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1
1九年级语文教案第一单元整体说明单元教材分析诗歌是人类灵魂深处的呐喊。开学伊始,师生将共同走进诗人们的内心世界,聆听他们同自然、心灵、历史的对话,感受他们对生命的赞颂,对人生的思索,对历史的感悟。本单元作为新课标精神的载体之一,既体现教师的主导角色,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诗歌单元,教师不宜多讲,更不宜仅注重理性的分析,关键在于带领学生深入地感知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进入诗中的情境,体悟诗意,因此,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对意象的把握和意境的感受。本单元教学内容明晰,教学结构严谨。选人五首抒情诗,其中有一首旧体词,两首中国当代诗,两首外国诗,均以自然万物为题。从教学要求看,两篇教读,两篇自读;从作品作家看,两位大陆诗人,一位台湾诗人,两位外国诗人。既有政治领袖,又有文学奇才;既有经典名家,又有诗坛新秀;既有传统名作,又有朦胧新诗。分布均衡,主从突出,难度适宜,表现不同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的交流和对话。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整体发展。口语训练、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贯穿单元的学习过程,知识学习和能力学习双线并进,通过综合性学习,鼓励学生整合所学到的知识点,并能够主动合作,解决问题。’◆单元整体目标、1.五首诗歌以自然界万物为描写对象,雪、雨、夜、星星、蝈蝈、蛐蛐,动景和静景有机组合,交替呈现美的世界。引导学生反复推敲诗句,细致深入地体会内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往欣赏诗歌的经验,加以联想和想象,体味诗中的形象和意境,从而深切地感受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2.学生能够熟读乃至背诵诗歌。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体会诗歌的魅力,并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并且运用这种方法认识本单元五首诗歌在具体内容、语言特点、表现手法、感情意蕴等方面的异同。、审单元重难点一监重点,难点1.巩固已有的诗歌知识,初步构建诗歌的知识系统,并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2.理解五首诗词的重点字词句,体会诗歌语言的特殊性和诗歌塑造形象的艺术手法。3.理解诗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创作手法。4.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5.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1.比较这五首诗歌在形象内涵、主题思想、艺术手法、语言特色上的异同,体会古今、中外诗歌的不同风格。2.学会从诗歌的意境、音韵和情感三个方面进行鉴赏,领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尝试进行拓展阅读。3.体会并能够基本掌握想象与联想的方法,尝试诗歌写作。单元学情分析通过两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已经阅读相当数量的诗词歌赋,具备一定的诗歌知识和诵2读技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进行自学活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九年级的学生已基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初步具有独立的审美鉴赏能力。单元教学建议.诗歌学习一直是教学的难点。传统语文教学一贯提倡“诵读”、“涵咏”,让学生通过朗读,体悟诗中的意境美、音韵美和情感美,因此,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之中,教师应该精讲、少讲,通过适当的问题设计、内容点拨、活动组织,和学生一起分享这五首诗歌或浓或淡的情感历程,体会自然的曼妙、精神的自由和历史的厚重。1.帮助学生联系前两年的学习,共同构建诗歌的知识系统,巩固文体、文学的基本知识。2.在授课前,充分搜集资料,协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五位诗人的创作风格和写作背景。3.可以制作课件,容音乐、图画、文字于一体,创建“诗、乐、画”一体的立体教学模式,带领学生一同走进诗人们的内心世界,体会自然的美好和人生的情趣。4.随堂及时调动学生的情感和诗兴,通过五篇诗作的学习,初步掌握借景抒情、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逐步引导他们有感而发、由心而生,在结束本单元的学习时,让每位学生都记录下自己的诗情画意。◆单元课时分配本单元共8课时第1课《沁园春·雪》2课时第2课《雨说》2课时第3课《星星变奏曲》l课时第4课《外国诗两首》2课时雨的诉说1课时1、沁园春雪知识目标: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教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指名朗读课文2、让学生谈谈对这首词的初步理解。二、题解与背景本文体裁词。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沁园春,词牌名。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上片:描写北国雪景;下片:纵论历代英雄四、研究下列问题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33、哪几句是虚景?4、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以静写动的句子是哪些?(山舞银蛇,原驰蜡象……)5、在下片中,能起到领起下文的字是?它领起哪些句子?(惜)6、如何理解本文的言主旨?诗人描写北国雪景,有雄壮之气势,豪放的风格,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现了诗人豪迈的胸怀。五、重点词句子的理解。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含义。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作用3、结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何寓意?只有今天的一代英雄人物,才能使多娇江山完全称意。这是对一代新人的呼唤和企盼。六、作业。背诵这首词。[补充资料]〔顿失滔滔〕这里指黄河因冰封而立刻消失滚滚的波浪。〔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rào饶)〕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色外衣,格外娇媚。〔竞折腰〕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秦皇汉武〕秦始皇嬴(yíng盈)政(前二五九——前二一○),秦朝的创业皇帝;汉武帝刘彻(前一五六——前八七),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唐宗宋祖〕唐太宗李世民(五九九——六四九),唐朝的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yìn印)(九二七——九七六),宋朝的创业皇帝。〔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天骄〕汉时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见《汉书•匈奴传》),后以“天骄”泛称强盛的边地民族。〔成吉思汗(hán寒)〕元太祖铁木真(一一六二——一二二七)在一二○六年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思是“强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称,即王)。后来蒙古在一二七一年改国号为元,成吉思汗被推尊为建立元朝的始祖。成吉思汗除占领中国黄河以北地区外,还曾向西远征,占领中亚和南俄,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只识弯弓射大雕〕雕,一种属于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只识弯弓射大雕”,是说只以武功见长。4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教学目标1.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2.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形象的逐层勾勒和作家情感的逐步展现。3.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4.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5.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而诗人郑愁予的寸却获得了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1作家简介郑愁予是台湾诗人,本名郑文韬(tao),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童年时他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抗战期间,他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逃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舛9年随家人去台湾,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并受到纪弦的赏识,1955年他毕业于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提问学生“雨说”它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引导学生理出诗作结构,并和学生一起为诗作的四个部分命名。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雨的到来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雨的邀请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雨的来意d.第四部分:(九节)雨的祝福4.提问: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题目是“雨说”,因此全诗都是用雨的口吻直接叙述,直接抒情。5.提问: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合作讨论,找出第一节到第五节出现的景物:田圃、牧场、鱼塘、小溪。6.说明诗作开篇点题,雨在大地的期待中到来,第一节描绘了大地枯旱的景象:田圃荒凉,种子禁锢;牧场枯黄,牛羊绝迹;鱼塘低浅,游鱼缺水;小溪干涸,水落石出。在教师的讲解中,想象缺少雨水滋润的大地的景象,体会春雨来临所带来的生命气息。7.概括出诗中雨到来之后大地的景象。合作讨论,概括雨来临后大地复苏的景象:田圃泥土润如油膏,牧场新苗添绿,池塘鱼儿欢腾,溪水叮咚流淌。8、齐读第1-5节提问:雨让大地生气勃勃,那么在诗人笔下,雨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描述。可以结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内容。回答提问:视觉上,“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表现雨的细密;听觉上,“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的”,表现雨的淅沥;触觉上,“亲一亲”,表现雨的轻柔……(第2课时)教学步骤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作,可选择集体、个别、自由朗读的方式。要求:字音要读5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2.在大地的期待中,雨悄然来到,为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提问:雨的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雨的家乡在遥远的地方,它是在“自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认真听教师的讲解,领会“白云”和“笑着”的深刻含义。(白云是自由的象征,雨在白云中孕育,自由、幸福地成长。)3.提问: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它的来意是“教你们勇敢地笑”。引导并点明寓意:雨希望孩子们能够冲破束缚,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4.讲解并提问: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柳条儿“笑弯了腰”,石狮子“笑出了泪”,小燕子“笑斜了翅膀”,旗子“哗啦啦地响”。5.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雨的到来给万物带来欢笑,雨是自由和快乐的代言人,因此,只要孩子们能够勇敢地用笑声表达出追求幸福、快乐的愿望,大地就有希望了。6.提问: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不再回去”、“快乐地安息”都表明了雨的命运。7.提问: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雨的祝福是孩子们“吃着苹果擦着嘴”,意指享受到自由和幸福的生活。8.讲解诗歌的寓意:诗人借雨融入大地的现实,赋予雨以象征意义——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孩子们带来追求自由、幸福的信念和理想。本课总结本诗于1979年创作的自由体新诗。全诗共九节,以题目“雨说”开篇,并通过“雨说”的反复,贯穿诗篇,形成前后呼应的结构。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说话能力,采用第一人称与儿童对话,塑造了~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的形象。全诗洋溢着轻松愉快、清新活泼的气息。通过这首诗作的学习,大家应该初步了解自由体新诗的特点,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对现代性创作技巧的把握。作业:1、熟读并朗诵诗歌。2、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675、敬业与乐业教学目标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二、简介作者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
本文标题: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44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