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FYF30矿用本安型无线发射器企标
Q/xxxxxxxxxxxxxxx企业标准Q/xxxx12-2015替代Q/xxxx12-2010FYF30矿用本安型遥控发送器2015-06-01发布2015-10-01实施xxxxxxxxxxxxxxx发布前言本标准是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同时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结合产品开发实践而编写制定的。本标准替代Q/xxxxx12-2010《FYF30矿用本安型遥控发送器》。与Q/xxx12-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引用文件GB3836.1-2000修改为GB3836.1-2010,将GB3836.4-2000修改为GB3836.4-2010。——依据更新后的引用标准的要求,对相应的技术要求、名称命名、产品参数进行了规范,,除编辑性修改外无其他技术变化。本标准由提出。本标准由技术部起草并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x。——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xxxx12-2010。本标准备案有效期为5年,到期复审。Q/xxxx12-20151FYF30矿用本安型遥控发送器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FYF30矿用本安型遥控发送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FYF30矿用本安型遥控发送器(以下简称发送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GB/T2423.5-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GB3836.1-2010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4-2010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0111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GB/T13306标牌AQ1043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MT/T1051-2007矿灯用锂离子蓄电池MT1137-2011矿用红外遥控器通用技术条MT209-9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210-9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3.型号命名与类型3.1型号命名Q/xxxx12-20152FYF第二特征代号:发射器第一特征代号:遥控用产品类型代号:辅助设备30遥控距离:30米3.2防爆类型及防爆标志3.2.1防爆类型:矿用本质安全型;3.2.2防爆标志:ExibIMb。3.2.3发送器配套设备:见附录A4.技术要求4.1一般要求4.1.1发送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审批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制造。4.1.2发送器及与其配套的设备应通过国家授权的检验机构联检,应具有有效期内的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4.1.3发送器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a.环境温度:0℃~+40℃;b.环境湿度:≤95%RH(25℃);c.环境大气压:80kPa~116kPa;d.含有瓦斯、煤尘等爆炸性混合物的煤矿井下;e.无破坏绝缘的气体或蒸汽;f.无强烈振动冲击的环境中;g.在无滴水的地方。4.2储存温度:-40℃~+60℃。4.3主要技术指标4.3.1额定工作电压:DC6V;4.3.2工作电流:≤20mA;4.3.3最大无线传输距离:30m(发送器与主机的无线传输距离);4.3.4工作频率:(315±15)MHz(载频无线电编码);4.3.5发射功率:≤300mW。Q/xxxx12-201534.3.6基本功能在有磁性触发信号控制时,发送器具有发出无线信号功能。4.4外观及结构4.4.1发送器的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划痕,外壳表面涂层应牢固,金属部件不应有锈蚀和变形,接插件应紧固。4.4.2发送器的结构应保证调试、维修和安装的方便、可靠;发送器应设有便于安装或支撑的结构。4.4.3发送器外壳材料选用ABS塑料,表面积≤100cm²。4.4.4发送器的元器件应清洁、无腐蚀现象;印制电路板和电池应安装牢固;电路上的焊点应美观、无虚焊;印制电路板应涂覆两遍绝缘漆。4.4.5发送器外形尺寸:65×42×24(mm)。4.5电源波动试验能力试验在5.5VDC~6.6VDC范围内波动时,发送器工作应正常,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应符合4.3的规定。4.6工作稳定性发送器经2d工作稳定性试验后,其性能应符合4.3条的要求。4.7电气安全4.7.1发送器本安端子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在常态下应≥50MΩ,交变湿热试验后应≥1.5MΩ;4.7.2发送器本安端子与外壳之间在常态和交变湿热试验后应能承受500V,50Hz,历时1min的工频耐压试验,试验中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且漏电流不应超过5mA。4.8环境适应性4.8.1发送器经低温工作试验后,其性能应符合4.3条的要求。4.8.2发送器经高温工作试验后,其性能应符合4.3条的要求。4.8.3发送器经低温储存试验后,其性能应符合4.3条的要求。4.8.4发送器经高温储存试验后,其性能应符合4.3条的要求。4.8.5发送器经振动试验后,其性能应符合4.3条的要求。4.8.6发送器经冲击试验后,其性能应符合4.3条的要求。4.8.7发送器经运输试验后,其性能应符合4.3条的要求。4.8.8发送器经跌落试验后,其性能应符合4.3条的要求。4.8.9发送器经交变湿热试验后,其性能应符合4.3条和4.6条的要求。4.9防爆要求4.9.1发送器应采用本质安全型的防爆结构且满足GB3836.1-2010,GB3836.4-2010的规定。Q/xxxx12-201544.9.2与本质安全性能有关的元件应符合GB3836.4-2010中第7章的规定,本安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或功率在正常或故障状态下不得大于其额定值的2/3。4.9.3发送器外壳防护性能应符合GB4208-2008中防护等级IP54的规定4.9.4发送器火花点燃试验应符合GB3836.4-2010第10.1条的规定。4.9.5发送器在正常或故障状态下其电气元件及外壳的最高表面温度应≤150℃;4.9.6发送器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GB3836.4-2010第6条的规定,均应≥2mm。4.9.7本安参数:电池采用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产CR2032/3V型锂锰纽扣电池,单节容量为210mAh,非充电式,2节串联使用,最高输出电压Uo:6.6V,最大输出电流Io:0.55A,电池组件使用寿命为一年。电池安全性能应满足MT/T1051-2007的标准要求。4.9.8发送器按GB3836.1-2010中第23.4.3.2条的规定进行跌落试验后不应产生影响防爆性能的任何损坏及变形。4.9.9电池应满足GB3836.4-2010中第7.4.2条的规定电池漏泄试验要求。5.试验方法5.1试验环境条件除环境试验或有关标准中另有规定外试验应在下列环境中进行:a)温度:15℃~35℃;b)相对湿度:(45~75)%RH(25℃);c)大气压力:80kPa~116kPa。5.2试验使用设备a)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可调范围应满足发送器供电电压5.5V~6.6VDC的要求;输出电流:应不小于300mA;b)万用电表:精度等级2.5级;c)兆欧表:500V;d)电子秒表:±0.01s;e)工频耐压测试仪等。5.3外观与结构检查用目测和计量合格的量具进行检查。5.4输出信号试验Q/xxxx12-20155将发送器与主机之间隔30米的空间距离,测试发送器与主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5.5电源波动试验能力试验分别供给发送器5.5VDC和6.6VDC的直流电压,按照5.6的方法进行测试。5.6电气安全试验5.6.1绝缘电阻试验按MT210-90中第7章规定的方法进行。5.6.2介电强度试验按MT210-90中第8章规定的方法进行。5.7工作电压、电流试验用万用表在额定工作电压下逐个测量工作电流。5.8工作稳定性试验发送器通电时间不少于2d,试验后测试其性能。5.9环境适应性试验5.9.1低温工作试验按GB/T2423.1-2008中试验Ab规定的方法进行。严酷等级:在温度为0℃±2℃条件下,发送器通电,稳定2h,测试其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5.9.2高温工作试验按GB/T2423.2-2008中试验Bb规定的方法进行。严酷等级:在温度为40℃±2℃条件下,发送器通电,稳定2h,测试其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5.9.3低温储存试验按GB/T2423.1-2008中试验Ab规定的方法进行。严酷程度:-40℃±2℃,持续时间:16h;试验中样品非包装,不通电,不进行中间检测。试验后,在试验箱中恢复到5.1规定的条件下保持2h,再测试其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5.9.4高温储存试验按GB/T2423.2-2008中试验Bb规定的方法进行。严酷程度:60℃±2℃,持续时间:16h;试验中样品非包装,不通电,不进行中间检测。试验后,在试验箱中恢复到5.1规定的条件下保持2h,再测试其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5.9.5振动试验按GB/T2423.10-2008中试验Fc方法进行;严酷等级:扫频频率范围10Hz~150Hz,加速度幅值为50m/s²,每一轴线上的扫频循环次数5次;试验中样品不包装,不通电,不进行中间检测,试Q/xxxx12-20156验后测试其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5.9.6冲击试验按GB/T2423.5-1995中试验Ea方法进行;严酷等级:峰值加速度500m/s²,脉冲持续时间11ms±1ms,3个轴线每个方向连续冲击3次(共18次);试验中样品不包装,不通电,不进行中间检测,试验后测试其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5.9.7运输试验按MT210-90中第27章规定进行。严酷等级:加速度30m/s2,频率为4Hz,时间2h。发送器包装,试验后测试其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5.9.8跌落试验按GB/T2423.8-1995中试验Ed方法进行。跌落高度为1米,跌落次数4次,试验后测试其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5.9.9交变湿热试验按GB/T2423.4-2008中试验Db方法进行。在温度为40℃±2℃条件下,相对湿度(93±3)%RH条件下,持续时间为12d。发送器不包装,不通电,不进行中间检测。试验后,进行绝缘电阻与工频耐压试验。在5.1规定的条件下恢复2h后测试其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5.10防爆性能试验5.10.1最高表面温度试验按GB3836.4-2010中第10.5条规定的方法进行。5.10.2火花点燃试验按GB3836.4-2010中第10.1~10.4条规定的方法进行。5.10.3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测量用计量合格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5.10.4本安元器件检查按GB3836.4-2010中第7章的规定进行。5.10.5防爆跌落试验按GB3836.1-2010中第26.4.3条的规定进行。5.11外壳防护性能按GB4208-2008中IP5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5.12本安参数测试按GB3836.4-2010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出厂检验时用万用表测试电池的开路电压。Q/xxxx12-201575.13电池电解液漏泄试验按GB3836.4-2010中第10.5.2条规定方法进行。5.14发射功率在额定工作电压下用频谱分析仪测量发送器的发射功率。6.检验规则6.1检验项目见表1表1检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验方法出厂检验型式检验1外观与结构检查4.45.3OO2输出信号试验4.3.65.4OO3电源波动试验能力试验4.55.5OO4绝缘电
本文标题:FYF30矿用本安型无线发射器企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728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