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优质详细课件
唐诗二首2《杜甫草堂全景》新课导入6杜甫草堂,又名杜甫草堂博物馆。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公园旁,占地24公顷。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将杜甫草堂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759年,杜甫因安史之乱流亡成都,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于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并在此居住了4年。直到严武去世,杜甫才离开成都。在这4年中,杜甫共作诗240余首,是其创作的高峰。冯至在他所著《杜甫传》中这样说:“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他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草堂。”部分作于草堂的诗:《草堂即事》《怀锦水居止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凭何十一少府》《春夜喜雨》《蜀相》《绝句四首(其三)》《堂成》《江村》《病枯》7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现在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现在甘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歌——历史背景8第一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9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整体感知——走近作者杜甫生于士大夫贵族家庭,怀有“佐君尧舜上”的政治理想,却因奸臣李林甫当道,空有才华,屡试不第,756年才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俘,757年逃出虎口,投奔肃宗,任左拾遗。759年,关内大饥,遂弃官西行至成都。作者生平11挂罥塘坳俄顷布衾丧乱踏里裂庇突兀整体感知初步感知读准字音(逐个)juàntángàoqǐngbìlièlǐtàwùsāngqīn12第一课时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情感。(范读朗诵)13第一课时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诗再说说本诗写了一件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拟人)下者飘转沉塘坳。(秋深)(怒吼)(虚数,泛指多)(江边的地方)(高高的树梢)(茅草飞得低的)(沉到∕)(纷纷下坠,散落)(挂)八月,秋已深了,狂风怒吼,把我草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走了。茅草飘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上,其中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枝头,飞得低的茅草,飘飘悠悠,落在深塘的水边。思考:这节诗使你想到了怎样的情景?哪些词语渲染了风的威力?描写了秋风肆虐之中,诗人茅屋的屋顶茅草被风卷走的惨状。卷、飞、渡、洒、挂、罥、飘转、沉等一系列的动词写出风吹茅草的情状译文“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具有画面感。请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秋风卷茅这一段的叙述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内心情感?对现实的焦虑,侧面反映着诗人处境的艰难窘迫。根根茅草的动向都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使人痛苦的心弦。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竟然忍心这样)(动词,做)呼喊不住(跑进竹林)(拄着拐杖,突出诗人衰老的形态)南村边上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体弱,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公开地抱着散落在地的茅草,溜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效果,只好回来靠着手杖独自叹息。思考:这节诗表现了怎样的情形?诗人此时的心情怎样?明确表现了诗人焦急而又无可奈何的痛苦心情。第二节赏析:1、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了一个“老”字呢?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3、“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4、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群童抱茅2、群童为何抱茅?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会儿)(像墨一样黑)(qīn,被子)(睡相不好)(被里)(雨点细密,像下垂的麻线)(睡得很少)(“由何”,如何)(到天亮)(停)(阴沉灰暗)(渐近)(泛指整个屋子)一会儿,风停了,乌云像墨一样黑,秋天的天空乌云密布,天也渐近黄昏,黑了下来。盖了多年的被子,又硬又冷,像铁一样,娇惯的儿子因为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为屋漏,床上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断流。自从安史之乱之后,自己睡眠就不好,漫漫长夜浑身沾湿,如何才能捱到天亮呢?思考: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你觉得哪些词语运用得较为传神?明确:表现了诗人屋漏又遭连夜雨,长夜沾湿难入眠的痛苦生活。如:“麻”字形象地说明雨点的密集;“铁”字道出了被子的陈旧、脏硬、量少等,说明了杜甫生活的困窘。第三节赏析: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下雨2、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秋宵屋漏3、文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怎么)(全部庇护)(所有的贫苦人)(安稳得像山一样)(同”现”,出现)(小屋)(高耸,此处形容广厦)(宽敞的大屋)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高大的房屋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一样。啊!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现这样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被狂风吹破,被冻死了也心满意足!思考:无法入眠的杜甫在想些什么?明确:推己及人,由眼前个人的不幸想到了普天下所有的“寒士”,希望他们能拥有千万间避风雨的“广厦”。第四节赏析:1、漫漫长夜,作者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受冻死亦足2、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祈求广厦3、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忧国忧民或:广厦万间28深秋八月,狂风怒吼,卷走了我的草屋上的几层茅草。茅草飘飞,飞过浣花溪,散落在江边,高的挂在高大树林的枝头,低的落在水塘和水边地里。南村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无力,竟狠心这样当面做盗贼,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燥再也喊不出声来了,只好回来靠着手杖自己叹气。整体感知理解诗歌大意29一会儿狂风停息,乌云像墨一样黑,秋日的天色灰蒙蒙的接近黄昏。被子用了多年冷得像铁一样,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为屋顶漏水,床上没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断流。自从安史之乱之后,自己睡眠就不好,漫漫长夜浑身沾湿,如何才能捱到天亮呢?如何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的房子,彻底庇护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高高兴兴的,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岳一样呢?唉!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现这种宽大的房子,即使我的茅屋被狂风吹破,我自己被冻死了也心甘情愿!四、课文赏析1、、总结每个小结的内容。感受作者感情的变化。说说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31本诗前三节以描写、叙事为主,叙写了秋风破茅的情景,第四节以抒情为主,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内容总结32请你充分发挥想象,联系社会背景,结合当时的情景,将本文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者小说。注意:要有环境描写(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有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有完整的故事情节。600字以上。33第二课时卖炭翁34白居易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导入新课35听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情感。(视频范读)鬓辗辙骑敕叱将系chìbìnjìchìjìzhéniǎnjiāng字词积累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柴烟熏色的脸。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做什么用。得到。使人怜悯。希望。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天亮。碾,压。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黄衣使者,太监。白衫儿,太监手下爪牙。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皇帝的命令或诏书调转喝斥指牵向宫中。不是实指,形容很多。赶着走语助词。舍不得。挂通“值”,指价格。41第二课时有位卖炭的老翁,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的很黑。卖炭所得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却担心炭的价钱被降低,还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辗轧冰冻的车轮印,往市集的方向去。牛都疲乏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前面两位轻快洒脱的骑马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的爪牙。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却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大声呵斥着牛往北面拉去。一车炭,有一千多斤重,宫里的使者们硬是要赶着它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宫里的使者们将半匹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格。精读课文细节感知讽喻诗讽喻诗,反映国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这首诗想要讽刺谁?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又称“白望”。太监常命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韩愈曾经对其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写作背景体裁:乐府诗叙事诗讽喻诗重点解读47这是一首叙事诗。这首叙事诗围绕着“炭”写了哪几件事?整体感知烧炭、送炭、夺炭48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也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局部探究烧炭部分(诗歌前6句)1.开头卖炭翁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49外貌。着重从颜色加以点染,“满面尘灰”指脸上的颜色,“苍苍”(灰白色)指头发耳边鬓角的颜色。“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艰辛。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这样写有什么好?局部探究50局部探究烧炭部分(诗歌前6句)十指黑51先自问,后自答,说明老人艰辛烧炭,为的只是维持活下去的最低水准——“身上衣裳口中食”,即温饱而已。一问一答,文势有变化,有起伏。局部探究3.赏析“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52心理描写。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这种矛盾反常的
本文标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优质详细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793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