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临床医师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
第1页临床医师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上季重难点回忆A.X2检验——工人、老师、医生冠心病发病率有无统计学差别(推断2个及多个总体率(或总体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别)B.秩和检验——A药、B药;A方法、B方法;有效、无效、一般…(看到分组秒杀)C.t检验——小样本D.Z检验——μ检验——大样本E.方差分析——F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均数的比较、回归方程的假设检验等F.直线相关——研究事物或现象之间有无关系G.生存分析——看生存H.logistic回归分析—干扰项—研究多因素和现象关系继续回顾1.线图——看趋势2.半对数线图——看速度3.直方图——看分布4.直条图——比高低5.圆形图——看比重6.统计地图——看地域7.散点图——看密集程度某医师随机抽取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条件相近的红斑狼疮患者28例,随机等分为两个治疗组。一个疗程后检测dsDNA抗体滴度(倒数)资料如下:该资料分析可选用A.X2检验B.秩和检验C.t检验D.Z检验E.方差分析『正确答案』B抗体滴度(倒数)甲组乙组阴性11101-4012602-801-120153201-4801256022124012每年约4~5分较前统计学方法简单,建议考生全面掌握一、考什么?(1)流行病学的定义第2页(2)流行病学的原理、基本原则及方法(3)流行病学的用途二、重点在哪?(1)流行病学的定义(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流行病学概论一、流行病学定义本考点,未考过,但较为重要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研究对象人群关注的事件包括疾病与健康状况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评价效果目的防治疾病、促进健康二、流行病学的原理、基本原则和方法1.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原理特点疾病分布论分析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病因论探讨人群中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各种原因健康-疾病连续带理论机体由健康到疾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疾病的预防控制理论根据疾病发生、发展和健康状况的变化规律,疾病预防控制可以采取三级预防措施疾病流行数理模型可以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分布的变化规律第3页2.流行病学的基本原则原则备注群体原则在人群中宏观地考察事物的动态变化是流行病学区别于其他医学学科最显著的特点现场原则流行病学研究的人群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群,因此常把一群人与周围的环境(现场)联系起来,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对比原则通过对比来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考察诊断的正确性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代表性原则当选取全人群其中的一部分人作为研究对象时,这个样本要有代表性。代表性的特征,一是样本的产生是随机的,二是样本要足够大第4页表1四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损伤程度组别病例数无效有效显效治愈治疗总有效率完全性研究组25736918(72.0)对照组251425411(44.0)不完全性研究组251241824(96.0)对照组252251623(92.0)注:与本组对照组患者相比,P<0.05.表2四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比较[n/(%)]损伤程度组别病例数平均住院天数完全性研究组2519.17±2.81对照组2520.56±3.97不完全性研究组2511.09±2.11对照组2518.05±3.763.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容易出A1型题)方法概念观察法描述流行病学揭示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现象分析流行病学找出影响分布的决定因素实验法临床研究临床病人为研究对象现场研究以未患病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理论流通过对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与影响因素之间内在关系的深入研究,建立数学模型以描第5页行病学述疾病流行规律、预测疾病流行趋势、检验疾病防治效果三、流行病学的用途1.描述疾病及健康状况的分布。2.探讨疾病的病因。3.研究疾病自然史,提高诊断治疗水平和预后评估。4.疾病的预防控制及其效果评价。5.为医学研究提供科学方法。流行病学资料的来源与疾病分布一、健康相关资料的来源1.常规收集的数据资料如收集门诊病历。2.专题科学研究如疾病的病因学研究、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临床疗效分析、儿童生长发育调查等。3.各种统计报表例如传染病报表。二、疾病分布常用的测量指标概念关键词发病率一定期间内(1年)、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新发的病例数÷暴露人口数)1年,新发罹患率“罹”忧患、苦难之意,意思基本和发病率相同,罹患率适用于小范围、短时间内新发病例1周,1个月,短时间,新发患病率特定时间里,被观察的总人口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值,适于病程长的慢性病新+旧,慢性病,目前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一个家庭、病房、集体宿舍、托儿所、幼儿园班组中第一个病例发生后,在最短潜伏期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潜伏期感染率某个时间内被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一定时间、感染者病残率一定的期间内,某人群中实际存在病残人数的比例残疾+1年病死率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一种病因+死亡+1年死亡率指在一定期间(通常为1年)内,某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多种病因+死亡+1年存生存率,指随访期终止时仍存活的病例数与随访期满的全部病例数之比存活所占比第6页活率A.罹患率B.发病率C.患病率D.感染率E.发病比衡量人群中在一周,一月时间内新发病例的频率,采用的指标为衡量人群中在1年内新发病例的频率,采用的指标为『正确答案』A;B当某种疗法能延长某病的生存期但不能使其彻底治愈时,将出现A.该病的发病率将升高B.该病的死亡率将降低C.该病的患病率将升高D.该病的发病率将降低E.该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都降低『正确答案』C某地区欲找出对病人的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以便制定防治对策,需要计算和评价的统计指标为A.某病病死率B.某病患病率C.某病死亡率D.某病患病构成比E.某病发病率『正确答案』A三、疾病流行强度概念关键词散发某病发病率维持历年的一般水平,病例间无明显的时、空联系和相互传播关系不多,无关联,=历年水平,如卫生部:目前禽流感疫情处于散发状态流行发病率(1年的)显著超过历年(散发)的发病率水平3~10倍显著,1年,历年水平如流感大流行短时间超过地区界省界、国界、洲界,如SARS暴发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相同患者的现象单位,短时间患者,如食物中毒2003年春,我国发生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很快波及到许多省市,这种发病情况称为A.暴发B.大流行C.季节性升高D.周期性流行第7页E.长期变异『正确答案』B四、疾病三间分布(天时地利人和)概念举例时间分布疾病分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反映了致病因素的动态变化,也反映了人群特征的变化短期波动传染病、食物中毒季节性乙脑、流脑周期性流感隔几年大流行一次长期变异胃癌、肠癌、DM增多,宫颈癌减少地区分布不同地区自然、社会环境不同→致病因子分布差异→某种疾病高发如城乡差距,城市肺癌多,农村肺癌少;如南方胃癌多,北方高血压多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行为等有可能是疾病危险因素,研究有助于确定危险人群和探索病因如:麻疹儿童多,SLE女人多,冠心病男人多等A.短期波动B.长期变异C.聚集性D.季节性E.周期性肠道传染病夏秋高发,其时间分布有DM发病率近十五年来持续升高,其时间分布某托儿所2天前出现群体食物中毒,其时间分布有『正确答案』D;B;A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A.盲法B.是否有人为干预C.统计学检验D.设立对照组E.不设立对照组『参考答案』B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重点)一、流行病学方法分类及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1.描述流行病学(描述疾病分布);2.分析流行病学(分析影响因素);3.实验流行病学(通过试验评估干预措施效果);4.理论流行病学(建立数字模型)。第8页二、描述流行病学1.概念又称描述性研究。它是将专门调查或常规记录所获得的资料,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特征分组,以展示该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分布特点的一种观察性研究。天时地利人和2.现况研究—研究现在的情况(为了解情况)又称横断面研究或患病率研究,是描述性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通过普查或抽样搜集资料,通过资料分析有关因素与疾病或健康关系。【现况研究】★逻辑关系普查特定时间对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全体成员进行的调查。普查分为以了解人群中某病的患病率、健康状况等为目的的普查和以早期发现患者为目的的筛检抽样调查:随机抽取有代表性(样本适当)的人进行调查→估计总体情况(以小搏大)单纯随机抽样抽奖,买彩票系统抽样编号(间隔、等距抽样),如医院大夫编号1-500,隔一人抽一个号:1,3,5分层抽样分门别类(老、中、青三代抽)整群抽样代表性群体,抽一个班,连队多级抽样先抽取大的单元,在大单元中再选取小单元,再在小单元中选取更小的单元(通常出现在干扰项中,不考)普查原发性肝癌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是A.放射性核素肝扫描第9页B.肝脏CTC.肝脏MRID.肝脏B超E.腹部X线片『正确答案』D3.样本含量的估计样本含量适当是指将样本的随机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时所需的最小样本含量。样本含量适当是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PS:以下哪个属于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A.样本含量适当B.注意设立对照组C.抽样时必须运用计算机抽样,以减少误差D….E….等距离抽样或机械抽样方法又称为A.单纯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D.多阶段抽样『正确答案』B某地区进行学龄儿童流脑疫苗接种率调查,首先将该地区分为好中差三类,然后在每类中随机抽1/10的学龄儿童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属于A.多级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单纯随机抽样『正确答案』C三、分析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到底接触了什么因素导致的疾病——有病和没病的对照,调查的是过去(回顾性研究)——求因知果(果是得病了,找得病的原因)队列研究——证明某病和某危险因素有关!查危险度,从暴露到结局——暴露与非暴露,追踪的是将来(前瞻性研究)——知因探果(知道肺癌与吸烟有关,得出与吸烟后得肺癌有无因果关系)【病例对照研究】以患有某病的人群(病例组)和未患该病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可能危险因素的比例,从而判断该危险因素与疾病是否有关,以及关联的程度。有病的和没病的比,看得病是否和暴露某危险因素有关!第10页病例与对照的选择入选标准样本来源病例的选择(有病的)①疾病的诊断标准;②病例的确诊时间;③病例的代表性;④对病例某些特征的限制医院和社区对照的选择(没病的)①确认对照的标准;②对照的代表性、对照与病例的可比性;③对照不应患有与所研究因素有关的其他疾病;④有时可同时选择两种以上对照;⑤对照不应患有与所研究因素有关的其他疾病医疗机构中其他诊断的病人;健康人(朋友、邻居、亲戚、配偶、同学等)病例对照研究联系强度以比值比(OR)表示:OR=1,表明暴露与疾病无关联OR1,表明暴露与疾病有正关联OR1,表明暴露与疾病有负关联暴露史病例对照合计有aba+b无cdc+d第11页合计a+cb+da+b+c+d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优点局限性A.该方法收集病例更方便,更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B.该方法所需研究对象的数量较少,节省人力、物力,容易组织;C.一次调查可同时研究一种疾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既可检验危险因素的假设,又可经广泛探索提出病因假设;D.收集资料后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A.不适于研究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因为需要很大的样本含量;B.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C.选择研究对象时易发生选择偏倚;D.获取既往信息时易发生回忆偏倚;E.易发生混杂偏倚;F.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等,因而不能直接分析相对危险度【队列研究】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其发病结局,比较暴露组和非暴露组某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从而判断该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系及关联大小的观察性研究方法。暴露的和非暴露的比,看暴露和得病有无因果关系队列研究相对危险度(RR):RR=1,表明暴露与
本文标题:临床医师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552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