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4.1全称量词1.4.2存在量词1.全称量词和全称命题全称量词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01对一切、□02对每一个、□03任给符号□04∀全称命题□05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形式“对M中任意一个x,有p(x)成立”,可简记为“□06∀x∈M,p(x)”2.存在量词和特称命题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07有一个、□08对某个、□09有些、□10有的符号□11∃特称命题□12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形式“存在M中的元素x0,使p(x0)成立”,可用符号记为“□13∃x0∈M,p(x0)”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一个全称命题可以包含多个变量.()(2)全称量词的含义是“任意性”,存在量词的含义是“存在性”.()(3)全称命题一定含有全称量词,特称命题一定含有存在量词.()答案(1)√(2)√(3)×2.做一做(1)(教材改编P23T1,2)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x∈R,3x-20B.∀x∈N*,(x-2)20C.∃x∈R,lgx0≤2D.∃x∈R,tanx0=2(2)命题“有些长方形是正方形”含有的量词是________,该量词是________(填“全称”或“存在”)量词.(3)“负数没有对数”是________(填“全称”或“特称”)命题.(4)若命题“∀x∈(3,+∞),xa”是真命题,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答案(1)B(2)有些存在(3)全称(4)(-∞,3]探究1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判断例1判断下列命题是全称命题还是特称命题,并用符号“∀”或“∃”表示下列命题.(1)自然数的平方大于或等于零;(2)圆x2+y2=1上存在一个点到直线y=x+1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3)有的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4)对于数列nn+1,总存在正整数n0,使得an0与1之差的绝对值小于0.01.[解](1)是全称命题,表示为∀x∈N,x2≥0.(2)是特称命题,表示为∃(x0,y0)∈{(x,y)|x2+y2=1},满足|x0-y0+1|2=1.(3)是特称命题,∃f(x)∈{函数},f(x)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4)是特称命题,∃n0∈N*,|an0-1|0.01,其中an0=n0n0+1.拓展提升判断一个语句是全称命题还是特称命题的步骤(1)判断语句是否为命题,若不是命题,就当然不是全称命题或特称命题.(2)若是命题,再分析命题中所含的量词,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是全称命题,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是特称命题.(3)当命题中不含量词时,要注意理解命题含义的实质.【跟踪训练1】判断下列语句是全称命题,还是特称命题.(1)凸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2)有的向量方向不定;(3)有些素数的和仍是素数;(4)若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则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解(1)可以改写为:所有的凸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故为全称命题.(2)含有存在量词“有的”,故为特称命题.(3)含有存在量词“有些”,故为特称命题.(4)若一个四边形是菱形,也就是所有的菱形,故为全称命题.探究2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真假-3-例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有些三角形的重心在某一边上;(2)∃x0,T≠2π,使sin(x0+T)=sinx0;(3)∀x∈R,x2+20;(4)所有的直线都有斜率.[解](1)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所有三角形的重心都在三角形内部,所以有些三角形的重心在某一边上是假命题.(2)∃x0=π4,T=π2,使sinπ4+π2=cosπ4=sinπ4=22,所以是真命题.(3)由于∀x∈R,都有x2≥0,因而有x2+2≥20,即x2+20.所以命题“∀x∈R,x2+20”是真命题.(4)当直线的倾斜角等于90°时不存在斜率,故所有的直线都有斜率是假命题.拓展提升1.全称命题的真假判断一般从全称命题为假命题入手,寻找使其为假命题的反例,找不到,再从证明∀x∈M,p(x)成立入手,判定其为真命题.2.特称命题的真假判断一般从特称命题为真命题入手,寻找使其为真命题的特例,找不到,再从证明∀x∈M,p(x)不成立入手,证明其为假命题.【跟踪训练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任意两向量a,b,若a·b0,则a,b的夹角为锐角;(2)∃x0,y0为正实数,使x20+y20=0;(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有序实数对(x,y)都对应一点P.解(1)因为a·b=|a||b|cos〈a,b〉0,所以cos〈a,b〉0,又0≤〈a,b〉≤π,所以0≤〈a,b〉π2,即a,b的夹角为零或锐角.故它是假命题.(2)因为x2+y2=0时,x=y=0,所以不存在x0,y0为正实数,使x20+y20=0,故它是假命题.(3)由有序实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对应关系知,它是真命题.探究3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应用例3(1)已知命题“∀x∈[1,2],x2-m≥0”为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已知命题q:∃x∈[0,π],使得sinx+cosx=m有解为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4-围.[解](1)∵“∀x∈[1,2],x2-m≥0”成立,∴x2-m≥0在x∈[1,2]恒成立.又y=x2在[1,2]上单调递增,∴y=x2-m的最小值为1-m.∴1-m≥0,得m≤1.∴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1].(2)命题q为真,即方程sinx+cosx=m在x∈[0,π]上有解,设f(x)=sinx+cosx,∴m的取值范围就是f(x)=sinx+cosx在[0,π]上的值域.∵f(x)=sinx+cosx=2sinx+π4.而x∈[0,π],∴x+π4∈π4,5π4,∴sinx+π4∈-22,1,故f(x)∈[-1,2],∴m的取值范围为[-1,2].[条件探究]若把例3(1)中的“∀”改为“∃”,其他条件不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x∈[1,2],x2-m≥0”成立,∴x2-m≥0在x∈[1,2]有解.又函数y=x2在[1,2]上单调递增,∴y=x2的最大值为22=4.∴4-m≥0,即m≤4,∴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4].拓展提升应用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求参数范围的两类题型(1)全称命题的常见题型是“恒成立”问题,全称命题为真时,意味着命题对应的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具有某种性质,所以利用代入可以体现集合中相应元素的具体性质;也可以根据函数等数学知识来解决.(2)特称命题的常见题型是以适合某种条件的结论“存在”“不存在”“是否存在”等语句表述.解答这类问题,一般要先对结论作出肯定存在的假设,然后从肯定的假设出发,结合已知条件进行推理证明,若推出合理的结论,则存在性随之解决;若导致矛盾,则否定了假设.-5-【跟踪训练3】若方程cos2x+2sinx+a=0有实数解,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cos2x+2sinx+a=0,∴a=2sin2x-1-2sinx=2(sin2x-sinx)-1,∴a=2sinx-122-32.又-1≤sinx≤1,∴-32≤2sinx-122-32≤3.故当-32≤a≤3时,方程a=2sinx-122-32有实数解,所以,所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32,3.1.有些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没有定义中的量词,需要自己“翻译”,找出其中的量词,才可以判断其是全称命题还是特称命题,进而再判断其真假.2.判定全称命题“∀x∈M,p(x)”是真命题,需要对集合M中每个元素x,证明p(x)成立;如果在集合M中找到一个元素x0,使p(x0)不成立,那么这个全称命题就是假命题.3.判定特称命题“∃x0∈M,p(x0)”是真命题,只需在集合M中找到一个元素x0,使p(x0)成立即可;如果在集合M中,使p(x)成立的元素x不存在,那么这个特称命题是假命题.1.下列命题是“∀x∈R,x23”的另一种表述方法的是()A.有一个x∈R,使得x23B.对有些x∈R,使得x23C.任选一个x∈R,使得x23D.至少有一个x∈R,使得x23答案C解析“∀x∈R,x23”是全称命题,改写时应使用全称量词.2.“a∥α,则a平行于平面α内的任一直线”是()A.全称命题B.特称命题C.不是命题D.真命题答案A解析由全称命题的定义知,命题是全称命题.故选A.3.设非空集合A,B满足A⊆B,则()A.∃x0∈A,使得x0∉BB.∀x∈A,有x∈BC.∃x0∈B,使得x0∉AD.∀x∈B,有x∈A-6-答案B解析因为非空集合A,B满足A⊆B,所以A中元素都在B中,即∀x∈A,有x∈B.4.特称命题“∃x0∈R,|x0|+2≤0”是________(填“真”或“假”)命题.答案假解析因为∀x∈R,|x|≥0,所以|x|+2≥2,不存在x0∈R,使|x0|+2≤0.5.判断下列命题是全称命题还是特称命题?并判断其真假.(1)存在一个实数,使等式x2+x+8=0成立;(2)每个二次函数的图象都与x轴相交;(3)若对所有的正实数,不等式m≤x+1x都成立,则m≤2;(4)如果对任意的正整数n,数列{an}的前n项和Sn=an2+bn(a,b为常数),那么数列{an}为等差数列.解(1)特称命题.∵x2+x+8=x+122+3140,∴命题为假命题.(2)全称命题,假命题.如存在y=x2+x+1与x轴不相交.(3)全称命题.∵x是正实数,∴x+1x≥2x·1x=2(当且仅当x=1时“=”成立).即x+1x的最小值是2,而m≤x+1x,从而m≤2.所以这个全称命题是真命题.(4)全称命题.∵Sn=an2+bn,∴a1=a+b.当n≥2时,an=Sn-Sn-1=an2+bn-a(n-1)2-b(n-1)=2na+b-a,又n=1时,a1=a+b也满足上式,所以an=2an+b-a(n∈N*),从而数列{an}是等差数列,即这个全称命题是真命题.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常用逻辑术语 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4.1 全称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80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