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SNT 2070-2008 出入境口岸黑热病监测规程
书书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犛犖/犜2070—2008出入境口岸黑热病监测规程犛狌狉狏犲犻犾犾犪狀犮犲犮狅犱犲狊犳狅狉犓犪犾犪犪狕犪狉犪狋犳狉狅狀狋犻犲狉狆狅狉狋20080429发布2008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书书书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鞠文东、付维明、关承春、王延禄、黄玉明、侯咏、邵柏、丁淑丽、杨军。本标准为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Ⅰ犛犖/犜2070—2008出入境口岸黑热病监测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出入境口岸黑热病的监测对象、内容与方法、结果判定和处置。本标准适用于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入境口岸黑热病的疫情监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WS258—2006 黑热病诊断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黑热病 犓犪犾犪犪狕犪狉又称为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leishmaniasis),是杜氏利什曼原虫(犔犲犻狊犺犿犪狀犻犪犱狅狀狅狏犪狀犻)所引起的由白蛉传播的慢性寄生虫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不规则发热、脾脏肿大、贫血、消瘦、白细胞减少、血浆球蛋白增加、皮肤色素增深等。4 对象4.1 出入境口岸人群———出入境人员及交通员工;———出入境口岸工作人员;———出入境口岸邻近的边境居民。4.2 媒介和宿主动物———白蛉是利什曼原虫的传播媒介。在我国已证实的4种媒介白蛉是:中华白蛉、中华白蛉长管亚种、吴氏白蛉、亚历山大白蛉,其中中华白蛉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宿主动物主要是家养犬,人本身也可以成为贮存宿主。5 内容与方法5.1 准备5.1.1 选择监测点口岸区域的公共场所、民居、仓库、临时居所、垃圾站等。5.1.2 确定监测人员成立监测点工作组,由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承担监测点工作。5.1.3 收集疫情信息资料5.1.3.1 疫情信息来源———世界卫生组织网站http:∥www.who.int及《流行病学周报》;———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网站http:∥www.cdc.gov;1犛犖/犜2070—2008———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疫情信息;———卫生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发布的《全国疫情月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防疫机构的疫情信息;———毗邻国家双边卫生检疫协议规定的疫情通报。5.1.3.2 疫情信息分析分析国内外黑热病疫情情况,包括发生疫情的时间、国家或地区、染疫人数、控制情况,掌握国内外黑热病流行动态;利用本底调查等方式分析本地媒介分布及贮存宿主资料,研究本地黑热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趋势。5.2 人群监测5.2.1 现场监测对出入境人员和国际交通工具上的员工通过查验健康申明卡筛查来自黑热病流行区的人员;通过现场体温检测和进一步体检及时发现有发热和脾脏肿大等症状的可疑病例。5.2.2 血清学监测出入境口岸区域出现新发的黑热病确诊病例时,应确定口岸重点监测人群,运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抽样收集血清进行检测,血清学检测方法按照WS258—2006中附录B进行,以了解本口岸地区人群的黑热病感染状况。5.3 媒介与宿主动物监测5.3.1 媒介监测有白蛉分布的出入境口岸区域,每年应定期开展白蛉监测,监测白蛉的种群组成、数量、地域分布情况以及密度消长。无白蛉分布或基本消灭了白蛉的区域,重点监测可能经入境的交通工具、运输设备、集装箱、货物中携带输入的白蛉。白蛉监测方法参见附录A。5.3.2 宿主动物监测应重点查验来自黑热病流行区的宿主动物(如:家养犬类),开展血清免疫学监测;当出入境口岸附近区域出现新发的黑热病确诊病例时,对辖区内犬类要开展抽样监测,及时发现染病动物。6 结果判定6.1 诊断依据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诊断。实验室免疫学检验包括直接凝集试验(DAT)、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IC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实验室病原学检查为骨髓、脾或淋巴结等穿刺物涂片和培养。具体操作按照WS258—2006中附录B和附录C进行。6.2 疑似病例的判定出入境人群中发现的下列人员为疑似病例:黑热病流行区内的居民,或曾在白蛉成虫活动季节内在流行区居住过的人员,具备以下临床表现:长期不规则发热,盗汗,消瘦,进行性脾肿大,轻度或中度肝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和高球蛋白血症,或有鼻出血及齿龈出血等症状。6.3 临床诊断病例的判定按6.2判断为疑似病例,同时符合6.1中任何一种免疫学方法检测结果为阳性者。6.4 确诊病例的判定按6.2判断为疑似病例,同时在骨髓、脾或淋巴结等穿刺物涂片上查见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或将穿刺物接种到三恩氏(NNN)培养基内培养出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7 处置7.1 疫情通报7.1.1 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在病例确诊后24h内向上级检验检疫机构报告发现的黑热病病例,同时向2犛犖/犜2070—2008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疫情。对确诊病例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着重询问疫区旅行史、犬类接触史和白蛉的叮咬史,并填报《传染病个案调查记录表》和《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报告卡》。7.1.2 出入境口岸区域短期内集中出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人数目明显增加,责任疫情报告人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上级检验检疫机构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疫情。7.2 后续管理7.2.1 出入境口岸发现黑热病染疫嫌疑人后,应及时隔离并送指定医疗单位或疾病控制中心进行治疗,并开展跟踪调查。7.2.2 对来自黑热病流行区的交通工具、货物实施除虫。7.2.3 每年本地白蛉活动季节中,有新发黑热病例出现的口岸区域,应采取措施捕杀病犬,并对家养健康犬采取药浴方式预防,切断黑热病的传播环节,降低发病;同时采取药物喷洒等方式清除口岸附近区域可能的白蛉孳生地。7.3 防护措施7.3.1 所有从事疫情监测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了解疫情知识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后才能开展工作。监测过程中及时穿戴防护用品,包括防护衣、防护面具、防护手套、防护镜、鞋、帽等。7.3.2 实施宣传教育,提高出入境人员防病的卫生意识,对前往有确诊的黑热病病人或已证实有白蛉媒介感染利什曼原虫区域的人员,应告知其携带蚊帐、蚊虫驱避剂等防止白蛉叮咬。7.4 监测报告根据黑热病分布的季节性和地区性特点,不同口岸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监测工作后,将监测结果统计分析,预测口岸地区黑热病发生的风险和流行趋势,提出控制措施,为建立黑热病疫情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提供参考依据。3犛犖/犜2070—2008附 录 犃(资料性附录)白蛉监测方法及注意事项犃.1 白蛉监测方法犃.1.1 成立监测组成立由3人~5人组成的专业小组,由有经验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人员组成后,工作期间全程不应换人。犃.1.2 制定监测方案确定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范围和时间。犃.1.3 监测内容白蛉的监测内容主要有密度调查、种群监测和病原学监测。犃.1.3.1 密度调查了解掌握本地区常见白蛉的密度,季节消长规律,为黑热病的防治评价、考核提供依据。犃.1.3.2 种群监测查清本地区常见白蛉种群的组成,界定主要、次要和少见蛉种。犃.1.4 监测方法犃.1.4.1 成虫密度调查犃.1.4.1.1 人工小时法[只/(人·犺)]选择成蛉栖息场所,如住室、畜舍、岩穴、巢窝等处作为捕集点,用捕器或者吸管进行吸捕。每次捕捉的时间与地点应相同,捕捉时间应选在黄昏后至黎明前的一个固定时间,密度以一人1h内捕获的白蛉数目来表示。犃.1.4.1.2 击落捕集法在房间内的地面和家具上覆盖纸张,在房内喷洒能使白蛉掉落的杀虫剂(如:拟除虫菊酯等),在固定的期间(每周或每2周)内,收集全部掉落在纸上的白蛉进行鉴定,其数目以房间内每晚白蛉掉落数来表示(一般在拂晓时检查)。适用于测量家栖性白蛉。犃.1.4.1.3 灯光捕蛉法在夜晚来临前至拂晓的时间内,把小型灯光捕蛉器放置在固定的地方,最好在晚间捕集,以便能收集足够的数据。捕集的白蛉处死后鉴定蛉种,其测量的结果以每晚每器捕集的白蛉数目来表示,适于捕集野栖性或家栖性白蛉。犃.1.4.1.4 粘纸定量捕蛉法将规格为25cm×20cm、大小一致、白色坚韧而松软的纸片或卡片浸泡在蓖麻油(也可用机器油代替)中,然后在白蛉可能停歇处放置过夜。为了获得定量结果,纸片的一侧或两侧必须全部向外暴露,固定牢固,并保证每次取样时所用的纸片数目恒定。捕集的结果以每晚每平方米粘纸上的白蛉数目来表示。犃.1.4.2 种群监测在当地白蛉活动的整个季节内广泛收集白蛉,鉴定蛉种,查明当地蛉种组成比,确定优势蛉种。犃.1.4.3 病原学检测出入境口岸位于黑热病高流行区的,或者1年之内有新发的黑热病确诊病例的,对采集到的白蛉应送指定实验室进行利什曼原虫的病原学检测。4犛犖/犜2070—2008犃.2 监测注意事项犃.2.1 各出入境口岸应根据本地区实际和不同的地理情况,确定监测方法、内容。应遵循以下原则:———定点:按口岸地理概貌,选择住室、仓库、畜舍、垃圾站、岩穴等具有代表性的场所,确定后的监测点保持不变;———定时:根据不同监测内容和方法选择监测起始时间不变;———定人:在监测工作过程中,要求每点监测人员不变;———定技术方法:监测方法一经确定并有效应用,中途不能任意变更。犃.2.2 监测时间段的选择依据本地区白蛉种群活动的季节规律确定监测时间段,应从白蛉活动季节之前开始到白蛉密度高峰季节,观察整个白蛉季节。犃.2.3 监测器材和物品除交通、通讯工具外,应提前准备解剖镜、解剖针、小镊子、载玻片、酒精、捕蛉工具、电动吸蚊器、手电筒、标准卡片、蓖麻油、蚊帐、标本盒等基本器材和用品。5犛犖/犜2070—2008
本文标题:SNT 2070-2008 出入境口岸黑热病监测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657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