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单元技术本组概述:第七单元《技术》,单元类型:了解家电家庭成员、及其各自用途。学会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培养学生参与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真知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通用多种感官观察、体会现象,知道常用家电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动手能力。让学生懂得知识来自生活,知识还要为生活服务。让学生观察事动动态的变化过程,掌握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从而使学生苦学变乐学,轻轻松松地接受知识。设计理念:劳动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从最直观的层面上说,劳动则与个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质量密切相关。中国,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多数孩子倍受宠爱,缺乏基本的劳动训练和劳动技能;同时,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还普遍缺乏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这样的孩子能否担当起新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已经成为有识之士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就不仅是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更要从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高度予以充分重视。劳技学科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它的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课本,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可以把科技与创新活动引入到劳技教育中,充实劳技教育的开放性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天赋、才能和创造力的广阔天地。教学内容:13、月季压条繁殖14、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5、玉米间苗教学重点:1、懂得种植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培养劳动技能。2、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动手种植植物的能力。教学设计流程课时教学内容基本课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建议第十三课时13月季压条繁殖新授1、学习月季的压条繁殖。2、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对植物的喜爱。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对植物的喜爱。在教学中采用观察法,实验法第十四课时14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新授1、了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2、知道地膜覆盖能保墒增温。3、认识生活中的“白色污染”。了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及认识生活中的“白色污染”。在教学中采用观察法,实验法第十五课时15玉米间苗新授1、懂得种植玉米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培养劳动技能。2、了解其生长习性及其特点;种植玉米,掌握种植方法及管理要点等。3、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动手种植玉米的能力。了解其生长习性及其特点,种植蔬菜的方法。在教学中采用观察法,实验法第十三课月季压条繁殖教学目标:3、学习月季的压条繁殖。4、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对植物的喜爱。教学重难点:1、学会塑料袋压条繁殖法。任务评价:学生自评、同桌互评、教师描述评语。教学准备:1、花盆、月季枝条、剪刀、水壶、塑料薄膜、长线绳2、长宽约15厘米的塑料薄膜、小铲、小刀、线绳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朋友,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并默默无闻地为人类服务,可是却常常被我们忽略。它们听说我们四年级的孩子特别有爱心就很想和大家交朋友。所以,老师就把它们请来了。看!你认识它们吗?(出示课件)生1:我认识芦荟,我知道女士可以用它来美容。生2:我认识吊兰,听说它能够吸附室内的有毒气体,净化空气。生4:我认识松树,它属于四季常青的树木。生5:我认识杨树,我们老家就种了很多,一到夏天,特别凉爽。生6:我认识月季。我知道它是咱们郑州的市花。师:刚才这些植物朋友跟我说啊:四年级的孩子原来没有忘记他们啊!那么关于我们郑州的市花——月季2、关于月季,谁还有更多的了解呢?生1:月季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广泛种植在世界各国。生2:月季花朵俏丽,色彩丰富,我国月季就有上千个品种,有红、黄、蓝、紫、橙、白、粉等。生3:月季花还有其它的名字:胜春、瘦客、生4:我还知道它另外的名字长春花、月月红。月季花花期长达200天,每年从5月中旬开始,一直可延续到11月中旬,因此得名“月月红”。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的学识可真渊博!老师也想介绍一下月季。月季花的花朵有活血通经的药用价值,它的花香可使人闻之精神愉悦、心情舒畅。自古就有无数文人墨客对其大加赞颂,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一首赞美月季的诗这样写到:“花落花开不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牡丹最贵为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惟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月季听到这些赞美啊,高兴极了!看!她们笑得多美!(出示课件)但是她还想考考你们,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我们是怎样繁殖的)二、新课你知道他们是怎么繁殖的吗?生1:我知道太阳花、凤仙花、蒲公英是种子繁殖。生2:我知道土豆是用根繁殖的。师:是啊,大自然中的植物种类繁多,植物的繁殖方法更是多种多样。你知道月季是怎么繁殖的吗?生:不知道。师:下面我们就请出月季朋友,请他们告诉我们她们是怎么繁殖的。三、学技术压条,花卉种植中常用的繁殖方法,对于一些扦插成活率低,播种出芽率低的率低的品种可以采用压条法繁殖。1、环剥。先将准备用于压条的植株枝条(最好是一年生的枝条)环剥,草本花卉可以不用环剥,直接用土盖住枝条就可以了2、培土。可以用可乐瓶、奶茶杯做压条的容器,用塑料瓶要将瓶口剪掉,瓶壁剪一条缝,缝的底部剪大一些,用于容纳枝条。枝条比较硬时,瓶子的两侧都剪,比较软的枝条可以只剪一侧。瓶子的底部要剪好排水孔3、养护。在瓶子里装上一大半土,将枝条塞入瓶子剪开的缝隙中,枝条环剥的部分要在瓶子中,再盖上土浇透水,一般15天就可以长根了,根系多少在透明的瓶子外面可以看到的压条的月季长根了,压条成功了,又一棵月季苗成活了。4、移栽。移栽到另一个新盆内,就成了一棵新的月季花。四、总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十四课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2、知道地膜覆盖能保墒增温。3、认识生活中的“白色污染”。教学重难点:1、了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及认识生活中的“白色污染”。任务评价:学生自评、同桌互评、教师描述评语。教学准备:1、课件、班班通教学过程:一、导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使农作物高产的一项技术。二、新课1、育苗。育苗技术基本与露地栽培相同。最好采用温室或营养钵育苗,定植前加强幼苗的低温锻炼,以适应露地的环境条件。定植时幼苗要健壮,带有小花蕾。2、定植前的田间准备(1)施肥。施入腐熟的堆肥作基肥,每亩施5000千克,过磷酸钙30-40千克。在基肥中混入1-3千克硫酸镁或硫酸钾20千克。在春季整地前,全面铺施和沟施,铺施2/3,另1/3沟施。地膜覆盖比不覆盖的应减少20%的氮肥量,适当增施磷、钾肥。(2)整地做畦。整地时要随翻随耙,使土壤疏松细碎,畦面平整无坑洼。铺膜时拉紧地膜,膜与畦面之间不要有空隙,两边用土压实。如地膜有破损,可用土封严。为防止地膜松驰或产生皱褶,未铺膜前可用硫子镇压畦面。如果杂草较多,可采用除草膜或铺膜前喷洒除草剂。3、定植。辣椒地膜覆盖有两种方法,一是先铺膜后定植;二是先定植后铺膜。先定植后铺膜,是在定植水浇后待地面稍干,按株行距摆上幼苗,在地膜相应位置切成十字形的定植孔,把苗从孔中套过,再将薄膜平铺于小高畦上,四周用土压紧。这种方法定植速度快,但易伤幼苗的叶片,且畦面不平整。先铺膜后定植,是按株行距挖定植孔,将孔内土挖出、栽苗,用土压住孔四周的膜即可。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创造了近地面覆盖,即把地膜支起一定高度,形成30厘米左右的小拱棚。可比地膜覆盖提早5-10天定植。定植时也可做成高20厘米、宽70厘米(沟宽30厘米)的高畦,在畦上开两条深沟,施基肥后栽苗,然后插小拱架覆膜。三、定植后的管理1、水分管理。地膜覆盖可减少水分蒸发,因此,辣椒生长前期应减少灌水量,防止浇水过多而引起地温下降。在植株生长中、后期,由于地膜覆盖地温提高生长迅速,叶面积增加,水分蒸发量较多,因此应加大灌水量和浇水次数,防止辣椒受旱引起早衰减产,辣椒浇水应保持小水勤灌忌大水漫灌。2、肥料管理。底肥不能满足辣椒整个生育期的需要,在中期应进行2-3次追肥,结合畦沟灌水,追施化肥和人粪尿。另外,可用磷酸二氢钾、尿素进行叶面喷肥。如果植株脱肥严重,可在中后期揭膜或划破膜,进行根际灌水追肥,此时植株已封垄,不会影响根系生长。3、中耕除草。地膜覆盖后土温可达40-50℃,大部分杂草生长受抑制,因此畦面可减少中耕除草。在定植初期,对畦沟进行2-3次中耕,注意保护好地膜的培土,同时严密封闭定植孔,避免透风。4、搭架支撑、调整植株。四、总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十五课玉米间苗教学目标:1、懂得种植玉米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培养劳动技能。2、了解其生长习性及其特点;种植玉米,掌握种植方法及管理要点等。3、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动手种植玉米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了解其生长习性及其特点,种植蔬菜的方法。任务评价:学生自评、同桌互评、教师描述评语。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库实物玉米。教学过程:一、启发与引导:同学们,你们所知道的玉米有哪些呢?学生纷纷回答:有白、黑、黄……老师用温和的语气说:“你们知道得真多呀,那么,你们可知道这些玉米是怎么来的吗?”学生听后随即回答:“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是呀,我们每天吃的各种蔬菜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今天,老师就要学“玉米间苗”二、新课: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与栽培有关的特征特性。(与番茄比较)相同点:根系不发达。不同点:分枝习性不同;叶面积较番茄小;茎直立栽培上不需支架2、生育周期(1.发芽期(2.幼苗期(3.开花期(4.结果期着重讲授结果对生长和生理活动的影响,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栽培上要注意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优质高产。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对温度、光照、水分和土壤营养的要求。四、学技能玉米间苗分那两次进行。1、第一次间苗。2、第二次间苗。(定苗)3、注意事项。五、交流想一想,为什么两次间苗的苗距不同?六、总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文标题:劳动七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72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