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1第七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原则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必须要有一套明确的量化指标,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核心部分,是关系到评价结果可信度的关键因素。构建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层次性、区域性、动态性基本原则:一、科学性原则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确立的指标必须是能够通过观察、测试、评议等方式得出明确结论的定性或定量指标,结合资源环境承载力定量和定性调查研究,指标体系较为客观和真实地反映所研究系统发展演化的状态,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衡量,都应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统筹兼顾,指标体系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必须以科学态度选取指标,把握科学发展规律,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以便真实有效作出评价。二、系统性原则资源环境系统是现代资源环境观最核心的观点。“系统性”要求国土规划中坚持全局意识、整体观念,把资源环境看成人与自然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来对待,指标体系要综合地反映区域资源环境系统中各子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强度和方向等各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系统的量。因此,必须把资源环境视为一个系统问题,并基于多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估。三、综合性原则2任何整体都是由一些要素为特定目的综合而成,国土规划作为一项系统性、综合性极强的工作,是由资源、环境等多种要素构成的综合体,这些要素多种结构联系、领域交叉、跨学科综合,仅仅根据某一单要素进行分析判断,很可能做出不正确甚至错误的判断,国土规划应综合平衡各要素,要考虑周全、统筹兼顾,通过多参数、多标准、多尺度分析、衡量,从整体的联系出发,注重多因素的综合性分析,求得一个最佳的综合效果。四、层次性原则层次性是指指标体系自身的多重性。由于国土规划内容涵盖的多层次性,指标体系也是由多层次结构组成,反映出各层次的特征。同时各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多层次、多因素综合影响和作用的结果,评价体系也应具有层次性,能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反映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实际情况。一是指标体系应选择一些指标从整体层次上把握评价目标的协调程序,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二是在指标设置上按照指标间的层次递进关系,尽可能体现层次分明,通过一定的梯度,能准确反映指标间的支配关系,充分落实分层次评价原则,这样既能消除指标间的相容性又能保证指标体系的全面性、科学性。五、区域性原则任何区域系统的系统结构都是一致的,构建的指标体系应在不同区域间具有相同的结构。不同区域之间资源环境承载力在不同空间、时间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地域性很明显,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3了区域间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上的不同,建立指标体系时应包含反映这种区域特色的指标。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中要坚持区域性原则,因为统一的标准衡量区域之间资源环境承载力难以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达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环境的有效保护。即使在相同层次的指标体系中,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也应尽可能反映区域间的差异。六、动态性原则整体性的相互联系是在动态中表现出来的。作为现实存在的系统、联系和有序性是变化的,不变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资源环境系统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系统,自然资源系统由于自身动因和人的作用在发生着变化,资源环境因子限值不断被打破,资源环境承载力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变量,由于影响区域和城市地质环境容量的因素始终随时间及周围条件的变化而随机变化,并具有非线性变化规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应反映出评价目标的动态性特点,作为反映系统特征的指标体系须因时因地制宜性地反映这种动态性变化。
本文标题: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942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