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2008年度技术职称考试答案
2008年度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和技术侦查队伍专业考试试卷科目名称:理化检验级别:中初级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其中,第1至8题为每人必答题,第9至15为微量物证检验专业人员答题,第16至22为毒物分析专业人员答题)1、A2、B3、D4、C5、D6、C7、D8、A9、A10、B11、B12、C13、C14、B15、B16、C17、D18、C19、D20、A21、D22、D二、多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4项符合题意。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其中,第1至6题为每人必答题,第7至10为微量物证检验专业人员答题,第11至14为毒物分析专业人员答题)1、ADE2、BC3、DE4、BCE5、ABCD6、ABCE7、AE8、AD9、ABCD10、CD11、ACDE12、DE13、AB14、AE三、判断题(共14题,每题1分。其中,第1至6题为每人必答题,第7至10为微量物证检验专业人员答题,第11至14为毒物分析专业人员答题)1、√2、×3、×4、×5、×6、×7、√8、×9、×10、×11、√12、×13、×14、×四、论述分析题(共8题。其中第1至4题为微量物证检验专业人员答题,共55分;第5至8为毒物分析专业人员答题,共55分)1、7分,答题要点:对于存在于衣袋、提兜、鞋子或鞋底、容器中的金属残渣,应当小心地将其抖落在事先铺好的白纸上,然后分离分类收集(2分);对于嵌在工具深凹处或附着在载体痕迹处的金属屑,可用小竹片、木针、骨针等特制工具轻轻拔下或挑出来(3分);没有条件直接取出时,则要将工具或载体整体提取(2分)。2、20分,答题要点:(一)爆炸现场尘土检材(1分):1.炸点尘土的提取:提取炸坑压缩壁上的表层土(1分)。2.系列尘土的提取:根据现场环境、风向、冲击波的作用范围及方向,从炸点开始,沿同一方向,以一定间隔距离提取系列表面尘土检材。每处检材提取面积应在0.5平方米以上(3分)。3.冲击波扩散方向障碍物表面尘土:用毛刷直接提取(1分)。(二)烟熏痕检材(1分):1.承载客体较小时,烟熏痕与承载客体一并提取(1分)。2.承载客体较大不能一并提取时,用丙酮:去离子水(1:1)棉球擦拭提取(1分)。(三)爆炸现场遗留物检材(1分):包装物、捆绑物、填充物、死伤者衣物等爆炸现场遗留物采用筛选、分离方法提取(2分)。(四)人体爆炸伤处炸药残留物检材(1分):用丙酮:去离子水(1:1)棉球擦拭提取(1分)。(五)关联现场中炸药残留物检材(1分):1.嫌疑人手上炸药残留物提取:先剪取涉案嫌疑人十指指甲,后用丙酮:去离子水(1:1)棉球擦拭嫌疑人双手(2分)。2.涉案嫌疑人衣物直接提取(1分)。3.爆炸装置制作场所炸药残留物提取:直接提取有关制作工具、包装物及制作场所相关客体表面的尘土、附着物等(2分)。3、8分,答题要点:1.提取方法:常用的有溶剂提取(1.5分)、加热顶空提取(1.5分)、吸附解吸提取(1.5分)、固相微萃取(1.5分)四种提取方法;2.最好使用加热顶空提取、吸附解吸提取、固相微萃取三种提取方法(2分)。4、20分,答题要点:一、提取部位:(8分)1.射击嫌疑人左、右手虎口(2分)、拇指外侧、食指外侧(2分);2.射击嫌疑人上衣左、右袖口(2分);3.疑似弹着点及枪击孔洞周围(2分)。二、提取和包装(12分)1.人体上射击残留物用射击残留物专用取样台在取样部位粘取,直至胶面失去粘性,然后放入样品盒。(3分)2.提取衣服上射击残留物,应先将左、右袖分别套上塑料袋,再叠好放入塑料物证袋(3分)。3.提取织物上疑似弹着点处的射击残留物时,应先用塑料膜盖在孔洞两侧,再叠好放入塑料物证袋(3分)。4.提取其他客体上疑似弹着点处的射击残留物时,将疑似弹着点与承载客体一同提取,疑似弹着点处悬空固定在带盖的盒中(3分)。5、13分,答题要点:(1)主要采取血液检材。(2分)(2)检测器:氢火焰检测器(FID)(1分)。色谱柱:极性色谱柱(答聚乙二醇色谱柱也给分)(1分)。柱温:低温(符合低温条件的具体温度也给分,恒温要低温,程序升温起止温度均要低)。(1分)(3)检验报告×年×月×日(0.5分),大安市公安局×××和××两同志(0.5分)送来朱×血液(0.5分),要求检验血中乙醇含量(1分)。一、简要案情2007年×月×日22时许,某省大安市临江街居民朱×(男,44岁)驾驶轿货车由安广返大安,行至珲乌公路815km+200m处,与前方对向左转弯行驶的杨×驾驶的大货车相撞,致朱×当场死亡。(1分)二、检验1、死者朱×血液×mL,颜色正常(答出血液即给分,0.5分),用塑料管密封盛装(0.5分)。2、前处理:取血液×mL采用×法进行检测(0.5分)。3、仪器条件(0.5分)4、结果(0.5分)三、结论:检出或未检出某种毒物(定量应注明含量)。(1分)最后,鉴定人署名、复核人署名和加盖技术单位鉴定专用章,注明鉴定时间。(1分,缺一项不得分)6、11分,答题要点:(1)生物检材直接用苯(1分)提取→过活性炭(1分)、氧化铝吸附剂柱(1分)净化→苯洗脱(1分)→浓缩供检(1分)。(2)检测器:氮磷检测器(NPD)(1分)或火焰光度S型(FPD-S)检测器(1分)。气相色谱定性分析依据:保留时间(1分)。定量分析依据:峰面积或峰高(1分)(答对一个即得分)。(3)不适合(1分),因为灵敏度低(1分)。7、17分,答题要点:(1)尿液提取方法:尿液碱化后(1分)→氯仿(1分)提取→酸液反提(1分)→碱化(1分)→氯仿提取(1分)→浓缩供检。或尿液提取方法:取1ml尿于细试管中,加入pH值为11.5的缓冲溶液0.5ml(1分),加NaCl固体至饱和(1分),再加入200μl环己烷(1分),涡旋、离心(1分),取环己烷1μl(1分),进样分析。(两种提取方法任选一种)(2)氮磷检测器(NPD)(1分),中等极性色谱柱(1分)。(3)检验报告2007年6月15日(0.5分),辽宁省某市公安局禁毒处兰×(0.5分)送来吸毒嫌疑人米××(女、20岁)的尿样(1分),要求检验是否含有甲基苯丙胺(1分)。一、简要案情(1分)二、检验1、检材情况(1分)米××用塑料瓶盛装,约×毫升,浅黄色。2、检材处理(1分)取米××尿1ml,提取过程。3、仪器条件(1分)4、测定结果(1分)三、结论(1分)米尿××中含有(或不含有)甲基苯丙胺。最后,鉴定人署名、复核人署名和加盖技术单位鉴定专用章,注明鉴定时间。(1分,缺一项不得分)8、14分,答题要点:(1)检材的采取、包装与保存:一氧化碳中毒,血液是唯一的检材(2分,没有说明血液是唯一的检材不得分)。采血时,所取的血液应尽量盛满装血容器,不得低于4/5体积(1分),瓶口要密封(1分)。不能及时检验要冷冻保存(1分)。(2)一氧化碳定量检验使用分光光度法(2分)。(3)稀释血注意事项:①一般蒸馏水偏H+,稀释血会引起轻微蛋白沉淀,影响测定(1分)。所以需要加0.5%Na2CO3作稀释剂(或10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2分)。②蒸馏水要要新煮沸放冷(2分),以赶走溶于水中的氧(2法医毒物检验试题6、13分,答题要点:1、2、3号个体的遗传关系分析如下。1、根据Amel基因座检验结果分析,在没有突变的前题下,1号为男性,是可疑父亲。结合本题“母子关系确定的前题条件”,2、3号为母、女关系;(5分)2、2号与1号有7个STR基因座不符合单亲遗传关系,3号与1号有13个STR基因座不符合单亲遗传关系,所以排除了1号与2号、3号有血缘关系;(4分)3、2号与3号有15个STR基因座符合单亲遗传关系,检验结果也进一步支持3号为2号之母。(4分)7、10分,答题要点:1、现场2份生物检材14个STR基因座检验结果不同,排除该2份生物检材来自同一个体。(5分)2、1号检材15个STR基因座检验结果有一半与2号检材15个STR基因座检验结果相同,二者符合单亲遗传关系。(5分)8、12分,答题要点:1.血液检材制成血斑后室温阴干或冷冻保存。(2分)2.(2分)3.(2分)4.软组织的保存:为了以后组织学及DNA检验,同一软组织最好制成2份,一份用福尔马林固定,一份用无水醇固定。(2分)5.保存生物检材均应干燥、透风、阴凉,如果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则最好低温冰箱冷冻保存。(2分)6.保存的生物检材一定要标记好标签,否则保存已无意义。应有专人负责保管,物证检材袋应加密封口。(2分)9、10分,答题要点:1.唾液中含有大量血型物质者称为强分泌型,含量较少者称弱分泌型,含量甚微或检不出者称为非分泌型。这种分法在法医实践中很有意义,它可以在两人ABO血型相同的情况下,排除某些嫌疑人。(2分)2.以效价8倍的抗血清为标准,与不同稀释倍数的唾液作中和试验,根据中和能力判定唾液中血型物质的含量,(2分)唾液稀释128倍以上仍能中和标准血清效价者,称为强分泌型;(2分)唾液稀释64倍倍仍能中和标准血清效价者,称为中分泌型;(2分)唾液稀释2-8倍能中和标准血清者,为弱分泌型;(2分)10、10分,答题要点:抗人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金标试剂条检验人精液(斑)的基本原理是双抗体夹心法(1分)。吸附于试剂条加样区的金标记单克隆抗人PSA抗体与含有人精液(斑)斑的检材(样本)浸泡液反应后,形成金标记抗体抗原复合物,并向试剂条吸附区扩散(2分),当扩散至试剂条预粘附有未标记的单克隆抗人PSA处时,与未标记的单克隆抗人PSA反应,并沉淀于该处,形成紫红色沉淀带(检测线)(1分)。如果检材(样本)浸泡液中无PSA则不能形成紫红色沉淀带(1分)。吸附于试剂条加样区的多余金标记单克隆抗人PSA抗体越过检测线,继续向试剂条吸附区扩散(2分),当扩散至试剂条预粘附有羊抗鼠IgG处时(2分),形成紫红色沉淀带(质控线)(1分)。11、10分,答题要点:中毒血浓度在死因鉴定中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也有一定局限(2分)。通常,资料中所载毒物的中毒或致死血浓度存在差异(2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毒物进入血液后经过生物转化、转运和排泄的过程而发生变化(2分)。因此,在中毒后不同时间取血进行定量分析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2分),这就影响了毒物中毒和致死血浓度测定的准确性(2分)。12、10分,答题要点:1.从消化道进入。这是固态和液态毒物最常见的吸收途径。水溶性毒物多能在酸性的胃液内被大部分吸收,脂溶性毒物则主要在碱性的肠液内被吸收。它们经胃肠壁黏膜上的毛细血管吸收入血后,经肝门静脉入肝,部分被转化再进入大循环系统对器官发挥毒作用。从口服到中毒一般有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与毒物的溶解性大小及胃充盈情况、食物性状、胃肠蠕动能力等因素有关。(42.经呼吸道进入。常见于气体、挥发性毒气溶胶和粉尘类毒物。经呼吸道吸入肺后,因肺泡总面积大,泡壁又薄,毒物常迅速被弥散入血液直接进入大循环,因此,毒作用发生2分)3.经皮肤或孔腔黏膜吸收(24.经注射吸收。又分皮下、肌肉、心血管、椎管、体腔注射等方式。其中以心血管和椎管内注射,毒作用发生最快。(2分)13、10分,答题要点:1.身体依赖(生理依赖、躯体依赖):指生物体反复运用毒品后产生的一种身体适应状态。毒品参与了机体器官系统功能的调节,对神经、内分泌、心血管、消化、循环、免疫、生殖等系统都有明显的影响,成为机体功能不可缺少的成分。建立了毒品存在下的内环境平衡,一旦中断毒品,则失去平衡,产生各种病症的戒断症。(52.精神依赖(心理依赖):多次用药后,导致精神上或心理上对毒品的主观渴求,或继续使用的欲望。通过继续反复用药,去感受欣快感、陶醉感、消除烦恼、脱离现实、麻醉自我、解脱空虚等。为了重复这种感觉,产生了病态信念,这种信念相当强烈,导致必须用药5分)14、15分,答题要点:氰化物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2分)。其毒性作用取决于在体内代谢过程中释放氰离子的速度和数量(2分)。氰离子可抑制体内40余种酶(2分),其中以细胞色素氧化酶最为敏
本文标题:2008年度技术职称考试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317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