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山东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方案_图.
目录一、学校概况..............................................3二、建设基础..............................................3(一区位环境优势显著.................................3(二适应工业强省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优势和服务面向4(三良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5(四教学改革成效显著.................................5(五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已具备良好基础....................5(六“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基本形成.......................6(七建立了“四个融合”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6三、建设内容..............................................7(一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促进校企深度融合。..............7(二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观念,扩大企业在职职工培训规模....................................................10(三开发一体化课程,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15附件一:重点专业校企合作项目建设方案......................21(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21附件二:电子类专业课程设置...............................25附件三:数控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27(一我院国家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的概况...................27(二一体化教学课程改革及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29(三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开发31(四加强适应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的师资队伍的建设...50(五加强适应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教学实训条件的建设.......56附件四: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62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和依据...........62二、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课程开发思路.......................67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开发...70四、建设适应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的师资队伍...........99五、适应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教学实训条件建设...............94附件五:电子专业设置一览表...............................98附件六: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99山东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工作方案一、学校概况山东省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坐落在历史悠久的莒国故城——莒县。中心成立于2002年4月,是由原莒县第一、二、三职业高中和莒县技工学校整合而成的一所融职业技术教育、短期培训、职前职后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职业技术学校,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有教学区、实训基地和驾校三个校区,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教学区拥有教学楼、办公楼、餐厅楼、学生公寓楼及多功能厅;实训基地毗邻莒县工业园区,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综合实训楼和就业指导培训服务大厅,总建筑面积10433平米,从而构建起集就业指导、短期培训、阳光工程、特种作业、校企合作、出国研修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与一汽大众莒县特约维修站联合办学,总投资2500万元,创办了汇众驾校,成为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的实训基地,无论是车间、场地,还是实习设备设施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成为全省一流的汽车驾驶实训基地。学校现有教职工404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80%。在籍学生达到5180人,就业安臵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已向社会输送了能掌握一定技术特长的人才万余人,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培训基地二、建设基础(一区位环境优势显著学校位于日照市莒县城区振兴东路,濒临新城区。莒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隶属于沿海开放城市--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日照市,面积1952.4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1260个行政村,人口110万。莒县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南靠兖石铁路、北近胶济铁路,东临日照港、青岛港,206国道,225、335、336省道交汇莒城,与京沪、京福、同三高速公路相连的日东高速公路横穿东西,胶新铁路穿境而过,济青高速南线与莒县紧密相接,这必将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二适应工业强省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优势和服务面向多年来,学校针对日照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学校所在区域的产业特征,利用校企相依、产学相连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综合性职业院校专业布局适应面广的优势,灵活调整和设臵机械电子技术、数控技术、汽修技术、会计电商等专业。目前,学院已开设专业10个,有国家精品专业建设项目1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校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个。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技术、汽修技术、美容美体、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筑等专业已经具有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同类学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学校根据“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方向,利用“学校+企业+社会”的合作机制,根据莒县开发区及其它大中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海信、海尔集团、三利集团、雷沃重工等20余家企业签定订单培养协议,学院已为周边企业培养4000余名毕业生,成为附近企业快速发展所需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学院利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和机械、电子信息、电商、建筑、汽修等类专业的优质教学资源,积极开展职教师资培训工作,己累计为省内外培训职教师资2000余人次,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年均10000人次以上。(三良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学院成立了继续教育管理处、校企合作管理处等机构,大力推动产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在全省同类院校中较早建立起了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曾为海尔集团、海信集团、三利集团、雷沃重工等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2009年,以与三利集团合作为标志,正式开展“订单式”培养,并在一系列省部级科研项目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建立起“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目前全校有3个专业实行了“订单式”培养。(四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在教学改革中,坚持以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为重点。课程改革方面坚持做到课程设臵与职业岗位的要求相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证内容相结合。按照“一教双证”的要求,以职业资格标准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大力推进“综合课程”与“双证课程”的开发。近两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探索成为学院教学改革的主体,开发了一批体现岗位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的思路,实施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集理论教学、实验实训实习于一体的教学模式,较有代表性的有产品教学、单元教学、工作室教学、顶岗实习教学、项目教学等。(五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已具备良好基础根据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按照“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校企合作的原则,努力推进真实生产和仿真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了集教学、技术开发与应用、生产、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满足专业实训要求的校外实习实训网络。先后建成了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现代制造技术中心、电子技术中心等7个多功能实验实训中心;学院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包括富士康、华为、海尔等行业领先者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建有20多个校外实习和就业基地;并与海尔集团等企业共建了“海尔培训中心”等共享型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六“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基本形成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进一步加大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注重“双师”素质的培养与“双师”结构的优化。包括积极从企业引进人才,输送骨干教师到企业培训,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先后派遣10余名教师前往德国学习、培训。自2000年以来,学院新增专任教师近200人,其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技术骨干10余人;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50余人;企业兼职教师达到4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比例逐年提高。基本形成了一支能够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的结构型“双师”教学团队。(七建立了“四个融合”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为促进学院各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了三级管理与三级督导相结合、教学实施与教学督导相结合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学院在实施过程中,实现了“四个融合”——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标准相融合,将学校管理制度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相融合,将学校常规工作检查与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相融合,将学校日常教学督导机构与管理机构相融合。三、建设内容(一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促进校企深度融合。1.校企合作总体目标学校抓住所处的莒县乃至日照市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两大机遇,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通过体制和制度创新,搭建制度框架下的校企深度合作平台。以此为基础,完善建立在共建、共享、共赢基础上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打造中央财政支持的1个、地方财政支持的3个品牌优势较强的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通过改革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学院内涵建设中突出存在的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结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具有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集生产实训、虚拟仿真为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建立教学质量标准和柔性化管理体系;学生素质拓展体系建设等问题。2.推进校企合作具体内容(1专业建设通过校企深度融合,重点建设由省财政支持的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汽修、会计电算化、电子技术等5个重点专业,由地方财政支持的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服装设计等3个重点专业。以紧密而稳定的校企合作为平台,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发挥重点专业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形成内联度、共享度高,适应区域产业行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群;整合专业建设成果,形成3个专业包。以此为基础,带动学校整体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2课程设臵建立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和课程的长效机制,以工作过程导向重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2门,其中,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标准的课程3门、国家精品课程标准的课程2门(力争有3门左右能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开发反映职业能力要求的课程标准5门。新编具有工作过程导向特色的教材20部。(3培养计划依托职教集团等校企合作平台,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创新多样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工作任务导向、教学实训生产一体化的1+1(学校1年+企业1年”模式,适应汽修行业生产特征的“短时制与全程式结合”模式,“全订单——全过程”模式等。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达100%,其中“订单式”和“工学交替式(含半工半读”的培养规模达到办学规模的60%左右,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达到100%。调整专业教学计划设计要求,使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以及工学交替、项目教学等作为常规培养模式及教学环节的专业达到100%。将勤工俭学和生产性实习实训相结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与专业学习相一致的顶岗实习制度。建立健全工学结合管理制度体系,全方位、全过程实施工学结合管理制度,形成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4师资建设根据重点专业及所带动专业群建设的需要,引进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专业带头人9人;引进骨干教师6人,培养骨干教师40人;选派36名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使专任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人数达到80%以
本文标题: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山东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方案_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579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