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15浙江中考试题研究数学精品复习课件(专题八_综合型问题)
专题八综合型问题专题八综合型问题综合题,各地中考常常作为压轴题进行考查,这类题目难度大,考查知识多,解这类习题的关键就是善于利用几何图形的有关性质和代数的有关知识,并注意挖掘题目中的一些隐含条件,以达到解题目的.近几年中考试题中的综合题大多以代数几何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其解题关键是借助几何直观解题,运用方程、函数的思想解题,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由形导数,以数促形,综合运用代数和几何知识解题.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中考几何综合计算的呈现形式多样,如折叠类型、探究型、开放型、运动型、情境型等,背景鲜活,具有实用性和创造性,在考查考生计算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建模能力,力求引导考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一个趋势代数几何综合题从内容上来说,是把代数中的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几何中的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图形的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图形的变换、相似等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融入了开放性、探究性等问题,如探究条件、探究结论、探究存在性等.经常考查的题目类型主要有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简称坐标几何问题),以及图形运动过程中求函数解析式问题等.三个步骤解综合题,第一,需要认真审题,分析、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翻译并转化为显性条件;第二,要善于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基本问题,逐个击破;第三,要善于联想和转化,将以上得到的显性条件进行恰当的组合,进一步得到新的结论,尤其要注意的是,恰当地使用分析综合法及方程与函数的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运动观点等数学思想方法,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1.(2013·义乌)如图,已知∠B=∠C,添加一个条件使△ABD≌△ACE(不标注新的字母,不添加新的线段),你添加的条件是__AB=AC(答案不唯一)__.2.(2014·杭州)已知直线a∥b,若∠1=40°50′,则∠2=__∠B__.3.(2014·温州)如图,直线AB,CD被BC所截,若AB∥CD,∠1=45°,∠2=35°,则∠3=__70__度.4.(2012·嘉兴)已知△ABC中,∠B是∠A的2倍,∠C比∠A大20°,则∠A等于(A)A.40°B.60°C.80°D.90°5.(2013·湖州)把15°30′化成度的形式,则15°30′=__15.5__度.线段的计算【例1】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3∶4三部分,M是线段AD的中点,CD=16cm.求:(1)MC的长;(2)AB∶BM的值.解:(1)解:设AB=2x,BC=3x,则CD=4x,由题意得4x=16,∴x=4,∴AD=2×4+3×4+4×4=36(cm),∵M为AD的中点,∴MD=12AD=12×36=18(cm),∵MC=MD-CD,∴MC=18-16=2(cm)(2)AB∶BM=(2×4)∶(3×4-2)=4∶5【点评】在解答有关线段的计算问题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按照题中已知条件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条件;②学会观察图形,找出线段之间的关系,列算式或方程来解答.1.(1)(2012·菏泽)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BC=3cm,则线段AC=__11_cm或5_cm__.(2)如图,已知AB=40cm,C为AB的中点,D为CB上一点,E为DB的中点,EB=6cm,求CD的长.解:∵E为BD的中点,∴BD=2BE=2×6=12,又∵C为AB的中点,∴BC=AB=×40=20,∴CD=BC-BD=20-12=8(cm)-3-102-3┄┄(-1,-3)(0,-3)(2,-3)-1(-3,-1)┄┄(0,-1)(2,-1)0(-3,0)(-1,0)┄┄(2,0)2(-3,2)(-1,2)(0,2)┄┄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有12种,其中点(x,y)落在第二象限内的情况有2种,则P=212=16【例2】(2013·青岛)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除颜色外都相同的5个白球和若干个红球,在不允许将球倒出来数的前提下,小亮为了估计其中的红球数,采用如下方法,先将口袋中的球摇匀,再从口袋里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然后把它放回口袋中,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小亮共摸了100次,其中有10次摸到白球,因此小亮估计口袋中的红球大约有(A)个A.45B.48C.50D.55解析:摸到白球的概率为P=10100=110,设口袋里共有n个球,则5n=110,得n=50,所以红球数为50-5=45,选A【点评】本题每摸一次就相当于做了一次试验,因此大量重复的试验获取的频率可以估计概率.解:(1)将点A(2,3)代入解析式y=kx,得k=6(2)将D(3,m)代入反比例解析式y=6x,得m=63=2,∴点D坐标为(3,2),设直线AD解析式为y=kx+b,将A(2,3)与D(3,2)代入得2k+b=3,3k+b=2,解得k=-1,b=5,则直线AD解析式为y=-x+5(3)过点C作CN⊥y轴,垂足为点N,延长BA,交y轴于点M,∵AB∥x轴,∴BM⊥y轴,∴MB∥CN,∴△OCN∽△OBM,∵C为OB的中点,即OCOB=12,∴S△OCNS△OBM=(12)2,∵A,C都在双曲线y=6x上,∴S△OCN=S△AOM=3,由33+S△AOB=14,得到S△AOB=9,则△AOB面积为94.(1)(2014·深圳)如图,双曲线y=kx经过Rt△BOC斜边上的点A,且满足AOAB=23,与BC交于点D,S△BOD=21,求k=__8__.解析:过A作AE⊥x轴于点E.∵S△OAE=S△OCD,∴S四边形AECB=S△BOD=21,∵AE∥BC,∴△OAE∽△OBC,∴S△OAES△OBC=S△OAES△OAE+S四边形AECB=(AOOB)2=425,∴S△OAE=4,则k=8(2)(2014·玉林)如图,OABC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OB在y轴正半轴上,位于第一象限的点A和第二象限的点C分别在双曲线y=k1x和y=k2x的一支上,分别过点A,C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M和N,则有以下的结论:①AMCN=|k1||k2|;②阴影部分面积是12(k1+k2);③当∠AOC=90°时,|k1|=|k2|;④若OABC是菱形,则两双曲线既关于x轴对称,也关于y轴对称.其中正确的是__①④__.(把所有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解析:作AE⊥y轴于点E,CF⊥y轴于点F,如图,∵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S△AOB=S△COB,∴AE=CF,∴OM=ON,∵S△AOM=12|k1|=12OM·AM,S△CON=12|k2|=12ON·CN,∴AMCN=|k1||k2|,所以①正确;∵S△AOM=12|k1|,S△CON=12|k2|,∴S阴影部分=S△AOM+S△CON=12(|k1|+|k2|),而k1>0,k2<0,∴S阴影部分=},所以②错误;当∠AOC=90°,∴四边形OABC是矩形,∴不能确定OA与OC相等,而OM=ON,∴不能判断△AOM≌△OCN,∴不能判断AM=CN,∴不能确定|k1|=|k2|,所以③错误;若OABC是菱形,则OA=OC,而OM=ON,∴Rt△AOM≌Rt△CON,∴AM=CN,∴|k1|=|k2|,∴k1=-k2,∴两双曲线既关于x轴对称,也关于y轴对称,所以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④试题已知y=y1+y2,y1与x2成正比例,y2与x成反比例,且x=1时,y=3;x=-1时,y=1.求x=-12时,y的值.错解解:设y1=kx2,y2=kx.∵y=y1+y2,∴y=kx2+kx.∴把x=1,y=3代入上式,得3=k+k,∴k=32.∴y=32x2+32x.当x=-12时,y=32×(-12)2+32×(-12)=38-3=-218.答:当x=-12时,y的值是-218.剖析(1)错解错在设y1=kx,y2=kx时取了相同的比例系数k,由于这是两种不同的比例,其比例系数未必相同,应分别设y1=k1x,y2=k2x,用两个不同字母k1,k2来表示两个不同的比例系数.(2)在同一问题中,相同的字母只能表示同一个未知量.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未知量需要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字母来表示,以免混淆,从而导致错误.
本文标题:2015浙江中考试题研究数学精品复习课件(专题八_综合型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497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