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转换层施工方案根据施工图纸A、B、C三栋主楼在标高16.1M处为转换层,转换层框支梁截面几何尺寸主要为500×1500,500×1800,600×1500,600×1400,600×2000,600×1800等。梁钢筋主要为25,28.砼强度等级为C45。考虑到转换层的施工难度比较大,施工技术要求非常高,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图纸特编制本施工方案。一、模板工艺要求和施工方法1柱模施工方法:柱子模板采用12厚木模板制成定型模板,柱箍采用Φ48钢管和Φ12对拉螺栓。柱子的水平支撑利用满堂红支模架作为水平支撑,每柱水平支撑不得少于上、中、下三道,水平支撑的间距不得大于2.0米。柱模杉枋间距不大于150mm,紧固体系采用φ48钢管@500(下面四道箍400,用φ12圆钢螺杆和蝴蝶扣对拉,,螺杆端头螺母为2个,蝴蝶扣为3个)。对拉螺杆的材料质量和加工质量应经严格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管与螺杆设置具体规则如下:(A)600<b(h)≤1000时,外侧用钢管打箍,中部增设φ12穿柱对拉螺杆一道,竖向间距均为500mm,穿柱对拉螺杆外套硬塑管;(B)1200≤b(h)≤1500时,外侧用钢管打箍,并在1/3b(h)和2/3b(h)处各设φ12穿柱对拉螺杆一道,竖向间距均为500mm,穿柱对拉螺杆外套硬塑管;(C)b>1500时,外侧用钢管打箍,并在1/4b(h)、1/2b(h)、3/4b(h)处各设φ12穿柱对拉螺杆一道,竖向间距均为500mm,穿柱对拉螺杆外套硬塑管。2梁板支模方法:(1)为了控制现浇梁板的梁与柱节点的制模质量,保证梁柱节点尺寸准确,大梁底板和侧边模板、整块与柱搭接,镶接点设在梁中。对于跨度大于4m的梁板,中间应起拱,起拱高度设计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板下立杆纵横间距800~1000mm梁下双排立杆,纵向间距800mm扫地杆离地100~150mm,纵横满设下层楼面定型钢支座梁板下大横杆步高1500~1800mm,纵横满设梁下木枋间距150mm梁下承力小横杆@400,承力小横杆下须加设附扣斜向支撑@800d.h>1200时,沿梁高不超过400即设一道φ12对拉螺杆,水平方向间距500mmc.800<h≤1200时,沿梁高设两道φ12对拉螺杆,水平方向间距500mmb.500<h≤800时,沿梁高中部设一道φ12对拉螺杆,水平方向间距500mma.梁高小于500时,不设穿梁对拉螺杆塑料套管60×80杉枋(净距不大于150mm)在梁两侧每3根立杆设一道通高斜撑(未画出)板下纵横向每4根立杆加设一道通高剪刀撑(未画出)梁板支模示意图(一)(2)立杆间距梁板支撑说明:(A)螺杆间距梁模杉枋间距不大于150mm,采用φ12对拉螺杆每端蝴蝶扣不少于2个,高度大于1400的大梁不少于3个,螺杆端头螺母不少于2个。螺杆按梁高不同设置数量如图示说明:(B)厚度较大的板(厚度130~180mm)底立杆纵横间距1100mm,水平杆步距1.5~1.8m;(C)双排立杆,纵向间距800mm;对于高度大于800mm的梁,梁中底部要增设一根顶立杆。大于1500mm的梁中部增设两根顶立杆。(D):横向支撑A扫地杆:离地100~150mm,纵横满设。B大横杆:步高一般为1500~1800mm,纵横满设。C梁下承力小横杆:紧靠立杆设置,且沿梁纵向每两根立杆之间增设一根,承力小横杆下须加设附扣。D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3)斜向支撑在梁两侧每3根立杆设一道通高斜撑,斜撑中部在与其他杆件相交处均用旋转扣件联结。板下纵横向每4根立杆加设一道通高剪刀撑,剪刀撑角度为45°~60°为宜。支模架立面图(二)剪刀撑水平剪刀撑支模架平面图(三)水平杆立杆水平杆立杆立杆必须顶紧模板对拉螺杆钢管旋转把手××钢板底座法兰底座螺纹螺纹立杆法兰立杆螺杆短钢管二、支模架搭设构造要求1、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能②、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至中心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③、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2、设置底座或垫板,部分层次考虑到砼强度若达到设计强度,可以不设置底座和垫板。3、支模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15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4、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5、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设置应满足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在45°~60°;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按与地面倾角不同采用:45°时,可跨7根;50°,可跨6根;60°,可跨5根。6、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7、设在支架立杆根部的可调底座,当其伸出长度超过300mm时,应采取紧靠措施固定。8、满堂红模板支架的支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满堂模板支架的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⑵、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二、钢筋工艺要求和施工方法1施工部位及工期安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本层钢筋绑扎时间为20天(包括柱,梁,板钢筋绑扎)。2施工准备2.1测量准备根据平面控制网,在模板上放出轴线和墙板、柱位置线;楼板上层钢筋绑扎完成后工地测量人员必须组织测放墙板、柱插筋位置线(每跨至少两点用红油漆标注)及预埋件。梁,板混凝土浇注完成,支设竖向模板前,在楼板上放出该层平面控制轴线。待竖向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每层竖向钢筋上部标出标高控制点。2.2材料备料计划,根据被审查验收合格的料单备料及下料。材料进场计划随工程进度。2.3直螺纹车丝机械及技术人员要提前进场,接受项目部的技术交底。2.3技术准备:施工前认真查阅图纸、方案、相关安全质量规范。及时解决图纸存在的问题,做好下料单的签发工作,项目技术科按规定对项目相关部门及班组进行方案、措施交底。一、主要施工方法1原材料采购与供应钢材选用国家大型钢厂的热轧、低碳Ⅰ级、Ⅲ级钢筋,对每批进场材料严格验收,技术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按规范取样送检,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配筋及相关要求2.1普通混凝土构件纵向受力筋的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环境类别板、墙、壳梁柱≤C20C25~C45≥C50≤C20C25~C45≤C20C25~C45一20151530253030二a20203030b25203535三302540402.2板中分布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上表相应数值减10㎜,且不应小于10㎜;梁、柱中箍筋和构造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注:1.梁板(墙柱)节点处一般存在多层钢筋交汇的情况,此时应满足最外层纵筋保护层厚度,内层纵筋保护层比表中数值相应增加。2.3梁上部纵向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和1.5d(d为钢筋较大直径);下部纵向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和d。下部纵筋多于两层时,两层以上钢筋的水平中距比下面两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竖向净间距取25和d之中的较大值。3.钢筋锚固: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钢筋种类抗震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25C30C35≥C40HPB235一、二级36d31d27d25d23d三级33d28d25d23d21d四级、非抗震31d27d24d22d20dHRB400一、二级53d(58d)46d(51d)41d(45d)37d(41d)34d(38d)三级49d(53d)42d(46d)37d(41d)34d(38d)31d(34d)四级、非抗震46d(51d)40d(44d)36d(39d)33d(36d)30d(33d)注:1、按上表计算的锚固长度la(lae)小于250(300)时,按250(300)采用。2、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1。3、采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时,其锚固长度乘以1.25。4钢筋连接方式:(1)水平筋连接:现场内25及以上的水平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2)竖直筋连接:现场14以下钢筋采用绑扎搭接,14~25的竖向钢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3)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应经设计认可。(4)在搭接区段范围内,箍筋必须加密,间距取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和100㎜之中的较小值。(5)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应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时,位于同一连接区段的钢筋接头面积不应大于50%。(6)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应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满足等强度连接要求的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A级接头),且位于同一连接区段的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对于框支梁等特别重要的构件,应采用A级机械连接接头,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25%。(7)特别注明为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的构件,纵向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5.钢筋加工:组织加工人员学习操作规程及标准,详细进行技术交底及下料原则交底,使工人做到心中有数。钢筋加工程序图:原材料进场送检合格按下料单制作、加工钢筋并自检合格质检员10%抽检每批、每类钢筋成品钢筋合格绑扎班清料使用○1.由于场地有限,钢筋调直采用调直机械进行调直。○2.钢筋弯曲成型,a.钢筋的弯钩和弯折:Ⅰ级钢筋末端做成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2.5d(d为钢筋直径),平直部分长度为3d;Ⅲ级钢筋末端需做成90°或135°弯折时,Ⅲ级钢筋弯曲直径为5d。b.箍筋末端的弯钩:Ⅰ级钢筋的弯曲半径≥受力钢筋直径或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为箍筋直径10倍,弯钩形式为45°~135°。6.施工方法6.1准备及基本方法(1)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板底采用15MM厚花岗岩做垫快、梁底用25钢筋做垫快@500布置。柱(墙、板、梁)采用水泥砂浆做成50×50×h(保护层厚度)mm垫块并预埋扎丝。为保护板面筋不被踩坏,楼面板双层钢筋采用Ф12三级钢筋撑铁@1000隔开,确保每排钢筋之间间距符合设计规范要求。(2)直径≤12㎜钢筋采用22号铁丝绑扎,直径12㎜钢筋采用20号铁丝绑扎。7.钢筋放样:班组放样,项目部设专职钢筋施工员审查,细部出大样图,放样严格按设计要求和结施03G101-1、GB50204-92规定执行放样,包括柱立面箍筋肢数大样、个数大样。梁钢筋排放大样,梁箍筋加密区大样等。料单经审核无误后方可下料。施工过程中随时注意设计变更洽商,掌握施工过程中结构变化情况。7.1钢筋绑扎及安装工艺流程:(1)柱钢筋:搭设柱筋支撑脚手架→套柱箍筋→连接并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1)利用木工支模架做柱筋支撑脚手架:操作面满铺竹架板。2)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钢筋上,然后绑扎定位钢筋,立柱子钢筋3)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画箍筋间距线。4)柱箍筋绑扎、连接: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柱角钢筋与箍筋间用双扣交错绑牢,
本文标题:61转换层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49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