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农业发展动态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高强教材:《中国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万宝瑞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现代农业经济学》,雷海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农业经济学》,朱道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刊物:《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科院农村所《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农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统计资料:《中国农业年鉴》(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历年)经典著作:[美]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99[日]速水佑茨朗,[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日]速水佑茨朗,神明善久:《农业经济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美]约翰.梅勒:《农业经济发展学》,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贫苦的,因而懂得了穷国的经济学就大体懂得了真正重要的经济学。世界上大多数穷人靠农业养活自己,因而懂得了农业经济学,也就大体懂得了穷国的经济学。”---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讲演”)[美]W·P·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日]早见雄次郎、[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国际前景》,商务印书馆1993年牛若峰主编:《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英]C·里特森:《农业经济学——原理和政策》,农业出版社1988年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美]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张培刚:《农业与现代化》(上卷),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农业经济科学包括农业经济学(又分为农业生态经济学、农业资源经济学、农业生产经济学、农业发展经济学)、土地利用、农村金融、农村市场学、农业财政、农业会计、农业技术经济学、农场经营管理学、国际农业经济、农产品贸易、农村社会学等。现代农业经济思想主要集中于农业经济科学各分支中。现代农业经济思想还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发展经济学中1954年,W·A·刘易斯发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型费景汉和G·拉尼斯1964年发表了《劳动力剩余经济的发展》,把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进一步扩展为更为严密的宏观总体发展理论舒尔茨在1964年发表《改造传统农业》,提出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系列建议乔根森(D.W.Jorgenson)1967年发表《剩余农业劳动和二元经济发展》,提出了与舒尔茨含义相同的新二元经济模型一、农业的概念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在现代社会中称为第一产业。农业作为一种生产经济活动,其本质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所需的生物产品并为人类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过程。第一节农业第一章农业、农村、农民农业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国家、在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有所不同。一般说,农业包括植物栽培(种植业和林业)和动物饲养(畜牧业和渔业)。有的国家把“农业前部门”和“农业后部门”也划归农业部门统一管理,这样农业就成了一个由产前部门、产中部门和产后部门组成的产业系统。农业的本质特点:农业的本质特点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由于农业是人类直接利用生物、太阳能、土壤、气候等自然力的生产活动,农业生产一方面是人类劳动产品、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等经济现象的再生产过程,同时又是生物的生长和繁衍及其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相互转换的自然现象的再生产过程。二、农业的特点第一、从农业生产资料方面看,1、动植物有机体是有生命的“活机器”。2、土地是农业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3、自然力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第二,从农业生产过程看,4、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具有季节性。5、生产空间上具有分散性和地域性。6、各部门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第三,从农产品方面来看,7、农产品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8、农产品既是最终产品,又是其自身的生产资料。9、农产品的供求弹性较小。农业的具体特点:农业的概念和特点蛛网理论SDP1Q1Q2P2Q3P3QePeEO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从农产品对人的重要性来看,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看,农业是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得以独立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三、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四、农业在我国的重要作用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产品贡献:食品,轻工业原料市场贡献:日用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要素贡献:资金,劳动力,土地外汇贡献: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农业对社会安定和国家自立的作用农业的生态环保功能年份农业增加值粮食产量水果产量肉类产量水产品产量农机总动力亿元万吨万吨万吨万吨亿瓦1952342.916392244.3166.61957430.019505324.7311.612.11962453.115441271.2228.375.71965651.119453323.9294.8109.91970793.323996374.5318.5216.51975971.128452538.1441.2747.919781018.430477657.0465.31174.219801359.432056679.3449.71474.619852541.6379111163.91926.5705.22091.319905017.0446241874.42857.01230.72870.8199511993.0466624214.35260.12517.23166.8200014628.6462186225.16124.64278.55257.4200527218.04840216120.17741.35017.66839.8五、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一、农村的概念农村是一个与城市相对的概念,泛指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空间。传统概念:农村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地区。现代概念:农村是人们生产、生活聚集程度较低,又有特定自然景观的地区。第二节农村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二元经济的概念最先由荷兰经济学家J.H.博克提出(论文“二元社会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以印度尼西亚为例”)。社会精神、组织形式、技术A.刘易斯对二元经济理论进行了发展(论文“无限劳动力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含有两种性质不同的部门:一个是效率低的传统农业部门;另一个是效率比较高的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由于一部分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是负数,把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只会促进工业的发展而不会影响农业。要促进经济发展,必须提高储蓄率,加速资本积累,扩大现代工业部门。1.刘易斯模式(1)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2)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3)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4)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结果是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5)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该模式在许多方面也有不足之处:①该模式仅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忽视了农业的发展②该模式假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入和城市工业部门就业机会的增加,在速度上是与工业部门资本积累的扩大成正比例的。③该模式在假定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城市不存在失业④该模式把不变的工资水平作为分析的基础拉尼斯和费景汉对刘易斯的模式进行了修正。农业劳动力向工业流动的三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边际生产率为零的那部分劳动力的流出,这部分劳动力是多余的,这部分劳动力的流出对农业总产量没有影响;第二阶段是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低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那部分劳动力的流出,这部分劳动力的流出对农业总产量有影响,但能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率;第三阶段是前两部分劳动力流出后留下来的劳动力的流动,这部分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高于不变制度工资,要吸引这部分劳动力流到工业部门,就必须支付比不变制度工资水平高的报酬。三、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状况在鸦片战争前,中国自发的现代工业经济发展较少,传统的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外来的现代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我国经济初步出现了二元化结构。新中国建立后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通过户籍制度和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得到了强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而农村面貌变化不大。这使城乡经济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二元经济状况仍十分严重。1997-2003年七年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只增加695.9元,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年均增长速度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90年代中后期的2.5:1,扩大到2003年的3.2:1。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教育等方面享受的国家补贴,同时考虑农民家庭收入中包括要交纳的税费以及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实际差距约5:1-6:1。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利影响:阻碍城市工业的发展阻碍农村自身的发展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十六届三中全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四个环节: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相协调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城乡一体化特征: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城乡人口一体化城乡市场一体化城乡社会一体化城乡制度一体化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均衡化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一、农民的内涵一般观点:农民是在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并生活在农村中的社会阶层。E.R.沃尔夫:农民(peasant)的主要追求在于维护生计,并在一个社会关系的狭隘等级中维持其社会身份。因此,农民不像那些专门为了满足市场而生产、并在广泛的社会网络中置身于竞争之中的耕作者;与此相对,农业生产者(farmers)则充分地进入市场,使自己的土地和劳动从属于开放的竞争,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机会在更小风险的基础上使报酬最大化。第三节农民《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传统农民(peasantry)的定义:“诸如自给自足或小规模生产等特征”都不是这一定义的根本,传统农民的本质特征在于它“要受外部权势的支配”,这种“使其整合于更大社会的方式”才是传统农民与“其他农业生产者”的根本区别:“在农民社会,生产品及劳务不是由生产者直接交换,而是被提供给一些中心来重新分配。剩余的东西要转移到统治者和其他非农业者手里。这种分配权力往往集中于一个城市中心,尽管并非永远如此。”在我国,凡是居住在农村不具有城镇居民户籍的公民都称为农民,其主体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二、我国的农民问题我国的农民问题同农业问题、农村问题融为一体,合称“三农问题”。农民问题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但核心是农民的权益问题,或者说是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我国的农民问题具有特殊国情下的特殊演化过程。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使旧中国的农民始终处于社会的下层。旧中国的农民连求生存都困难,根本无从谈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得到强化,农民利益受到严重侵犯。农民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缺少人生自由、生产经营自主权而导致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低下,以及与此相关的危及生存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在不断获得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同时,其择业空间和择业自由不断扩大,温饱问题普遍得到解决,并实现了基本小康。现阶段的农民问题主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本文标题:农业发展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3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