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煤矿减员增效实施办法
为精简员工队伍,提高劳动效率,确保职工的整体收入不至于降低,稳定员工队伍,经过矿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组织保障为确保减人提效的方案的有效实施,矿成立减人提效办公室:组长: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劳资科,其它各科室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办公室的主要职责:负责减员增效方案的编制、负责监督落实减员增效方案有效实施。二、减人提效的具体做法(一)加快自动化管理的进程采掘机械的自动化是减人提效的效果最明显最直接的做法,各生产科室、各基层单位要根据多年来的生产经验,在不影响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大胆改革,提高机器设备的自动化水平,通过机械设备的集中化控制,达到减人提效的目的。机电科已开始了下列区域自动化改造的实施计划,希望其它部门和个人要发挥各类技术人员的特长,加快推动自动化的进程。1、变电所自动化改造对中央变电所、三2煤四水平变电所、三2煤41采区变电所三处变电所进行自动化改造,节省人员12人。2、排水系统自动化改造对井下中央主排水泵房、二2煤四水平排水泵房两处泵房实施自动化改造,节省人员8人。3、皮带机自动化改造对三煤皮带暗斜井、三2煤21、22采区皮带巷的九部皮带机进行自动化改造,实现皮带的远程控制,节省人员36人。4、猴车自动化改造对三2煤一水平、三2煤四水平进风斜巷的猴车进行改造,实现无人值守,节省人员16人。通过进行自动化控制改造,预计全年撤下岗位18个,减少人员72人。(二)优化采掘布局生产技术部门在布置采掘头面时,要在考虑生产的同时要考虑设备运转的数量、通风能力、人员使用的数量综合工效情况。从2014年开始,生产技术部门在施工采掘头面前,要组织各科室及矿领导参与,对方案进行综合性的论证,使采掘布局达到在各方面达到最优。2014年生产技术部门要争取通过优化采掘布局少用20-30人。(三)优化劳动组织、提高人员工效1、严格控制区队地面人员配备。除队长、书记外,区队地面只保留材料员(负责单位日常事务及材料审批领取)、精细化核算员(负责日常培训及细化考核),总人数不超过2人。2、各单位将材料员、细化管理员名单报劳资科备案,除材料员、细化管理员不考核入井外,其他人员月考核入井数量及考核入井时间与职工一样。3、整合本单位管理人员。各单位班队长数量绝对不允许超过矿核定的指标数量;对班队长人员执行备案制度,凡没有在劳资科备案的班队长,劳资不予承认,不予享受相应的待遇。4、合并岗位,精简岗位人员。对同类岗位且操作维护一样的设备岗,各单位要按照2岗7人配置,各单位要将各岗位新配置的岗位情况报劳资科备案,确实难以合并配置的说明情况。各采掘区队牵涉到两个单位共同使用同一设备时,两个单位不得同时配置人员;两部皮带同时进入煤仓口岗位人员按一个岗配置,牵涉两个单位的,由劳资科协调处理配置。5、精简优化机电人员。对机电检修人员的使用要本着专人多能的原则,积极培养综合性的多能人才,从而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目前各机运系列机电检修人员多,能精简的空间较大,经研究决定,在劳资科现核定的机电检修人员数量基础上,下降20%,各单位必须按照此要求做好精简工作,并将精简的人员递交劳资科。6、加强对机电人员及其它灵活人员的管理。机电人员在检修工作结束后可以安排从事其它零散的工程,各单位不得出现机电人员及其它灵活人员人浮于事的现象,在日常检查中只要发现人浮于事的,对单位负责人罚款2000元,同时减少单位机电人员。7、取消各单位的达标班、杂活班等人员配置。各单位不得设置达标班、杂活班等闲杂人员,特殊情况下,有临时工程需要施工时,由各单位的机电检修人员在检修任务完成后去完成。8、减少各皮带队皮带清理人员配置。皮带清渣人员在原定员350米/人基础上提高到500米/人,强力皮带按700米/人。皮带清渣人员在难以完成清渣任务时,由皮带司机在停电检修期间及机电检修人员在检修任务完成后协助清理。9、加强对大学生的使用。各单位要结合大学生的专业情况,安排井下适当的工作,大学生必须安排到班组中去,不得安排大学生随便从事地面工作。大学生的入井数量与入井时间与在岗职工一样要求,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不得享受相应的待遇。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本单位副队长、班长的竞聘,激励大学生走工人晋升渠道。10、各采掘区队要动员一切职工,想法设法提高单产单进的水平,提高人员工效,切实提高人员的利用效率。(四)压缩机关人员1、矿组织相关部门对机关各科室的业务性质和工作量进行重新核定,确定各科室的岗位配备及人员编制。各科室要重新审视本部门业务范围和工作内容,要敢于创新,重新优化本部门岗位流程,积极推进岗位合并,压缩岗位设置,从而减少人员数量。2、各管理人员的工作必须饱满,不得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劳资和监审组织人员专门对机关科室日常工作进行检查,发现工作期间有闲聊、玩游戏、看电影、干私活等现象的,第一次给予通报,第二次给予调离原岗位。3、各科室负责人要加强对本科室人员的管理力度,对不适合本科室工作的管理人员要及时给劳资部门提出,劳资部门针对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及时调离岗位。4、降低机关管理人员的工资。2014年在全矿工资下降的基础上,机关工资的降低幅度要高于全矿的降低幅度,从工资待遇上促使机关人员向一线顺流。5、对各科室人员进行定员定编,对人员数量严禁超编的,组织竞聘上岗,对竞聘不上的人员调离原岗位。(五)合并机构1、为使各组织机构发挥最大的效率,提高人员利用效率,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矿对部分组织机构进行合并。2、矿对业务相似的各职能科室,通过评价分析后,认为可以合并的进行合并,通过合并后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3、对区队工作性质一样,且工作区域趋向集中,合并后能减少现有人员的部门进行组织机构合并,具体合并的办法,另行通知。(六)规范内退管理我矿部分职工存在实际年龄与档案年龄不符合现象,且个别人员年龄悬殊较大,已不能胜任矿的工作,对矿井的安全生产造成诸多困难。经领导研究决定,从****年开始我矿开始实行内退制度,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内退年龄界定①、对于井下人员或累计井下工龄超过8年并且实际年龄已经达到或超过55岁及以上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上班,按照内退有关规定执行。②、对于职工实际年龄较大(50岁以上55岁以下)而档案年龄较小人员,确因身体原因不能再入井人员或不能从事地面其他工作的,经矿工会、劳资科、安检科确认,并到矿医院参加体检,根据体检结果,经领导研究决定是否内退还是予以调岗。③、对于实际年龄50岁及以下人员不作为考虑内退人员范围,特殊人员需报请矿领导班子研究同意。④各单位要做好本单位人员的排查工作,把本单位实际年龄且不能胜任现工作的人员排查出来,并把排查的结果报送劳资科。2、出勤及工资①、对于实际年龄已经达到或超过55岁及以上人员,实行内退,出勤每月按照23个班计算,工资标准按照原岗位工资标准的80%执行(所有收入),半年奖、年终奖及福利品发放按照公司及矿规定标准执行。②、对于实际年龄较大(50岁以上55岁以下)而档案年龄较小人员,各单位认真排查并报劳资科,经体检确认不能继续入井人员,结合本人意愿自愿内退的,出勤每月按照23个班计算,工资标准按照原岗位工资标准的70%执行(所有收入),半年奖、年终奖及福利品发放按照公司及矿规定标准执行。3、有关说明1、此规定旨在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及职工的身体健康,针对的对象是因矿井历史原因造成的特殊薄弱人群,按规定需要执行内退时必须签订协议。2、此规定仅限内部执行,当内退人员已经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矿将及时上报公司,按正常退休手续办理。(七)规范病、伤、长期不出勤人员管理1、强化劳动纪律管理。劳资科加强平时的劳动纪律检查,每10天抽查各单位人员的出勤情况,对不出勤人员各单位必须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明,对不说明情况或理由不充分的,劳资科直接解除劳动合同。2、强化病、伤人员的假期管理。病假必须提供医院相关的住院、用药证明,且工龄在5年以内的假期不得超过3个月,10年以内的不得超过6个月,超过规定医疗期的不能胜任工作的矿单方解除合同。对于受伤人员,个人及单位必须及时申报,否则,超过规定,按解除合同处理。3、对旷工及长期不出勤人员达到解除合同的,矿在每月20前一律清理。4、工伤在医疗期结束后,矿给予安排适当的工作,个人无正常理由不服从安排工作的,矿单方给予解除合同。(八)清理矿无用的设备设施各单位认真排查,对长期不用或少用的设备设施进行清理,切实提高设备的利用率。1、对一个原班运转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的,矿不再专门给予配置人员,按运转时间给予适当的补助,由区队自行安排运转人员。2、对运输工作量少,且距离在1500米范围之内的轨道运输线,不按设备进行配置人员,而按运输区域配置人员,原则上同一区域只配置基本运行人员,对绞车多的区域,执行巡回运输。3、各单位在确保安全生产情况下,对矿井安全生产不会造成大面积影响的岗位,区队可以申请撤消岗位人员,但矿不减少岗位定员工资结算。三、激励措施减人提效的目的,是在满足矿正常生产的情况下,通过减少人员减少人工成本。矿对各单位确实通过减人提高生产效率的,执行减人不减资,增人不增资的措施。对下列人员在减人增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重奖。1、对个人通过小改小革提高工作效率,切实能减少人员的投入的,减员在5人以下的,每减少一人给予3000元的奖励,减员在5人以上的一次性给予奖励30000元。同时对负责实施小改小革的参与人员每人给予3000-5000元的奖励。减少人员数量的确定由主管科室、劳资科及监审科联合确定。2、对在核定各单位最少使用人数上,单位通过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工效减少使用人员的,每减少1人次,奖励单位负责人2000元。减员在5人以上的,额外奖励5000元,减员在10以上的额外奖励10000元。核定各单位最少使用人数由劳资科牵头各科室及基层区队参与核定。3、对在采掘布局设置方面做出减员贡献的,对单位负责人及编制技术措施人员进行奖励,奖励金额按照减少人员所节约成本的5-10%。4、对在自动化方面敢于创新做出减员贡献的,每减少10人次奖励单位负责人5000元,最高不超过20000元。对参与实施人员每人2000元奖励,最高不超过8000元。5、对在优化采掘工艺上对减员做出贡献的,每减5人,对方案提出个人奖励10000元,对单位负责人奖励2000元。以上人员奖励不计入个人收入。四、减员增效落实1、思想上重视。各单位要大力宣讲减员增效的好处:一方面可以减少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职工的工资,特别是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重奖。各单位要把减员增效作为日常重点工作来抓,切实让每位职工都认识到减员增效的重要性,并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让减员增效得到切切实实的落实。2、各单位一把手是减员增效的关键,各单位负责人要积极推进此项工作的进行,对推进工作比较明显的予以奖励,对推进工作不力的予以处罚。
本文标题:煤矿减员增效实施办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761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