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四年级科学《种子的萌发》说课稿
种子的萌发泉州市临海小学钟云广各位评委、老师们:你们好!我是临海小学的钟云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中”的第五课《种子的萌发》。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实验方法设计、教法与学法、教学环节、课后拓展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积极倡导以学生亲身经历和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本教材侧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技巧,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学会描述、记录事实的方法。能通过简单实验,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种子的萌芽》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浸泡种子;二是认识种子的内部构造;三是观察发芽的种子。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所处这一阶段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对事物已有一定的观察经验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他们缺点是自我调节能力差,同时缺乏对种子是怎样萌发的深入探究和思考。二、教学目标、重难点1)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单元的教学特点,并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这节课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种子能孕育新生命,种子萌发需要水份。2、与同学一起认识种子的构造,知道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体会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4、产生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试验的科学态度。2)教学重难点通过分析教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和研究种子的基本结构”确定为本节课的重难点。三、实验方法设计提前提醒学生准备多种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并且浸泡种子,提醒学生为了减少蒸发要在泡种子的杯子上加盖玻璃板,还有放大镜、镊子、解剖刀、解剖盘等,为了实验的顺利进行,采用老师演示,学生模仿实验的教学模式。四、教法与学法学生是学习科学的主人。我主要运用创设情境和分组讨论两种教法。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实验法、小组合作探究等学法五、教学环节这节课我分为四个环节来完成。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采用学生喜欢的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身穿青色衣,体扁像贝壳,房间象小刀,又象弯月亮,兄弟姐妹多。(打一豆子)2)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花生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出示两张花生和豌豆的种子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给学生提示观察方法,提出明确的观察目标:“请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观察这两种不同种子的图片,他们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观察后发现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不一样。又让学生观察浸泡过的种子和干种子的图片,还展示出放冰箱与放橱柜的种子图片,让学生观察经过十余天后种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他们经过对比很快的发现浸泡的种子变大了放冰箱的种子基本没有变化,装满水和没有装满水的又不同。学生经过比较思考,自然而然的就明白了种子的萌发必须需要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3、借助媒体,深化认识我问学生:种子变大了,水被种子喝了,那你们知道种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吗?然后提出要求,学生开始动手操作。这时我下去观察和指导学生。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小组交流展示。通过学生剥皮观察,再加上形象的表述,如:薄薄的种皮,白白的、胖胖的胚。学生很容易就知道了种子分为种皮和胚。那你们想知道这白白的、胖胖的胚里面有什么吗?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轻轻掰开胚,认真仔细地观察,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然后把观察到的画在纸上。我下去巡视指导学生要小心的掰胚,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感受到胚是有生命的。然后进行交流展示,展示的过程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上来展示时他们是自己的话描述出他们的发现。他们说看到了小尖尖、小芽芽还有厚厚的两瓣儿。最后我告诉学生:他们发现的小尖叫胚根,小芽叫胚芽,厚厚的两瓣儿叫子叶。又让同桌学生互相交流指认胚根、胚芽和子叶,最后一起在大屏幕上对照种子内部结构图,进一步加深印象。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仔细观察,还动手画一画后交流展示,用学生自己的话说出发现,再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种子结构的科学名称,这样处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学生接受,为后面的研究做好准备。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4、课后拓展在表扬学生的收获之多后,我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胚根、胚芽和子叶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再一次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争相发言,接着让学生观看大屏幕,学生的想法和大屏幕中老师总结的是否形成冲突。激发学生进行验证,然后布置课后实验,提醒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实验和观察,及时填写实验记录。这个环节主要是激励学生去完成实验,激发探究兴趣,使本节课的探究延伸到课外,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六、教学反思科学课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这节课我用积极有效的问题,一环套一环的把学生引入到学习中去,首先做到让学生乐于去探究,去学习,再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组织引导学生“用心”去研究,去学习。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提醒学生在实验中观察什么,研究什么,明确每步实验操作的目的。回想这节课的教学我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突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切的感受到: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教学活动的动力,动手实验和交流合作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七、自我评价这节课虽然安排的是一课时,但种子的萌发需要一段时间,实际的研究活动要持续10天左右,因此需要激励学生继续做好研究。因为上课前有要求学生做一些实验的准备,比如提前浸泡好一些花生和豌豆的种子,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加上进行实验前有对分割种子有详细的说明,所以实验也比较成功,重点突出,学生也学有所成,但个环节之间的语言衔接还需要继续加强。我的说课的内容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四年级科学《种子的萌发》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647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