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老北京的那些建筑(二)
老北京的那些建筑(二)明永乐时宫殿外为皇城,其轮廓北、东两面为直墙;西面北段为直墙,南段因避元代大庆寿寺而缺角;南面在承天门前向东西横展,又向南延伸,称天街。天街内建连房,俗称千步廊。大明门内连房东西各一百一十间,正面向外,向天街的是后墙长安左右门内向北各三十九间。宣德七年1432将东墙东移至玉河外。清朝沿用明皇城,乾隆十九年至二十五年1754-1760重修,又向长安左右门外拓展,其范围据乾隆《日下旧闻考》载:“缭墙三千六百五十六丈五尺”,光绪《顺天府志》载:“围径三千二百二十五丈九尺四寸”。面积约为6.9平方公里。明清皇城共有门十座——一,正门承天门天安门,现存。二,南门大明门大清门,1958年拆。三,长安左门,1952年拆。四,长安右门,1952年拆。以上三门均为五间三券门单檐歇山顶。五,西安门,1950年火焚。六,东安门,1912年火焚。七,北安门地安门图23,1955年拆。以上三门均为七间三门单檐歇山式。八,东安里门图24,在东安门内望恩桥西,为三间方洞三座门式。九,东长安门又名东三座门。十,西长安门又名西三座门。以上二门为乾隆十九年向东西扩展天街的外门,为三间方洞三座门式。另,明正统元年1436于长安左右门外路南,设有通向部府衙门的总门,名东、西公生门,为一座门。清初尚存,乾隆十九年扩展天街后封堵,1912年拆去此墙,在其位置新建了两座牌楼,1950年拆除。1918-1926年,东西北三面皇城陆续拆除,墙址形成街道皇城根,后改黄城根。1913-1915年拆天街千步廊及天街南墙,1958年拆东西墙。至上世纪末,明清皇城只剩天安门及南面皇城墙。2001年在东皇城墙旧址上的居民全部搬迁,建成公益型绿地,经过发掘,在原墙址上复建了一段城墙,以为皇城标志,又发掘出一部分东安门遗址加以保护展示。1912年皇城南墙新辟南长街和南池子二门洞,又将南海宝月楼亮出,改名为“新华门”,为“总统府”大门;1933年填玉河南段为南河沿大街,在南墙上开辟出口。皇城墙高一丈八尺,下宽六尺,上宽五尺二寸,黄瓦砖墙,墙身直接刷土朱。现在天安门两侧南皇城墙为抹灰刷红,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缮所添。中华门(原大清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地安门东安里门明朝的皇城完全是禁区,其功能为——一,宫殿和御苑。宫殿即紫禁城,御苑计有西苑三海,兔儿山,万岁山又名镇山、清景山和东安门内以南的东苑又名南城。二,太庙和社稷坛。三,皇帝专用的庙宇,主要是嘉靖时兴建的几所大型道观。四,为皇家服务的内府十三监、四司、八局等二十四衙门及各类厂、作、局、库。北安门内为长街,正对万岁山后北中门,两侧为黄瓦高墙,南北两端建二层“雁翅楼”四座,清代沿用,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才完全拆除。西黄瓦墙于1925-1926年拆除,东墙仍保存一部分。明代皇城内除宫殿、万岁山、西苑、大高玄殿、皇史宬等外,其余建筑基本无存,但尚有一些重要遗迹位置可以辨识。在东城界内的有——玉芝宫位于太庙东侧,原为供奉嘉靖帝生父神主之庙,清代改为门神库,范围未变。重华宫东苑中最主要的宫殿,明末被毁,清初北部改建为睿亲王府,南部改为缎库。康熙时王府改为玛哈噶刺庙,乾隆时赐名普度寺,今存大殿与山门。缎库建筑已毁,但范围可辨。崇质宫又名黑瓦殿,“土木之变”中明英宗被蒙古也先部所俘,释放后即居此宫。明末宫毁,清顺治时重建为普胜寺,又称十达子庙,1916年改建为欧美同学会。龙德殿飞虹桥东苑中最豪华富丽的离宫。据载其中飞虹桥为奇石所构,雕琢精美,是郑和由海外运来。飞虹桥后世讹音为飞龙桥,今有飞龙桥胡同,范围可考。番经厂汉经厂清初尚存,乾隆后改建为法渊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拆除,只余少量遗存,其西邻嵩祝寺尚存,故位置可辨。磁器库仍有街名范围,位置可辨。光禄寺清初为英亲王府,阿济格削爵后仍为光禄寺,清末改为宗人府,民国后为孔德中学,范围可辨。内织染局清初沿用,乾隆时迁至清漪园西北,题名“织耕图”,原址范围可辨。火药局仍有胡同范围,位置可辨。安乐堂宫人养老治病之地,清废,仍有胡同范围,位置可辨。其他有司礼监、内府供应库、酒醋局、巾帽局等地名沿至清代,至今地点可考。清代改大明门为大清门,北安门为地安门,扩展东西天街,其他门与墙均未改动。但2000年发掘的明代东安门遗址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西安门实测平面的柱网布置有一定差别,可证东西北三门均经过清代重建。清代皇城有了重大改变——第一,改造御苑。废弃了东苑与兔儿山。万岁山更名景山,乾隆十四年拆北中门,迁寿皇殿于北部正中,乾隆十六年在山上建五亭。扩大改建西苑三海离宫,顺治八年在琼岛顶部建白塔。景山五亭和琼岛白塔成为皇城乃至全北京城的景观标志。第二,废弃了许多明代内府机构。内务府和一部分仓库作坊迁入紫禁城内,其余缩减规模。在东城界内还保留有米盐库、帘子库、门神库、缎库、织染局、花炮作、盔头作、武备院、钟鼓司和吉安所。第三,改建和新建了许多大型庙宇,在东城界内的有嵩祝寺、智珠寺、法渊寺、普度寺、普胜寺、宣仁庙、凝和庙、马神庙等。据乾隆十五年绘《京城全图》,当时皇城内共有大中型包括先蚕坛二十七所,小型的约五十所,还有一所天主教堂。第四,清代皇城内不设王府,但有个别例外,如清初有多尔衮的睿亲王府;其弟阿济格曾占明代光禄寺为英亲王府,削爵后仍为光禄寺署;乾隆特赐其女和嘉公主府于马神庙街;宣统时还拟占西苑集灵囿建摄政王府。又明清中央部、院、府、寺、监均不设在皇城内,唯独光禄寺除外,可能是因为光禄寺专司皇家宴会事务,与内府职能相近,故设于城内。第五,也是最大的改变是允许旗人入住,以地安门内大街为界,东西各四旗。至清代后期,汉人也陆续入住,皇城内出现了大片居民区。清代皇城的重要建筑,在东城界内的大型寺庙中,只有法渊寺存留少数建筑,其余大体上保持完整,小型者则大多数已拆毁。其余衙署及厂库在西城界内还保存几处,东城区内多留有地名,绝大部分实物已无存。明永乐十四年1416在元朝大内废墟上新建皇宫,十八年基本建成。因宫中屡遭火灾,殿宇多次重建,因而也有一些改建及扩建。现在的建筑中大多数是明中叶至清乾隆时重建和新建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周环砖城,上置雉堞,外绕护城河筒子河。又从皇城北面西步粮桥引水入筒子河,进入紫禁城后,于太和门前绕过文华殿,再进入筒子河,是为内金水河,又向南汇入外金水河。紫禁城的范围,乾隆《国朝宫史》载“内围墙一千六十八丈三尺二寸”,实测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城设四门,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清康熙时为避玄烨帝名讳改玄武门为神武门。午门正面城台辟三门,上为九间重檐庑殿式门楼,两翼城台各建重檐方亭,与正面城楼间连以廊庑,城台一正两翼,城上一殿四亭,就是通常所谓的五凤楼。其余三门均为城台三门,门楼为五间周围廊,重檐庑殿式。四隅建角楼,为曲尺四出陛,三重檐十字歇山式,造型十分华丽。皇宫总体上分为前朝和后廷,或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前朝正门为奉天门嘉靖时改皇极门,清代改太和门,主体为“前三殿”,东西配文华与武英殿,是处理朝政的场所。后廷正门为乾清门,主体为“后三宫”,东西分列各六宫;后为御花园和乾东、乾西各五所,是居住生活的场所。这批建筑均依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内廷两侧又布置了太后、太妃、皇子等居住的宫殿和皇帝的家庙奉先殿。除此之外就是直接为帝后嫔妃等服务的机构和设施。紫禁城内只有两个皇帝直接领导的官署:一是内阁行政,一是六科监察,设于午门内东西两侧。午门与承天门之间为端门,其形制与奉天门完全一致。端门与午门两侧为连房,是六科的值房和各衙门的朝房,在功能上属于前朝部分,在制度上也把端门视为紫禁城的正门。李自成入北京,紫禁城没有受到破坏。清朝入主北京,一改以往改朝换代先拆前朝宫殿以破“王气”的习惯,直接沿用明宫。明宫前朝后廷的制度和总体格局依旧,但也有一些重要的改变——一,变更殿阁名称。今紫禁城内各殿、阁、门的名称均为清代所定,匾额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二,增建围房连房。明代紫禁城与筒子河间只有三十六座值房,清代在东西北三面全部建造围房共计732间,作为宫殿粮仓、库房、作坊和值宿兵士用房图25。三,废弃明代慈庆宫、元晖殿、仁智殿三组宫殿。全面改造仁寿宫,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建成宁寿宫,包括皇极殿、乐寿堂、花园、畅音阁等。此宫专为乾隆帝退位后作太上皇的宫殿,是“宫中之宫”,规格和豪华程度远高于内廷其他宫殿。改造乾西五所,兴建建福宫及花园和漱芳斋与重华宫等。在文华殿后建文渊阁,藏四库全书。在隆德殿前建梵香楼和雨花阁供奉佛像。又新建内务府衙门、造办处、箭亭等。紫禁城东北连房四,在外朝部分重建太和殿。明代奉先殿皇极殿是全宫最主要的大殿,原为面阔九间,两侧有斜廊与中左和中右门相连接,清康熙八年1669改建为面阔十一间,将斜廊改为红墙,此殿在康熙三十四年又重建,乾隆时大修,自此明代皇宫主体外貌有较大改观。又将坤宁宫内外装修改造成关外满族形制,与明宫颇不谐调。紫禁城的建筑在清末已多年失修,1900年又被“八国联军”炮击,多处损坏,不少附属房屋濒临倒塌。民国以后,前朝部分公开开放供人游览。宣统元年1909,隆裕太后追求西化,在道光时被焚毁的延禧宫明代延祺宫院内建造二层钢架玻璃欧式小楼,名灵沼轩俗称水晶宫,但未完工清朝即覆亡。1914年改造武英殿为古物陈列所,殿内全部改为西式装修,又在其西建了一座二层西式楼房,名宝蕴楼,这是皇宫中少见的“西化”痕迹。1923年建福宫被火焚毁。1924年驱出溥仪小朝廷,建立“故宫博物院”,午门成为历史博物馆。上世纪七十年代拆西华门内两侧建筑,新建了四幢仿古四层高楼,九十年代在武英殿后新建了地下文物库房,近年来又在运作占用上驷院遗址兴建地下展厅,皇宫基本上成了一座博物馆。明清时期的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四亿人口,文化传统不曾中断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紫禁城就是这个国家最高的权力中心。它不仅要保证高效的施政功能,提供帝后奢侈的生活功能,更要发挥出强大的象征功能,也就是说,它的文化意义远远超出实用意义。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突出唯我独尊,唯我最大,凡事凡物凡景皆以皇帝为中心。皇宫最主要的部分依中轴线严格对称。太和殿是权力的象征,位于前朝庭院正中,在它的前面是全中国最大的“四合院”。在全国的建筑中,它的间数最多,台基最高,体量最大,出檐最远,屋顶、装饰、彩画、石雕最尊贵,总之凡是建筑中可能出现的结构、装饰、材料,它都是最高级的。又据近人研究,前朝庭院与三殿台基宽度之比为9:5,三殿台基长度与宽度之比也为9:5。《易·系辞上》:“崇高莫大于富贵”,疏云“王者居九五富贵之位”,所以皇帝是“九五之尊”,建筑的某些比例也附和了这种观念。第二,显示君权神授。皇宫名紫禁城源于紫宫,又名紫微宫,即是星座中的紫垣。此星座在北斗之北,其外列十二星。《广雅·释天》:“天宫谓之紫宫”,自秦汉以来即以紫微宫代表天帝居所,所以天子所居也是紫宫。紫垣永远明耀不移,象征皇位永恒不动,乾清宫左右六宫,即象征紫垣十二星。紫禁城四角高大角楼又象征天之“四维”。各殿、宫门也多使用与天象有关的名称,如乾清、坤宁、日精、月华,承乾、翊坤等。第三,强调封建礼仪制度。礼制是社会的道德标准和法制标准,它的核心是等级制度,等级也是皇宫设计必须遵守的规范。在平面布局上,最尊与次尊,主体与侧辅,多种空间尺度均按比例递减,如前朝最大,内廷每边减一半;养心殿、慈宁宫、宁寿宫、文华殿、武英殿等次等宫殿再减一半;东西六宫又减一半。在建筑形式、体量、装饰上也有明确的等级,面阔十一间最大,重檐庑殿屋顶,三层台基最尊贵,都只用于太和殿,其他殿宇面阔依次减为九、七、五、三间,屋顶改为重檐歇山、单歇庑殿、单檐歇山、悬山、硬山等。这种处理方法,一则从认识方面“告诉”人们礼仪制度的尊严,二则从感觉方面使人们从和谐有序中体验到礼仪制度的感染力量。自从清朝覆亡以后,紫禁城被揭开了帝王权力中心的面纱,它不再具有威慑的力量了,但它那气象万千,井然有序的布局和建筑造型,仍然在传递着深厚多彩的历史信息,显示出光辉的文化价值。皇权的伦理基础是礼制,行为的规范也是礼制,在礼制的载体中,坛,庙、祠占有重要地位。从文化层面上看,皇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本文标题:老北京的那些建筑(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015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