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漯河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规划
前言“河南这些年来一直在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三化”协调推进科学发展、中原崛起的新路子。实践证明这条路子是正确的,正确的思路就要坚定地往前推进。”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原载于2010年6月30日《人民日报》)“促进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是加快城镇化进程、走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完善城市布局和形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中原崛起,中原经济区建设,其核心就是“两不牺牲,三化协调”,即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加快助推新型城镇化引领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因此构建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的现代城镇体系、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主导的现代城乡体系,是漯河市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的终极目标。前言10月15日,受漯河市发改委与规划局委托,接受编制漯河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规划任务。10月23日,项目组成立,起草规划编制提纲。10月25日,项目组进驻漯河,并由市政府办组织召开项目动员会。10月26日——11月5日,项目组现场调研、踏勘,与各区县进行座谈。11月6日——至今,项目组多次召开内部会议,讨论方案,编制规划。工作过程前言漯河核心问题的认知?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如何肩负区域责任实现自身跨越??城乡组团发展各自为政,如何优化组合打造漯河都市区??食品安全日益严峻,食品产业发展何去何从??生态安全关乎大局成败,如何低碳发展塑造美丽漯河??中心城区空间拓展四面受阻,如何突破重围另辟新径?前言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规划的内涵认知城市组团式发展的由来根据城市组团式发展的形成机理,大致可以把其分为两类:组团型城市和组团式城市群。组团型城市是一个呈分散状布局的城市,由若干个组团所组成,各组团均有各自的中心,并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无论其形成机理和空间形态如何,其本质上是一个城市。而组团式城市群则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集合体,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组成的城市体系,以城乡互动、区域一体为特征,是城市发展的高级演替形态,是一个区域系统概念。城市组团式发展理论与案例研究关于河南省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的解读河南省提出的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城镇化模式,是在传统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从其本质内涵上理解,此组团式发展兼有“组团型城市”和“组团式城市群”的内涵,更倾向于“组团式城市群”。城市组团是指一般距离省辖市中心城区30公里左右,空间相对独立、基本服务功能完善、与中心城区分工合理、联系紧密的城区,包括中心城区周边基础设施较好的县城、县市级市区和符合条件的特定功能区。城市组团式发展是中心城区和城市组团通过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工和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城市集群,共同带动区域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规划的内涵认知城市组团式发展理论与案例研究关于规划编制的定位及重点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规划的编制重点应包括以下内容:提升:提升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区域地位和辐射带动能力优化:优化中心城市空间形态,避免大城市病整合:整合空间资源,形成统筹发展的格局共享:共建共享各类设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规划的内涵认知结合以上的理解,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规划编制的定位:具有一定战略高度的概念性规划,在全市域层面,对于产业、空间、人口、设施、生态进行统筹布局。规划属于非法定规划,用于指导下位城市总体规划、各乡镇规划以及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前言技术路线前言第一部分——序言第二部分——现状解读第三部分——路径研判第四部分——战略谋划第五部分——产业发展第六部分——空间布局第七部分——支撑保障第八部分——实施方略汇报主要内容101.序言规划总则区域发展概况规划背景规划总则国家层面中部崛起,国家城镇空间格局重构“四化”协调一体,美丽中国引领城乡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区域生态、粮食、经济安全区域层面城市层面中原经济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构建现代城乡体系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战略河南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区与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漯河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大势所趋漯河新区,呼之欲出大型战略性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漯河区位优势提升规划依据规划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的指导意见》(豫发【2011】11号)《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河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漯河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2—2030)》规划期限规划总则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规划具有宏观性、战略性、复杂性、长期性等显著特征,同时,指导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故其规划期限不宜短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15—20年)。同时,为了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先行城市总体规划等有效衔接,经综合考虑,本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其中近期:2012—2015年远期:2016—203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指导思想规划总则坚持“三化”协调发展坚持“两个不牺牲”发展坚持集约节约发展坚持区域统筹发展以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在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的前提下谋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农业和粮食产出提高,以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加强市域内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共建共享。加强市域与外部空间的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交通对接、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协调。集约节约利用建设资源,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实施旧城改造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倡高强度开发建设。区域发展概况漯河1986年升格为省辖市,200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由三县一区调整为两县三区,辖临颍县、舞阳县、源汇区、郾城区和召陵区,并设立经济开发区,共有7个街道、27个镇、21个乡,面积2617平方公里。区域发展概况地形地貌:漯河市位于华北平原西南边缘地带,是我国地形上第二、三阶梯的接合部位。西部为伏牛山,东部为平原,地形平坦,地势西高东低。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降水适中,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主要气象灾害是水灾和旱灾。河流和水系:漯河境内河流属淮河水系,大小河流自西向东呈叶脉状,在安徽境汇入淮河。主要河流有沙河、澧河、颍河等。土壤条件:土地质量好,酸碱适宜,土体深厚,保水保肥性能好,适种性广。生物条件: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都有种植。172.现状解读区域形势分析发展条件分析既有规划拼合分析国家区域层面:京广轴向,大势所趋;郑州武汉,事关中部区域形势分析国家空间格局重构,京广轴线发展明显京广轴线是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三纵之一和《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确定“一带七轴多通道”中七轴之一,轴线联通京津冀和珠三角城镇群,具有国家性战略意义。中陆桥通道全国经济布局的发展演变趋势郑州郑州郑州郑州80年代:“T”字型90年代:“π”字型90年代:“井”字型2010年以后:两横三纵国家区域层面:京广轴向,大势所趋;郑州武汉,事关中部区域形势分析中部双雄,郑州与武汉区域博弈,郑州略逊一筹宏观层面,国家“5611”城镇空间格局新形成,武汉都市圈战略地位凸显,中原城市群缺失。格局城镇群名称5个国家核心城镇群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6个战略支点城镇群海峡西岸、海南(南海)、天山北坡、哈长、店中、藏中南11个区域支撑城镇群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关中—天水、北部湾、黔中、太原、呼包鄂榆、宁夏沿黄、兰州—西宁、淮海(徐淮)国家区域层面:京广轴向,大势所趋;郑州武汉,事关中部区域形势分析豫中南中心缺失,漯河要勇担重任,义不容辞漯河市位于郑州与武汉的引力点的边缘地带,处于郑州市的引力场之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经济要素的聚集。借助于交通优势和优良的自然环境,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大城市,成为中原城市群的新的增长极和城市群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层面:小市大城,食品名城,双河拥城,生态宜居区域形势分析综合竞争力逐步上升,水平中等偏上中原经济区各市综合竞争力水平分布大致呈“西北强、东南弱”的状态。漯河正处于西北和东南的分界处,其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在中原经济区范围内处于第4等级,排名第10,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中原经济区层面:小市大城,食品名城,双河拥城,生态宜居区域形势分析市域规模小,市区规模大市域面积和人口均处全省倒数,但是市辖区人口却仅次于郑州、洛阳、南阳和商丘,为河南省第二层级的城市。因此,具有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潜力。GDP总量也体现同样的特征。中原经济区层面:小市大城,食品名城,双河拥城,生态宜居区域形势分析食品产业名扬天下中原经济区各地市产业定位国家食品名城;省内唯一食品工业基地(中原经济区发展纲要);食品工业区位商位居前列;周边城市比较:积极北上,主动融入;轴向联动,辐射周边区域形势分析京广轴向发展趋势明显,意义非凡,漯河当把握大局地方发展诉求决定地方发展大局,同时,影响周边城市发展格局;京广轴线带状发展是大势所趋,意义重大,关乎全局;郑州都市区、许昌和驻马店沿京广复合轴南北向组团发展趋势明显,但漯河区间出现断裂;平顶山和周口东西向带状发展,需由漯河为联系纽带。经济联系北向为主,西强东弱漯河城市对外主要经济联系方向显示了地域相邻指向性原则和中心城市指向性原则;空间上主要联系方向首选为中心城市郑州,其次为毗邻城市平顶山、许昌;经济联系整体呈现西强东弱的局面,与东部地区联系较弱。周边城市比较:积极北上,主动融入;轴向联动,辐射周边区域形势分析区域竞争激烈,周边地区群雄并起打造区域中心,漯河条件趋于成熟从长远看漯河市更具备发展成该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条件,也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结论相一致。打造中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符合漯河自身诉求表2011年河南城市竞争力报告名次城市名次城市1郑州10驻马店2洛阳11漯河3新乡12三门峡4平顶山13开封5濮阳14许昌6鹤壁15周口7安阳16信阳8南阳17商丘9焦作18区位发展条件发展条件分析区位优势明显,全省“一群三区”的结合部漯河位于中原城市群与豫东、豫南、豫西南等三个城镇发展区的结合部,与周口、驻马店等中心城市直线距离都在50公里范围内。另外,综合考虑漯河与许昌、平顶山的空间关系,漯河居于以此五个城市的地理中心,“一群三区”的结合部。同时,漯河又位于京广城镇发展带和洛平漯城镇发展轴上,具有双轴交汇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豫中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的布局规划》中漯河市被确定为全国196个国家公路枢纽之一,承担了提高综合运输整体效率、带动周边服务经济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等重要功能。资源条件分析发展条件分析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率高,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耕地面积总体趋减,人地矛盾尖锐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低水资源水资源丰富,水系众多沙颍河通航在即,城市建设围绕河流生态景观展开开采利用率低,利用潜力大地下水相对富足且稳定发展条件分析资源条件分析矿产资源盐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舞阳县境内。是全国品位第一、储量第二的大型矿床,具有广阔的开采利用前景,对发展舞阳盐业、盐化工业有着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资源保障。旅游资源及文物古迹旅游资源以人文旅游资源最为丰富,自然景观较为缺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资源极为丰富。全国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漯河市A级旅游景区6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1家,3A级旅游景区4家,2A级旅游景区1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发展条件分析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本文标题:漯河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08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