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三课标古诗词曲鉴赏一、观沧海二、次北固山下三、钱塘湖春行四、天净沙·秋思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六、夜雨寄北七、泊秦淮八、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九、木兰诗十、望岳十一、春望十二、使至塞上十三、黄鹤楼十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十五、赤壁十六、过零丁洋十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十八、山坡羊·潼关怀古十九、饮酒(其五)二十、行路难(其一)二十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十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二十三、己亥杂诗二十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二十五、登幽州台歌二十六、无题二十七、相见欢二十八、登飞来峰二十九、渔家傲·秋思三十、江城子·密州出猎三十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三十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三十三、关雎三十四、蒹葭三十五、雁门太守行一、观沧海[东汉]曹操【考情搜索】湖南人教地市近5年35套试卷均未考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点明“观沧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实景描写。前两句写的是俯瞰沧海神奇壮观的景象;“树木”“百草”是近观之静景,为特写;“秋风”“洪波”是远观之动景。一个“涌”字既写出了沧海惊心动魄的声势,也写出了诗人对沧海的惊叹与赞美。描写先总后分,由近及远,一静一动,有力地刻画出了大海的壮阔,为下文展开想象埋下了伏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虚景描写。寥寥十六个字,写出了沧海之大,借想象表现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八字常见于乐府四言诗的结尾,与诗意并无必然的联系。【主旨】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抒发了诗人欲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考点精练1.请从炼字角度赏析诗句中的“观”字。(2分)“观”字统领全篇,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2.请用自己的话描述“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所展现的画面。(2分)在这水波动荡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瑰丽壮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对偶点题。这一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将诗人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充分表露了出来。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二、次北固山下[唐]王湾【考情搜索】湖南人教地市近5年35套试卷均未考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运用对偶修辞,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一语,又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了铺垫。“阔”字描写了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色,给人以广袤苍茫之感。“正”“悬”二字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船的平稳。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生”“入”二字运用拟人修辞,赋予“日”和“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感;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这两句诗揭示了新旧更替的自然规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用“雁足传书”来寄托思乡之情。呼应首联,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主旨】全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见到的青山绿水、波平浪静等景象,既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的思乡之情,又表现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考点精练1.(’15河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分)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第一句点明地点,第二句写远景。是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公亭时所看到的景象,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三、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考情搜索】湖南人教地市近5年35套试卷中,2011岳阳、2011郴州考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此句用“争”和“啄”两个动词,细致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图,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勃勃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似问非问,使诗歌更富情韵,也彰显了诗人对早春钱塘湖的喜爱之情。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主旨】诗人紧扣季节特征,通过对春水初平、早莺争树、新燕衔泥、春花初绽、浅草没蹄、翠柳遮堤这六组画面的描摹,把早春西湖的春意盎然、生机勃发、充满活力描写得恰到好处,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盛景的无比喜爱之情。考点精练1.“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体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这两句诗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出诗人不为凡俗事物忧扰,醉心山水、平易畅达的愉悦心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写景。“枯藤”、“老树”给人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环境幽静。开头两句显示出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四、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考情搜索】湖南人教地市近5年35套试卷中,2014怀考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写人,抒情。“夕阳西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营造了悲凉的气氛。为末句“断肠人”作了铺垫。“断肠”二字为全曲之“眼”,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主旨】该小令前三句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苍凉萧瑟的深秋晚景图;最后两句渲染氛围,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考点精练1.(’14怀化)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小令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这首小令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一种悲凉萧瑟的气氛。抒发了一个长期飘零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2.(’14怀化)“小桥流水人家”是一幅温馨恬静的画面,联系全诗主旨,谈谈这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2分)与后文诗人的思乡之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强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无法归家的愁苦之情。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首句写景,寓情于景。“杨花”漂泊不定,给人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啼叫暗含悲痛之情,诗人借用这两个意象,点明是暮春时令,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次句直接叙事,“闻道”表示惊讶;“过五溪”表示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考情搜索】湖南人教地市近5年35套试卷中,2013长沙考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后两句抒情,寄情于景。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月亮人格化,使明月有了人的情感,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与无奈,抒发了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愁”字既有对老友遭遇的忧虑,也有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愤慨不平。考点精练1.(’13长沙)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主旨】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为全诗奠定了悲凉伤感的基调,继而借景抒情,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首句设问点题,视角独特。在两个“期”的一问一答间,将对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思念的急切与愁苦之情尽显。“涨”字富于动态,既写巴山之水灌注秋池的自然之景,又将人的情感波动融入其中,表现了诗人的绵绵愁思。“秋”字在点明季节的同时营造了悲凉的气氛,烘托了诗人孤单寂寞的心情。六、夜雨寄北[唐]李商隐【考情搜索】湖南人教地市近5年35套试卷均未考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部分是对未来相聚情形的设想,用反衬的手法来表现诗人此刻的孤寂和相思。“何当”紧扣“未有期”,将思归的急切展现得更加有力。“却话”意为回溯追想,即以想象中美好的场景来凸显今日的相思之苦,构思奇巧。“巴山夜雨”在诗中两次出现,使文意更加深厚。【主旨】这首诗通过对归期的询问和回答,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相聚之时的幸福欢乐,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忧愁苦闷和对团聚的期盼之情。考点精练1.诗中两次写到“巴山夜雨”,有什么作用?(2分)运用反复的修辞,虚实相生,强调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强烈而缠绵。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首句写景,先声夺人“烟”“寒水”“月”“沙”,被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凄冷朦胧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忧愁与感伤。次句点题,承上启下,统筹全篇。“夜泊秦淮”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近酒家”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七、泊秦淮[唐]杜牧【考情搜索】湖南人教地市近5年35套试卷均未考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运用曲笔,讽刺了那些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上层人物。“隔江”暗含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统治者仍沉迷声色之事。“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的愤恨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主旨】本诗通过写诗人夜晚在秦淮河的所见所闻所感,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考点精练1.“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2分)“笼”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该诗的弦外之音是什么?(2分)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诗人借“商女”唱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表面是讽刺“商女”,实际是讽刺那些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新”“旧”对比,营造了怀旧伤感的气氛。“几时回”三字,写出了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无奈。由此触发词人对美好景物的留恋,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希望。八、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北宋]晏殊【考情搜索】湖南人教地市近5年35套试卷未考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将景物与人的感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用“花落”和“燕归”来映衬“无可奈何”“似曾相识”之感。景中寓情,赋中有比,更加委婉地抒写了这种伤别怀旧之情。“独”字强调了孤独寂寞之情,为全词定下了低沉的情调。“徘徊”为动作描写,强调了词人伤感惆怅的情绪。【主旨】词的上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词的下阕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通过对“旧亭台”“夕阳西下”“花落去”的描述,表达了词人对年华流逝、好景不长的感伤之情。考点精练1.“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历来被词评家赞赏,试简要赏析。(2分)从意象角度赏析:“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了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也有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掺杂其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九、木兰诗【注】新课标增加篇目。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
本文标题:【湖南中考面对面】2016年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3 课标古诗词曲鉴赏复习课件 新人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604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