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写出你的真情实感专题写作导学案训练目标审美目标:学习感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语言目标:在写作中能够落实“写真话、抒真情”的原则,掌握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专题二此情可待成追忆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理由指点技巧找到提升门径实战演练练出训练实效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理由作文题呈现:请就你身边的某一位朋友,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写出你的真情实感。【佳作赏析】幽人苏家桥土家野夫幽人之谓,语出易经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孔颖达疏解为“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此即谓仅仅是幽居岩户还不能唤作隐士,还必须践履大道,守正不阿才行。①当世江湖林泉俱为国有,隐逸的客观条件已然无存。然则内心像幽人一样生存于此俗世的人,其实尚未绝迹。以此衡之友侪,苏家桥兄庶几近之。②①开篇引用孔颖达疏易经履卦来解释“幽人”二字的来历和深刻含义。②点出“我”的友人——苏家桥,像幽人一样生存于此俗世。其人好读书,尤擅于旧学;初时痴迷于魏晋,故言行风度颇类于竹林人物。既有拔剑四顾的自雄,也多穷途而哭的绝望。然则哭笑歌行之内,却是心底的悲悯和温良恭让。某夜深雪覆盖寂寂小城,除夕将至,我与他醺然还家,路遇一老丐蜷缩某机关门前。他拉着我上前询问,老丐曰当年水灾,其家颗粒无存,只好年关进城行乞;言毕泣下。老翁勾起我们各自童年颠沛的记忆,顿时三人抱头痛哭于当街;我们倾尽囊中散银,再三拱手揖别。③那是八十年代初的中国,社会恍惚还残存这样一点古风。③以“与老丐抱头痛哭于当街,倾尽囊中散银,再三拱手揖别”之事,写出苏家桥“哭笑歌行之内,却是心底的悲悯和温良恭让”。景物渲染,动作描写,情景历历在目。1988年,我再次毕业分到海南。回山辞别,那时他也调到了州府某中专任教。他从利川送我到恩施,过家门而不入,又陪我坐货车到武汉。想到旅途迢遥,孤乘无趣,他遂陪我坐火车到湛江。还是不忍看我独行远引,又颠沛到海安;最后干脆一帆渡海,万里相送到了海口,次日才又独自踏上漫长归途。④那时我们都是囊无余钱的人,这样的友道深情,不啻于桃花千尺矣。⑤苏家桥日夕坐拥书城,是鄂西不多的藏书小家之一。他腹笥深厚,笔锋暗藏,乃吾侪之中最先泡网的虾客。但他从不投稿梓世,更不以本尊现身,乃至迄今知其何人者无几。④万里相送,只是怕“我”旅途迢遥,孤乘无趣,细节描写,具体描述,无需抒情,深厚友情自在其中矣。⑤直抒胸臆,友道深情。他亦新旧文体悉能熟练操刀者,散文之淡雅且冷幽默走丰子恺一路。苏家桥的旧诗词功底也非同寻常,其文白夹杂苦笑冷嘲,则酷似聂绀弩杨宪益一辈之披风刀法。当年我在槛中时,他曾遥寄贺新凉一阕,词曰——别后相思久。点支烟,挑灯枯坐,吃杯烧酒。江上飞寒风且大,未晓冬衣可有。怕只怕,杜郎穷瘦。一别经年何日见,偶回来欲语兄寻走。思往事,空垂首。外头过活兄安否?待书来,看它几遍,莫教离手。自是危楼休独倚,怕说吹箫屠狗。但记取,死生师友。留得故园三分地,俟功名料理归田后。我与汝,再相守。⑥⑥苏家桥遥寄贺新凉词,既彰显了“我”与他的友情之深厚,又彰显了苏家桥深厚的文学底蕴。许多年来,我曾经为他扼腕而惜,总认为以他的才华品性,埋没于深山是一种浪费。现在,我开始慢慢领会他那种生活的自适了。自古读书人多要为“出”与“处”的矛盾而纠结,多半是在出而未果的情形下,再选择做一个处士。而他却是,从青春时代开始,就早早放弃了他在尘世的一切有为,选择了这种无道则隐的存在方式。东坡词谓: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每念及此,我就想起他那时隐时现在故乡人丛中,无人曾识的面容。⑦(有删改)⑦用苏东坡的诗词结尾,联想苏家桥如隐士般的情景,回扣标题。【点评】文章从苏家桥的隐士风范切入,借以下三件事——与老丐抱头痛哭于当街,倾尽囊中散银,再三拱手揖别;万里相送,只是怕“我”旅途迢遥,孤乘无趣;遥寄贺新凉词——写出了苏家桥悲悯善良、重情重义的性格特点,也传达出“我”对苏家桥的欣赏与敬佩,同时也写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事件叙述,细节描写,诗词佐证,寓情感于事件和细节之中,真实而具体;景物烘托,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同时并存,抒情手法多样。指点技巧找到提升门径1.如何写出真情实感(1)要用眼观察生活,要用心感受生活要善于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对事物作精细的观察,不放过生活中每个有意义的变化。只有如此,才会有真情实感。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当我们身临其境地去体味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时,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和独特的感受,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为感悟构建基础。我们要把日常生活中看似普通的人、事,放到一定的社会大背景中去观察,这样就能以小见大,窥斑见豹。(2)要写真生活真实是一切作品的生命。需要注意的是,真实的生活不仅指作者亲身经历的生活,而且指作者客观经历的生活,依照他人的生活真实适当加工而成的“艺术真实”。在这里要处理好真实与虚构的关系。虚构不等于虚假,可以说没有虚构就没有文学。虚构是生活的再加工,它反映的是艺术的真实。但虚构不是胡编乱造,寓言和神话没有一种是真的,但它们都是生活情理的艺术再现。所以,我们说“感情真挚”不是说不允许虚构,但要注意的是,作文应在生活的基础上去加工提炼,酝酿出动人的效果。(3)要学会捕捉细节,对典型细节浓墨重彩,通过细节表达真情实感发掘感动点时,要注意捕捉细节;要通过细节,形象地再现感动点。细节指人物的某些细小却典型的举止行动。细节虽然细小,但有了细节,文章就有血有肉;没有细节,记叙类的文章就没有真切动人的形象。要努力捕捉能够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形象地表现主题的细节。(4)要设定感情倾诉的对象所谓的“读者意识”就是在写作时要心中有人,有一个可以与之进行倾诉、交流的对象。这个对象是潜在的,它既可以是具体的、特定的,也可以是虚拟的、不确定的。作者完全可以根据文体和内容的不同表达需要,来预设、选择、变换自己文章的“读者”。2.在写作时,要注意:(1)提倡说自己想说的话,不可误认为可以不问是非、不加选择、不负责任。(2)说自己想说的话并不代表可以信口开河,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实战演练练出训练实效一、片段训练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家失盗,被偷走了很多东西,他的朋友写信安慰他。他给他的朋友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静,并且非常感恩。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走了我的部分东西而并非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都是不幸的,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这个故事启发了我们,让我们思考,应该如何感恩当下的生活。请以“感恩当下生活”为话题,写一个不少于300字的片段,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答案(示例)感恩在当下著名的心灵作家张德芬曾说过一句话,就是“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你所感受到的外在世界是由你的内心投射出来的,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在生命这段旅程中,让我们以感恩的心去面对,你将看到最美的风景。请在每一天,不愤怒,不担心,并心存感恩,投入你的生活和工作,和善地对待他人。生活当中值得感恩的事情太多了。阳光与雨露,花儿与树木都是我们应该感恩的对象,因为它们带给你生命的快乐;父母和亲人,朋友和敌人都是我们应该感恩的理由,因为他们让你感觉到你的存在;挫折与成功,逆境与顺境都是我们应该感恩的情境,因为它们让你慢慢成长……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当下的生活,你的生活会因此而更加平和、顺达,而且充满生机。感恩吧,感恩当下的生活,不管你处于何种境地。二、整篇作文以“我的心因________而高贵”(横线上的内容根据自己的体验填写)为题,写一篇散文,谈谈自己的感悟收获,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指导】首先要选择横线上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感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例文】我的心因执着而高贵树上的叶不觉中褪去了鲜绿的青春,夕阳的余辉带来了几抹深沉的黄。叶子黄了,落在了炽热的红土上,此为叶落归根,始终如一。诚如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一种何等高尚的执着啊!生活中难免有可遇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的种种无奈与惆怅,有的像枷锁囚禁了人心中那一个个飞翔的梦想,失去自由后,梦想的空间瞬间缩小,以至于无地自容,进而妄自菲薄。如果人们能够始终坚守着心中那个永不泯灭的信念,管别人说是幻想还是妄想,只要是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努力了,拼搏了,奋斗了,就能冲破那一个个形同虚设的枷锁。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下,放飞一个个年轻的梦想,在自由的苍穹下,遨游畅行。这是一股执着的力量,一个朴素的真理!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颗执着的种子,伴随着人的生老病死,世代交替。如果有心,闭上双眼,你能听见它破壳萌发的动静,微小而有力。萌发的种子,与你拥有同样均匀温热的呼吸,并与你共同成长着,一路上共享着路边的美丽风景。越过一个个沟壑山坳,一个个坎坷泥泞,那颗种子生根发芽,并暗暗地探出了蓓蕾。如此一来,更坚定了你一往无前的信念。因为那颗种子拥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执着。执着,如春花般烂漫可爱,唤醒一个个沉睡的生灵,使一个个受挫的心灵复苏,因此而明白那是真实的慰藉。执着,亦如夏荷般亭亭玉立,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此而明白那是朴素的力量。执着,亦如秋叶飘零自若,静默地落下,又静默地睡去,化作一席春泥,因此而明白那是不弃的信念。执着,亦如冬梅凌寒孑立,诚如料峭寒风吹酒醒,一枝独秀满园春,因此而明白那是美好的希冀。耳机里穿行着老人与海的故事,老渔夫是个硬汉形象。八十多天的生死角逐,执着换来的尽管是空虚的无奈,但更见证了一种精神的力量。执着是股精神的力量,不计较结果,更期待过程中的体现。在我的心里,那颗执着的种子已经化作了一枝玫瑰,有了一种深不可测的神秘,更具未知的意趣。这枝玫瑰拥有蛊惑的红色,刺是矜持,花是高贵。(选自旧时的约定的博客,有删改)
本文标题:(浙江新高考)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专题写作导学 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课件 苏教版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09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