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物理解题入门(初中篇)————做法·习惯·能力垦利县教研室孙其文无论是定性地解释物理现象,还是定量地解决物理问题,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套常规化的程序。即:解读物理信息、进入物理情景、形成物理问题、建立物理模型、明确研究对象、确立物理关系,至此向后的解答用到更多的是文学、数学等而不是物理了。下面我把它分成几个问题,结合初中物理知识,做一下探讨。一.解读物理信息进入物理情景解读物理信息,是进入物理情景的前提;只有进入了物理情景,才能使解题顺利进行下去。面对生活的、文字的、符号的、图象的、表格的等形形色色的信息,如果不能有效的进行解读、转换、翻译,就不可能全方位地使我们逼真地想象出物理情景从而进入物理情景。这就是常说的审题或者破题,也是解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如例1:例1.照相时,选择不同的“光圈”,以控制镜头的进光面积;选择不同的快门速度,以控制镜头的进光时间。两者结合的目的是使底片受到的光照能量保持一定,光照能量过大或过小都不能得到好照片。下面的表格是某种情况下光圈与快门的几种正确组合。在“快门”一行中,“15”表示快门打开的时间是1/15s,依次类推;在“光圈”一行中,“16”表示镜头透光部分的直径等于镜头焦距的1/16,依次类推。计算光圈一行的最后一格应填的数字。分析:读完表格,我们自然得到一个判断,光圈和快门是有关系的,并且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那么是什么关系呢?结合照相机常识,照相调节快门和光圈时,进光量是近似恒定不变的。把这句话转换成数学式子,就可能找到规律,从而为我们解题提供思路。其实,我们读完表格,也会隐隐约约猜测到,一定是归纳出公式去算数填空。解答:设该照相机凸透镜的焦距为f,光圈和快门分别用m、n表示,在保证进光量恒定的前提下,据题意应该有关系式:1/n×(f/2m)2·л=恒量将表中数据代入上式,可求出多组恒量分别为:f2л/(4×162×15)=f2л/15360;f2л/(4×112×30)=f2л/14520;f2л/(4×82×60)=f2л/15360;f2л/(4×5.62×125)=f2л/15680;f2л/(4×42×250)=f2л/16000;f2л/(4×2.82×500)=f2л/15680;用这几组恒量的平均值做标准恒量,将n=1000代入关系式可求得:m2=3.86即m=1.97,光圈都是近似到小数点后一位,即m=2.02所以,空格填数字2。这是解读、转换、翻译表格中的物理信息,想象照相常识与情景。再看例2:例2.如图是以左心室为例,一个成年人一次血液循环中左心室容积和压强变化的P—V曲线,成年人正常心跳每分钟约75次,左右心室收缩时射出的血量约为70mL,右心室对肺动脉的压力约为左心室的1/5,据此估算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分析:学过人体生理的都知道,心脏跳动一次,左右心室各进射血做功一次。图象中表示的,是左心室容积和压强变化的P—V曲线,左心室完成一次射血过程平均压强为80×Pa105/760,体积改变70×10-6。把图象的意义解读到这种程度,然后将之转换成表示物理意义的数学式子,就很容易解题了。解答:左心室跳一次做功:左右心室做的总功W=6W1/5(2)平均功率P平均=W÷60/75(3)将(1)、(2)代入(3)得:P平均=1.1w这是解读、转换、翻译图象中的物理信息,结合生物知识想象心脏跳动情景。由上面几个例题可以看出,正确、准确解读、转换、翻译题目中的物理信息,结合所需知识想象并进入物理情景,是解题的前提。二.形成物理问题建立物理模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一部科学史,就是一部建立科学模型史。无论是自然科学的还是社会科学的,无论是数学的、物理的,还是化学的、生物的,莫不如是。学习科学,最终留在我们脑子里的不过是些模型。那么,什么是物理模型呢?物理学所分析的、研究的实际问题往往很复杂,为了便于着手分析与研究,物理学中常常采用“简化”的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的处理,用一种能反映原物本质特性的理想物质(过程)或暇想结构,去描述实际的事物(过程)。这种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称之为“物理模型”。物体或物理量的模型有:力的图示、光线、作用点、重心、液片、气柱、磁感线等。物理过程或变化的模型有:平衡(二力、杠杆)模型、机械(杠杆、斜面、滑轮、连通器)模型、运动(匀速直线)模型、气态变化模型、热平衡模型、光3路模型、电路模型等。所有这些模型的共同特点是直观、扼要,便于我们解决问题。解读、转换、翻译物理信息,进入物理情景的过程,也是形成物理问题,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对后者的思维要求更高级、更科学。一旦把问题抽象成模型,解题的基本思路也就基本有着落了。例3:例3.寒冷的冬天,高速行驶的大禹车内因为装有空调很暖和,如果你观察玻璃,就会发现玻璃内壁上凝结了一层冰花,但当车停下来或车速减下来时,玻璃上的冰花就变成了水,这是为什么?分析:玻璃是一热平衡体(这就是建立物理模型),里面给它加温,外面给它降温(运动越快,降温能力越强——请自己继续建模解释),最终它要达到一相对稳定的热平衡温度,即玻璃的温度决定其内壁究竟是冰花还是水。解答:玻璃上凝结冰花还是附着水,取决于玻璃的温度是低于0℃还是高于0℃,而玻璃的温度取决于外界空气给玻璃降温的程度。大禹车是个热源,车快速行驶时紧贴玻璃外的空气快速更换,因此玻璃的温度就降得快,能够形成冰花;反之玻璃的温度就降得慢,达到热平衡后的温度就高于0℃,附着的就是水而不是冰花。这是把物态变化问题,建成热平衡模型进行解释。请看例4:例4.一铁管中装满水,某同学敲击管子的一端,另一同学在管子的另一端,问他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人耳辨别出前后两种声音的时间间隔须不低于1/15s,声音在空气、水、铁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346m/s,1500m/s,5200m/s)分析:盯住研究对象——声音,想象物理情景——沿三路传入耳朵,此即物理建模;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此即为数学建模。解答:设管子长为S,能听到三次声音须满足如下条件:t气-t水1/15S/V气-S/V水1/15S/346-S/15001/15t水-t铁1/15即S/V水-S/V铁1/15即S/1500-S/52001/15t气-t铁1/15S/V气-S/V铁1/15S/346-S/52001/15S30(m)即S140.6(m)S24.7(m)(1)当S140.6(m)时,三式都成立,能听到三次;(2)当30(m)S140.6(m)时,铁水声音混合,能听到二次;(3)当24.7(m)S30(m)(m)时,铁水声音混合,水气声音混合,能听到一次;(4)当S24.7(m)时,都混合了,有两重、有三重,听到一次。4这是把听到声音次数问题,建成声音沿不同媒介进行传播的模型。请看例5:例5.甲乙两处距离为L,其间铺设了由两根导线组成的电话线,每单位长单根导线的电阻为r(r的单位为欧/米),乙处终端接有负载电阻。如果线路中途某处两导线因绝缘层损坏而相联,为了找出相联位置,给你一台电压为U的直流稳压电源和一个量程合适的电流表,怎样求出损坏处离甲端的距离和损坏处的接触电阻?分析:想象物理情景,把实物转化为如下电路图,模型就建立起来了。解答:如图,设电话线损坏处的接触电阻为R,损坏处离甲处的距离为L/,首先将甲处断开,乙处将负载电阻撤除,并在乙处接上直流稳压电源(U),将电流表接在电路中测得电流为I1,则有:U=I1{2(L-L/)r+R}①然后,将乙处断开,在甲处接上直流稳压电源,将电流表接在电路中测得电流为I2,则有:U=I2(2L/r+R)②解①②得:L/=L/2+(I1-I2)U/4rI1I2R=(I1+I2)U/2I1I2-rL这是把实际线路问题,建成标准电路模型。由上面几个例题可以看出,解读、转换、翻译物理信息,进入物理情景后,把物理问题概括归纳出来,然后把问题直观、扼要地用物理模型表示出来,是解题的真正开始。三.明确研究对象确立物理关系我们在平时做题中,解读信息、进入情景往往是在不自觉、甚至是无意识下进行的。形成问题、建立模型则需要在自觉、主动、科学的状况下进行。把问题抽象成物理模型后,就要明确模型中谁是研究对象?就要确立研究对象中蕴涵什么物理关系?其中,“明确”比“确立”更鲜明、更积极、更主动。研究对象可分为:常规物体:一般的物体(固液气)、多个物体、物体的一点或一部分等;非常规物体:磁场、光线、微粒等;物理量:力、速度、密度、压强、温度、电流、电压等。我们熟知的物理关系,大都是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得出的。控制变量法是探究某一物理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什么关系?而解题则是探究多个因素确定了哪5个物理量?如何确定的?前者是找1个与多个的关系(关系即本质),后者是由多个求未知的那一个(本质在关系中)。明确了模型中的研究对象,并确立了研究对象中的物理关系后,我们就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更简捷地具体解题了。见例6:例6.投影时,老师为什么要拉死窗帘?分析:敞开和拉死窗帘时(也是控制变量),视网膜接受的光线来路和强度不同(模型是字符和窗口的两光线射到眼睛中视网膜上),视网膜对强光的感觉更敏感。解答:当敞开窗帘时,窗外的光线和投影(字符)光线同时射入眼睛到视网膜上。因为窗外光线比投影上字符的光线强烈,所以,我们就看不清投影内容了。反之,就看的清楚。黑板用久了,反光比字符光线强烈也使我们看不清字符,也是这个道理。上题的研究对象是模型中的视网膜和两路光线,物理关系是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即视网膜对强光更敏感。解释方法是控制变量法(窗外光线射不射)。再看例7:例7.研究水的沸腾实验,刚开始时,从烧杯底部向上浮起的气泡越来越小,沸腾后,从烧杯底部向上浮起的气泡越来越大,这是为什么?分析:影响气泡大小的因素有二,一是泡内压强,一是泡内气体的多少。后者是主要因素和决定因素。两个模型,一是气泡上升受的外压越来越小;一是气泡上升时发生液化或汽化。实验开始时,假设底部有一气泡,用控制变量法(高度是变量)将之想象,后来到了上部。我们知道,上部的水温度比底部低,这时泡内气体的温度比泡外高,于是液化就发生了,泡内气体减少,其体积自然变小,甚至不等到顶部就会消失。沸腾时也是用这个方法进行解释。解答:开始时水的上、下部分温度不同,上边低,下边高。这样在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内的水蒸气就会遇冷液化,水汽少了,尽管外界压强在变小,气泡也是变小。沸腾时整个液体温度相同且各部分的水都在汽化,这样气泡上升时泡外的液体水就会不断地变成水汽进入泡内,加之泡外界的压强在变小,于是气泡便由小变大。本题的研究对象是模型中气泡内外压强、内外温度;研究对象中的物理关系一是上升时压强变小应使气泡变大;一是上升时内外温度的差异使气泡内发生液化或气泡外发生汽化,导致气泡变小或变大。6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更多的解题经验和教训,解读物理信息、进入物理情景、形成物理问题、建立物理模型,明确研究对象,确立物理关系(牢记控制变量法),是很重要的心法,甚至是解题灵感的源泉。面对难题时,一定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当然,具体到一个题目在这几方面表现出的难易程度,是“凹凸”不一的。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力求全面、彻底。全面是横面上的防止缺漏、,彻底是纵面上的深透到底。这既需要逻辑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也需要非逻辑的直觉、灵感、顿悟、猜想,还需要总体上的审视把握和钻研上的持久精神。拘泥、主观、机械、死板、急噪、浮漂,是难以应对藏在具体题目里面之“凹凸”的。例8:例8.某兴趣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他们来收拾器材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漂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浮在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1:由于水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猜想3: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
本文标题:物理竞赛解题入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460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