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 阶段检测卷二(六至九讲)复习课件
阶段检测卷二(六至九讲)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共28分.1~8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9~12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在实验室,用天平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A.质量B.体积C.密度D.力A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2.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4℃时,液体密度最小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坐沙发,使沙发凹陷下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铅垂线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D.提水桶时,手也会受到水桶向下的拉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人坐沙发上,发现沙发凹下去,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与文具盒受到的重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铅垂线就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故C错误;提水桶时,手对桶有一个力的作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也会受到水桶向下的拉力,故D正确.4.如图是用力F把一木块静止压在墙面上的示意图,以下受力分析的说法:①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②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④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上述表述中正确的是()A.只有②正确B.只有④正确C.只有③④正确D.只有①③正确D压在墙上静止的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③正确;在水平方向上,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①正确.故选D.5.校运动会爬杆比赛,小明第一个爬到杆顶.如图所示,小明紧紧握住杆子保持静止,此时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1;片刻后,小明适度减小握杆子的力量使自己匀速滑下,此时他受到摩擦力为f2,则()A.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上,f1>f2B.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上,f1=f2C.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下,f1>f2D.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下,f1=f2B第一次静止,第二次匀速下滑,两次都是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f1=f2=G,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故选B.6.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书包要用宽的背带B.在鞋底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C.菜刀要经常磨一磨D.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A书包要用宽的背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符合题意;在鞋底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菜刀要经常磨一磨,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増大,这样可承受更大的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7.我国完成了速度超过400km/h的高铁交会试验,两列高速运行的列车交会过程中,产生“强吸力”的原因是两车之间的空气()A.流速大,压强大B.流速小,压强小C.流速大,压强小D.流速小,压强大C在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当两列车交会时,两车之间的气体被挤压,流速加快,压强变小,两车外侧气压大,会把两车向中间挤压,我们就认为两车间产生了“强吸力”.8.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会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瓜的密度比李子的密度大B.西瓜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C.李子下沉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不变D.李子浸没后,下沉过程中所受浮力大小不变D由于“瓜浮李沉”,西瓜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西瓜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李子沉底,李子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西瓜的密度小于李子的密度,A选项错误;西瓜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B选项错误;根据公式p=ρgh得,李子下沉过程中,深度越深,受到水的压强越大,C选项错误;李子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公式F浮=ρgV排知,李子下沉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不变,D选项正确.9.入春以来气候干燥,龙东地区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的受困人员应拭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A.温度较低,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B.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C.温度较高,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D.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CD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温度较高,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CD两项正确.10.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A.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B.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C.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D.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ABD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同种液体,观察橡皮膜产生的现象,可以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在容器两边分别装入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甲、乙两种液体,若橡皮膜凹向左边,则右边液体密度大,若橡皮膜凹向右边,则左边液体密度大,因此本实验装置能大致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若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深度相同,密度不同,则应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观察橡皮膜产生的现象可判断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此装置的橡皮膜没有处于容器的底部,所以通过现象不能验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此装置可以在一侧倒入液体,如果橡皮膜凸出,则表明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若不凸出,则表明液体对侧壁没有压强,可以探究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11.如图所示,将苹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若苹果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1、V1和F1,梨子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2、V2和F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若m1m2,则F1一定小于F2B.若m1=m2,则F1一定大于F2C.若V1=V2,则F1一定小于F2D.若V1V2,则F1一定大于F2BC因为苹果漂浮,梨子沉底,所以F1=G苹果=m1g,F2<G梨子=m2g,若m1>m2,则F1>F2,若m1=m2,则F1>F2,A错,B对;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若V1=V2,则V排苹果<V排梨子,F1<F2;若V1>V2,V排苹果与V排梨子不能确定大小,F1、F2不能确定大小,C对,D错.12.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小明将系好细线的金属块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处静止时,表明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了B.金属块的质量为74gC.金属块的体积为60cm3D.金属块的密度为7.4×103kg/m3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共17分)13.小强同学在踢足球时,用力踢向足球,足球受力后腾空而起,球离开脚后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足球具有.同时他也感到脚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球离开脚后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踢球的同时,球会给脚一个作用力,使脚感觉疼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相互14.小明参加校运动会百米赛跑,站在起跑线上静止时所受重力与是一对平衡力;鞋底上有许多花纹是为了摩擦;起跑时用力蹬地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跑完全程用时13.5s,他的平均速度是(结果保留一位小数)m/s.支持力增大相互的7.415.如图所示是一款自动清洁地面机器人,它工作时内部的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把尘盒内的空气排出,利用将垃圾吸入尘盒内.已知机器人的质量是2kg,滚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0cm3,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为Pa.大气压2×10416.有一量筒装水如图所示,水的体积为cm3,则水的质量为g.若放入一小木块,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水的比木块大,木块所受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ρ水=1.0×103kg/m3)1010密度等于17.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的液面恰好相平.在三个容器中,液体密度最小的是,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的是.(均选填“甲”、“乙”或“丙”)由题图可知,在甲液体中悬浮,ρ物=ρ甲;在乙丙两液体中漂浮(ρ物ρ乙和ρ物ρ丙),故G物=F乙浮=F丙浮,在乙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即V乙排V丙排,由阿基米德原理得ρ乙gV乙排=ρ丙gV丙排,故ρ乙ρ丙,故甲液体的密度最小,丙液体的密度最大;由p=ρgh知,丙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甲丙18.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实用的“救生圈”,用一个三通塑料管将3个大号空塑料瓶固定,如图所示.已知每个空塑料瓶的体积是2L,则此“救生圈”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N(忽略三通管和绳子的体积,g取10N/kg),扔到水中救人时,人和“救生圈”漂浮在水面上所受的总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总重力,若在该“救生圈”上固定更多的空塑料瓶,使用时可(选填“增大”或“减小”)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3×2×10-3m3=60N;救人时,人和“救生圈”漂浮在水面上,根据二力平衡,总浮力等于总重力;“救生圈”上面固定更多的空塑料瓶,使用时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浮力增大.60等于增大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19小题5分,第20小题4分,第21小题8分,共17分)19.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某合金块的密度.(1)将天平放到水平实验台上并将游码归零后,小明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合金块质量时,通过加减砝码后,天平的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此时小明应,使天平横梁平衡.左拿去最小的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3)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合金块的质量是g.(4)小明用细线拴住合金块并将它浸没在盛水的量筒中,量筒的示数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则该合金块的密度为g/cm3.(5)小明通过查阅密度表得知如下几种金属的密度(见下表),则该合金块可能是(填序号).金属镁铝锌锰密度(g/cm3)1.742.707.157.47A.铝镁合金B.铝锰合金C.锌铝合金52.62.63A20.如图所示,王老师在圆柱形玻璃杯内装满水,用平滑的塑料薄片紧贴水面盖住杯口,压紧后将杯子倒置,水和塑料片都不会掉下来,接着将倒置的杯子悬挂在玻璃钟罩内,封闭钟罩后用抽气机持续抽出钟罩内的空气,直至塑料片掉下,已知杯中水和塑料片总质量为100g,倒置后杯和水与塑料片的接触面积为12.5cm2.(不考虑分子间作用力)(1)塑料片不掉下来说明了的存在,通过计算可知,当钟罩内气压降到Pa时,塑料片会掉下.(g取10N/kg)大气压800(2)王老师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30kPa时,玻璃杯内出现了一些小气泡,继续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8kPa时,塑料片就掉下了,请你对此时塑料片掉下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由于空气进入玻璃杯,使杯内水对塑料片向下的压强增大,要超过800Pa,因此钟罩内空气的气压为8kPa时塑料片就可能掉下.21.如图1所示,小彬同学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1)实验前首先应按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进行.本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手应该拿住弹簧测力计的(选填“拉环”或“刻度盘”).(2)小彬同学依
本文标题:(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 阶段检测卷二(六至九讲)复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40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