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建议 青岛版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建议信息窗——动物趣闻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同学们在一起阅读“动物趣闻”的情境。借助蜂鸟、袋鼠、小狗、蓝鲸这4种动物的质量信息,引出克、千克、吨3个质量单位。学生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建立克、千克、吨的认识;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交流课前调查的有关动物质量方面的资料,说一说动物质量方面的趣闻。如果学生没有查到教材提供的几种动物的信息,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相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合作探索”中共有3个红点问题。第一个红点部分标示的问题是对质量单位“克”的认识,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对质量单位“千克”的认识,举例部分是加深对千克的感受,第三个红点标示的问题“1吨有多重”是对质量单位“吨”的认识。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l克有多重?”教材先呈现一个孩子说“1片口香糖重3克。我想1克很轻。”接着小博士介绍“克”的相关知识,然后教师引领学生认识天平及砝码,紧接着呈现两个孩子用天平称硬币和花生仁后再掂一掂的场景,最后进一-步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称量工具。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通过称、掂等活动建立2对1克的认识。教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根据信息窗提供的“蜂鸟的质量”这一信息的提示,明确“克”是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然后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对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出小博士的话,介绍质量单位“克”及用字母表示方法。接着引出可以用天平来称质量较轻的物品,介绍天平及天平的使用方法,再让学生用天平称一称,一枚2分硬币、1粒饱满的花生米大约重1克,并用手掂一掂,在实际操作中感受1克有多重。对于生活中常见称量工具的认识,教师可以适时给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称量物品的工具及3使用方法,例如:盘秤、弹簧秤、电子秤、磅秤等。知道哪种秤是称很轻的东西的,哪种秤是称一般物品的,哪种秤是称很重的物品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交流其他种类的秤,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然后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掂一掂课前收集的一些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是课本中呈现的花生米、硬币、黄豆等物品,也可以是学生常见的糖块、巧克力、比较小的水果等,估计大约有多重,并用适当的称量工具去验证,在掂、估、称、说的过程中体验1克、50克、100克、500克等有多重,为学生今后估计其他常见物品的质量积累经验。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1千克有多重?”教材先呈现两个孩子从生活中找到的1千克的物品,再由小博士介绍1千克的相关知识,得出结论:1千克=1000克;然后是两个孩子交流掂1千克物品后的感受,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下面这些物品有多重吗?”引导学生在不同的称量工具中读出物品的质量是多少千克。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的活动,感知1千克的轻重,再通过在不同称量工具中读出不同物体的质量,进一步加深对千克的认识。4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简单交流一下对千克的认识,说一说生活中重1千克的物品,如1袋洗衣粉重1千克、2袋盐重1千克等,充分感知千克是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个质量单位。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明确千克是比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较重物品有多重,介绍1千克=1000克,教学用字母表示千克的方法。然后教师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创设各种称一称,掂一掂的操作活动,如为学生提供塑料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装上1千克的水、沙子、粮食、面粉等,用手掂一掂,体验1千克有多重,加深对千克的体验,积累活动经验。在对千克有了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称一称、认一认下面这些物品的质量:一棵白菜重2千克;一把香蕉重3千克;一个小女孩的体重是25千克。这样有利于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用千克做单位的物品,进一步巩固对千克的认识。第三个红点,先通过小博士的话介绍计量单位“吨”,接着借助“1袋大米重10千克,10袋大米重100千克,100袋大米重1000千克”这一实例,让学生通过感知和推算,充分体验吨的大小,及吨与千克的关系,从而得出:1吨=1000千克;然后通过“1个女孩的体重大约是25千克,4个女孩的体重大约是100千克,40个女孩的体重大约是1吨”这个很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进一步建立计量单位“吨”的概念。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吨”比较抽象,可直接揭示,然后再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帮助理解。5教学时,由于吨这个单位很大,学生很难直接体会到它,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学时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介绍,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当学生对“吨”有了初步的判断,知道这是计量很重的物体时才用到的一个质量单位,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估计“1吨有多重”,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测,根据学生猜测的情况,教师再引导学生借助教材上“1袋大米重10千克……”这个例子,让学生算一算:如果一袋大米重10千克,那么多少袋大米重1吨;推算出1吨=1000千克。初步形成“吨”的概念。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去体验:如果一个小女孩的体重是25千克,那么4个小女孩的体重是多少,多少个女孩的体重大约是1吨。通过推算,学生感受到“吨”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吨的认识。这里要说明的是,新教材与原教材相比,基本上不再出现“质量”这一概念,原因是“质量”这个词比较抽象,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不易理解,建议教师上课时也尽量不提,降低学习难度,减轻不必要的学习负担。自主练习第1题是用手掂一掂,估一估,主要是通过操作加深对克的认识和体会。6第2题是练习识秤与识别包装袋上的质量标识。建议老师把第2题的前4道题放在一起练习,都是对各种称量工具的识别,而后4道题都是识别包装袋上物品的质量是多少。第3题是借助具体的实物体验“千克”的大小,感知克与千克之间的联系。学生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第4题是千克、吨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题目。解决第一幅图中的问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让学生说一说多少只羊的质量大约是1吨。对于第二幅图中的问题,教师先让学生明确1000千克=1吨,了解一般情况下13个成人的体重大约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最后,教师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计量哪些物品用吨为单位,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深化对吨的认识。第5题是借助具体的实物体验“吨”大小,感知千克与吨的联系。7第6题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填空。关键还是每个人的心中要有“一杆秤”,如l克是多重,1千克是多重,然后用“这杆秤”去衡量,做出正确的判断。第7题是课堂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练习时,准备充足的物品,让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学习。第8题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题。这是对信息窗教学内容的扩充。练习时,教师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通过相互交流进行订正。交流时,关键要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例如:1吨=1000千克,3吨就是3个1000千克,即3吨=3000千克;1000克=1千克,2000克里有2个1000克,2个1000克就是2千克。8第9题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就是吨与千克之间的转化。计算对于学生来说不成问题,关键是要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第10题,既让学生在填写单位的过程中,分清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又让学生了解有关动物体重和速度常识。学生练习时,填好单位后,应讲一讲上、下两种单位的不同。这些知识离学生生活较远,所以,可以让学生先查阅资料再填写。第11题在解决第(1)题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当发现单位名称不统一时,要先统一单位名称,再比较大小。第12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看清图意,明确两幅图之间的内在联系,再列式计算出果汁的9质量。第13题比较大小,要注意弄清不同单位之间的进率。第14题是结合生活实际的开放性题目。练习时,要注重训练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第15题是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的题目。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1千克的感知,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第16题是“猜体重”的游戏,通过对话与交流,在了解同龄人之间的体重的同时,加深对千克的认识。10“你知道吗”给学生介绍了我国质量单位的发展史,使学生了解关于“斤”和“两”以及千克、克、斤之间关系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学会了吗”通过解决超市内的有关问题,检测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时,应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适当扩展练习内容。注意指导学生做好记录,为后面的交流、评价提供依据。11
本文标题: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建议 青岛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829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