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19高考专题:文言断句
返回古诗文阅读返回返回栏目导引栏目一栏目二专题学案·一一突破知识清单·一览无余返回•文言断句其实就是考查文言句读,所谓“句”,是指句末的停顿;所谓“读”,是指句中的停顿;考查学生对文句内容的理解。因此,将断句考点单列,符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专题学案返回断句两步骤步骤一通文意,由易到难,语感断句。步骤二抓标志,理清语脉,据理而断。返回通文意由易到难语感断句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一直至理解。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句末虚词,先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返回步骤二抓标志,理语脉,据理而断(一)虚词标志(二)实词标志(三)句式标志(四)修辞标志1.句首虚词:夫、惟、盖、凡、窃、请、敬、即、苟、若、纵、纵使、至若、若夫、于是、且夫、向使、虽等2.句中虚词:于、以、而、者等3.句尾虚词:也、乎、哉、矣、耶、耳、焉等1.名词、代词作标志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你)、其、彼、此、之等。2.对话中的标志动词:曰、道、云判断句,如“……者,……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孰与……乎”“得无……乎”“无乃……乎”等;被动句,如“为……所……”“见……于……”等;固定结构,如“如……何”“奈……何“若……何”“与其……孰若……”。1.以“顶真”确定句读2.以“排偶”确定句读返回【知识精讲】文言断句“三原则”与“三方法”三原则:一、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与主题。二、仔细体会词语的含义和词语之间的关系。三、先易后难,逐步缩小范围,直至断开文段或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返回【知识精讲】断句三方法(一)根据词性、语序断句1.句首语气词领句断句“夫、且夫、今夫、故夫、若夫、盖、唯(维、惟)”等2.句尾语气词断句“与(欤)、邪(耶)、乎、哉、也、夫、矣、焉、耳”等3.时间词语断句“暂、是时、今、后、昔者、日者、既已、既而、向者、俄而(俄顷)、方今”等4.方位词领句断句“东、西、南、北、上、下、内、外、左、右、前、后”等5.谦词领句断句“下官、微臣、窃、寡人、寡君、不谷、孤、仆、愚、贱妾、奴”等6.叹词断句“嗟乎、呜呼、呜呼噫嘻、呜呼哀哉、嘻”等7.序数词断句一、二、三……(句首句尾均有出现)8.呼语断句直呼对方名字,如:子曰:“求(冉有的字),无乃尔是过与?”9.关联词领句断句“故、然、虽、况、抑、顾、如、苟、庶、若、纵”等10.复音虚词领句断句“其唯、是以、以是、所以、然且、然则、故夫、大抵、得毋、何为”等(二)根据特殊句式断句1.判断句的断句“者、也、则、乃、为、即、是、非”等2.宾语前置句的断句找标志性词语(疑问代词、否定副词、语气词)等3.其余各类倒装句的断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谓语前置)4.被动句的断句(三)根据固定格式断句1.表选择2.表假设3.表递进4.表疑问5.其他类返回(一)找名词,定句读给下面文段断句。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解析: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例如本题答案中加点的词语就是名词。答案: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返回(二)看对话,定句读用“/”给下列文言文段断句。1.或谓郊岛谁贫曰岛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诗知之郊曰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岛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尝苦干孟氏薪米自足而岛家俱无以是知之耳2.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解析:对话、引语常用标志有:“曰”“云”“言”“白”“语”“道”“谓”“对”等。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答案:1.或谓/郊岛谁贫/曰/岛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诗知之/郊曰/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岛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尝苦干/孟氏薪米自足/而岛家俱无/以是知之耳2.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返回(三)明总分,定句读用“/”给下列文言文段断句。1.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2.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解析:认真分析文段,可以看出前后句子的总分关系,可以帮助断句。答案:1.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2.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参考译文]1.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守信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两面三刀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2.异史氏说:自满必招致损伤,谦虚方可得到益处,这是客观规律。刚有点小名气就自以为是,偏执于叶公的不良恶习,因袭而不改变,不到一败涂地而不停止,骄傲自满真害人就是这样的啊!返回(四)明虚词,定句读用“/”给下列文言文段断句。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2.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选自明宋濂《杜环小传》)。解析: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表敬副词有:夫、惟、盖、凡、窃、敬、请、苟、若、岂等。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者、也、矣、焉、乎、哉、与(欤)、耶、耳等。③还有一些放在句首的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如:至若、于是、是故、若夫、至于、嗟夫、虽然、且夫、向使、纵使、然而、然则等。④时间词如:顷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⑤叹词如嗟夫、呜呼等会构成独词句,前后都可断。答案: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2.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返回(五)明结构,找句式给下面文段断句。1.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韩非子·说林上》)2.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解析:1题的材料选自《韩非子·说林上》,通过杨朱与旅馆店主关于美者和丑者地位的对话,讲述了“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的道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判断句式和句式在结构上的对应关系。其中判断句如:“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等,均有明显的判断词存在。句式的对应关系如:“恶者贵/美者贱”,“恶者”“美者”、“贵”“贱”对应非常明确。“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美者自美”“恶者自恶”,“吾不知其美也”“吾不知其恶也”在句式上对应也很明显。如果能关注到这些,准确地断句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再加上“曰”这一断句的语言标志,实际上已经大大降低了这道断句题的难度。当然,相同的词也必须根据意思灵活处理。返回[参考译文]1.杨朱路过宋国东面的旅社。旅社主人有两个妻妾,(一个美丽,一个丑陋,)丑陋的受尊宠,美丽的被冷落。杨朱问他是什么缘故,旅社中的老年男子回答说:“那美丽的自以为美丽,但是我并不觉得她的美丽;那丑陋的自认为丑陋,但是我不觉得她丑陋。”杨子对他的弟子说:“行为良善而能去除自我炫耀的心念,到哪里都会受喜爱。”2.海神说:“从大道来观察,万物没有贵贱之分。从万物自身角度观察,物各自以为贵,而相互以对方为贱。以世俗通行观念观察,物之贵贱决定于外而不在自身。从物的差别性观察,如果循其所具大的方面把它视为大,则万物莫不是大;如果循其所具小的方面把它视为小,则万物无不是小。”答案:1.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2.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返回知识清单详见WORD电子版
本文标题:2019高考专题:文言断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934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