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师职业倦怠的分析及克服策略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是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有着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研究表明,职业倦怠容易发生在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而教师职业作为一种典型的助人行业,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我国学者王芳、许燕认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包括“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和“知识枯竭”。教师职业倦怠,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顺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对工作任务的退缩、不负责任、出勤不出力、情感的衰退,以及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状,如易激动、焦虑、悲伤和自尊心降低等。这种状态严重影响了教师正常水平的发挥及学生学习的效果,设法减低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定教师队伍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应当予以高度重视。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1、职业因素:⑴教师职业,劳心烦神,负担重,工作时间长,大量工作只有在8小时之外做,如查资料、家访、对学生的个别教育等。同时社会责任大,它与其它从事物质生产的职业不同,它的劳动对象是尚未成熟的人,是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人。教师要把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其过程的艰巨性是可想而知的。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迫使教师“业余时间”要学习更多的新知识。“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是教师生活的真实写照。长时间、超负荷运转,使不少教师在心理和情绪上极度疲劳。⑵教师的多种角色,知识传授者、家长的代理人、班级管理者、学生的良师益友,角色之间的冲突情境、教师职业的相对封闭性等等是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根源。2、工作环境因素:⑴一线教师由于长期埋头于以重复为特征的日常教育生活,往往安于现状,对时时发生在自己身上、周围的教育教学问题习以为常。⑵教师与社会接触面小,绝大多数局限于学校和家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富不了、饿不死的生活。⑶现在的学生是独生子女多、留守儿童多,学生普遍的越来越难管、不听话。现在教育学生是一句不能骂、一下不能打,须小心谨慎,生怕学生离家出走、自杀等事情发生,一旦出事,新闻媒体指责的便是教师、学校。⑷教师自己工作的学校环境差,工作条件艰苦,工作量大,福利待遇差,收入少,而昔日的同学或以前的同事因不同的原因在条件较好的学校工作,他们工作环境优越,工作量相对的小些,但他们的福利待遇反而好得多,收入多,造成教师心理落差大,心理不平衡,工作情绪差。3、学校因素:⑴学校以简单的“率”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竞争的手段、方法不科学,奖励与处罚机制不健全,无多大意义的考评、考核多,每学年度还有72学时的继续教育学习任务等,增加了教师工作量,教师心力憔瘁,导致倦怠心理产生。⑵有些学校领导在管理学校过程中,独断专行,家长式的工作作风,教师被排除决策之外,有些学校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和谐,教师之间明争暗斗,处处防范,教师感到紧张、压抑、烦躁、郁闷,这种体验迁移到工作中就会导致教师压力大,容易诱发教师职业倦怠。⑶由于种种原因,学校教师专业配制不合理,尤其是农村中学更不合理,一位教师往往要带两到三门学科,甚至更多,也就是说所教学科跟所学的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长此以往教师感到疲惫之极,职业倦怠随之产生。⑷在现行的学校管理体制下,教师的岗位职数都是一定的,教师的流动又极少,因而有些已取得相应教师资格的教师,即便工作到退休也无法被聘上中学高级教师或小学高级教师,因此,他们感到职业生涯到了头,工作没了内驱力,于是乎凭着自己的良心去工作的教师也就多了起来。4、社会因素:理想和现实出现反差,教师其政治地位、生活待遇仍然较差,而社会对教育要求日益增强,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工作经常得不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理解、同情,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旦出点事,立即就遭到社会舆论的非议。再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有些教师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于是产生这样那样的焦虑和痛苦,增加了教师职业疲倦的心理。5、个人因素:⑴功利化思想严重,过激对待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消极对待工作。⑵不少教师争强好胜,总想事事走在他人前头,一旦目标没实现,就情绪低落。⑶部分教师家庭压力大,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事务多,工作任务又重,无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坐在家门口教书,还得回家种地,弄得身心俱疲,久而久之,教师就产生厌倦的心理。教师一旦产生职业倦怠,工作缺乏主动进取的热情,而教师不追求发展,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都会成为空谈。如何防止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呢?1.营建积极的心理环境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有11种不合理的理念会使人产生困扰。它们是:每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每一个人,尤其是生活中重要人物绝对要获得周围每一个人,尤其是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欢;个人是否有价值,在于他是否全能,是否在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成就;世上有些人很邪恶,但在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成就;世上有些人很邪恶可憎,故应严厉惩罚;事情不如意是非常可怕的、悲惨的;对人生中的责任和困难,逃避更省事些,人的不快是由外在的因素造成的,所以人无法控制自己的痛苦和困扰;对于危险可怕的事物,人应非常担心,要不断去关注,随时注意它是否会发生;一个人的行为完全取决于过去的经历,这是不可变更的事实;一个人总要依赖他人,同时也要依附于一个比自己强有力的人;一个人应关心他人的问题,也应为他人的问题悲伤难过;人生中的每一个问题总会有一准确答案,若得不到合理的答案,则会很痛苦。这些不合理的理念是导致一个人心理倦怠的根本,若这样去做,则会诱发神经症。为营建积极的心理环境,应有效剔除这些不合理的理念。教师无需在工作超负荷运转下再增加“心负”砝码;无需为追求“款”、“腕”式生活而疲于奔命,也无需为没完没了的人际周旋而煞费苦心,绞尽脑汁;更无需为追求花花世界中一些消极无聊的事物而东奔西走,枉费心力。别让倦怠挤占我们并不宽裕的心理空间,留出一方空白,以发挥它的奇妙作用。2.提高心理成熟度教师想摆脱心理倦怠,维护心理健康,应具有抗干扰能力,教师应敬业修身乐教。事实证明,心理成熟的教师不仅应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知识经验,具有投身教育、团结互助、率先垂范的职业道德,而且应熟练承担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全身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动机水平处于激活状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就感。心理成熟度越高,越能经受挫折的考验,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不易产生心理倦怠。3.在工作中寻找快乐教师相对是较为自由的职业,每一节课从教学设计到讲授,从作业批改到辅导都可以倾注自己的心血,展示自己的创新;当自己的一节课得到学生好评时,当自己设计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感动时,当找学生谈话后学生进步时,当看着一届一届的学生考出理想的成绩时,我们难道不感到快乐吗?难道没有感觉到自己的付出有价值吗?我们要学会感受快乐,感受教育成功后的喜悦。当然,我们在工作中总会遇到调皮的学生,遇到不理解我们工作的家长,遇到这样那样的不顺心,没什么,这都是正常的,我们可以把这些当成是对自己沟通能力的考验,那心态就完全不同了,会在这样的工作中体会到挑战,体会到成功。4.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态决定我们人生的成败,所以我们必须保持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拼搏进取。我们要成为一个主动的人,多走一些路,会获得一些人生的宝贵经验。成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有自制力才能抓住成功的机会,要时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们应该学会自信,成功的程度取决于信念的程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要充满热忱,要想成为杰出的人物,必须要有进取心,还要有一颗健康的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教师职业中的倦怠心理才会随之土崩瓦解,消失得无影无踪。教师是特殊的脑力劳动者,如果整天牢骚满腹,上进心迟滞,维系工作的动机丧失,就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要太在乎别人的评价,不要太在意个人一时的小得小失。因此,提倡对教师的社会性支持较其它的群体就更有其特殊意义。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师期望有余,而关心不足。把教师视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视为蜡烛,视为园丁,所有这些都表明教师的伟大。然而,教师必定也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心与帮助。特别是在他们存在倦怠问题时,有效的社会支持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对教师的社会支持应表现为多方面,既有与教师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支持,又有与地位、荣誉相关的精神支持。同时,最为重要的是,学校应该努力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交往规则,不搞特殊化,为教师间的沟通建立支持性的网络体系,从而使那些在倦怠中挣扎的教师得到一个安全的环境,能够向能理解他们问题的人进行倾诉。来自老教师群体或是受过专门培训的校园咨询员的帮助和支持也是非常有效的。现有研究已经表明:与同事进行讨论、从支持性的网络体系中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对克服老师的倦怠有明显的作用。
本文标题:教师职业倦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268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