改革后,上千万教师的话语体系发生了转变,这看似形式上的变化,其实是本质的变化。因此她充分肯定“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在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温家宝在讲话中都非常强调课程改革。胡锦涛在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的5项要求的第二项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3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温家宝在组织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全面部署中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工作,其中第三方面就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而且从政府角度讲,目前的课改方向正确,只会不断推广和深入。况且,我们进入课改在全国已很偏后,没有怀疑和观望的余地。因此,只有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之中,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才有可能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二、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的备课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落实到教学行为上,首先就是要做好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准备工作,这是我们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面对新课程的要求,我们怎样才能备好课呢?(一)树立课堂新观念,把握教学设计的正确方向。要作好教学设计,我们首先要了解新课程对课堂的新认识。专家认为,新课程改革在课堂的定向上突出了四个方面的变化:第一,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平台;第二,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第三,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第四,课堂不是教师控制的预设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建设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基于此,新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有必要进行重新构建,在提倡个性化教学观的前提下,课堂的重构应注意体现以下特点:(1)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2)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4(3)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4)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5)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加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多维有效的互动;(6)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打破单一的全班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只有重新认识课堂,树立起符合课改精神的课堂观念,才有可能把握正确的方向,并沿着这个方向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我们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也才能从根本上得以变革。(二)学习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颁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历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检验历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优劣的基本依据。我们要深入、认真地加以钻研,并在研究的基础上使之具体化,真正落实在教学实践的实处。因此,历史教师备课的必须深入钻研学科新课程标准。学习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有助于我们明确历史教师的职责,树立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的教育观念;学习设计思路,有助于我们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学习课程目标,有助于我们教学的准确定位;学习内容标准,有助于我们把握教材的总体架构、基本线索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习实施建议,有助于我们掌握历史教学与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习课程标准,建议把功夫重点花在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理念;二是课程目标;三是内容标准。改革的根本立足于观念的转变,不全面系统地弄清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要设计出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历史课堂教学就无从谈起。(见课标P2:求真、益情、启智;基础性、时代性;多样性;主体性、探究性;发展性、全面性)不明确新的课程目标,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没有正确的方向和准确的定位;(见P4,“帕帕提”的故事、“张振国”的故事)5对于内容标准,我们一是要特别注意课标对每一历史事物的要求(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二是要注意后面的教学活动建议,教学设计时要把前面的模块学习要点与后面的教学活动建议结合起来,有的活动建议可以分解到不同的课时中去,还可以在活动建议的启发下,设计一些新的活动(如在“组织课堂讨论,谈谈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启发下,在第一课设计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讨论或探究当今的家族意识与宗法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等活动。)做到以上三点,有利于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目标与内容、教法与学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受传统思维的影响,一些老师在备课时往往对课程标准不屑一顾,习惯性地认为,教材就是课标的化身,只要按照教材的内容去教,就不会出问题,导致课标意识的严重缺乏,把自己的对大纲教材的认识或印象移植到新教材中去,结果造成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课标教材,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也顾此失彼,三维目标割裂。这样,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有的甚至偏离了课程目标要求,最后是费力不讨好。(三)钻研教科书,做教科书的主人。对于教科书,过去是就书而备书,书上怎么写,教师怎么教,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多是以教师对教材的“解读”牵动或代替学生的“解读”,从本质上来说,学生是接受式的学习。在新课程背景下,教科书已经不是我们教学的唯一依据,但是教师进行教学最重要的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更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师生沟通的中介。充分利用教科书所提供的课程资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基本主张。研究并充分利用教科书,我以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教材结构特点(1)以模块为单位,必修与选修相结合,专题式编写,中外史合编。(2)栏目构成:人教版:●每一单元的结构:单元导入(相当于单元概述,主要介绍本单元的主体内容及历史发展线索)6学习建议(对本专题提出一些学习方法上的建议)课●课:导语课文(课文用宋体字印刷,课文中间插入“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学思之窗”等栏目,用楷体字印刷。“历史纵横”:主要是介绍与课文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各类历史知识,目的是拓展、补充或延伸正文的内容,以加强历史的联系性,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资料回放”:是针对课文中重点内容列出的原始文献资料,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历史真实感,提高课文的可信度,锻炼学生解读分析、提炼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学思之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材料,另一部分为思考题。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和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模块链接(目的是说明本课相关内容还可参见的必修课程,以加强三个模块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形成对重要历史问题的整体认识)本课要旨(对课文中各个子目的概括、提炼或对全篇课文的总结归纳,实际上回答了课标中的一些问题)探究学习总结(包括“本课测评”和“学习延伸”。“本课测评”即针对该课内容的简答题,“学习延伸”或是阅读与思考,或是探究活动,也有史学争鸣方面的内容。)岳麓版:导读(概述本册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导入语(一般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概括本课主线,其二为对本课主题的设问)课文(一般为3个子目。课文分为大字和小字,其间穿插图片、文献引文、启发性设问。大字为正文,小字为阅读部分,对正文进行阐释、补充或扩展,目的是串联线索、帮助理解正文和开拓学生视野)知识链接(即对正文中不宜展开而学生又可能感兴趣的背景知识进行系统的介绍,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创造条件)阅读与思考(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材料,提出相应问题供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7解析与探究(围绕课文涉及的重大问题,摘录原始材料、后人记述及当代史家的观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分析)自我测评(包括问答、绘图、列表等形式,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归纳、概括、分析和创新的能力)活动建议(为学生提出与本课相关的课外活动方案,扩大视野、加深感悟、培养和提高实践技能)人民版本模块学习档案(包括学习重点归纳、收获与存疑、学习评价、学习活动记录等。如图)●专题:导语(主要介绍本专题的历史发展线索或学习重点)学习建议(对本专题提出一些学习方法上的建议)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包括“专题小结”即以图表的形式对本专题的知识进行梳理、“问题研讨”即针对本专题提出综合性的问题供学生探讨、“收获与存疑”即要求学生从知识、能力及情感等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认
本文标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的备课及教学评价(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066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