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钢结构工程监理质量控制措施
钢结构工程监理质量控制措施1、钢结构工程施工中应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2、钢结构工程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施工现场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及检验制度,施工现场应有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3、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设计图纸及规范、规程的要求,当需要修改设计图纸时,必须取得建设方及设计单位同意,并应签署设计变更文件。4、钢结构工程施工前,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编制制作工艺和安装施工组织设计。5、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应根据工艺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并应实行工序检验,当上道工序合格后,下道工序方可施工。6、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必须采用经计量检定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并按有关规定操作。7、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一、材料㈠钢材1、钢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等级B、C、D的碳素结构钢,以及Q345等级B、C、D、E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钢材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进口钢材生产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合同规定标准的要求。2、钢结构工程所采用的钢材,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并应符合设计要求。3、对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钢材应进行抽样复验,其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⑴国外进口钢材。⑵钢材混批。⑶对质量有疑义的钢材。⑷设计有复验要求的钢材。⑸板厚等于或大于40mm,且设计有Z向性能要求的厚板。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构件所采用的钢材。4、钢材表面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5、当钢材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二分之一。6、钢板允许偏差为:宽1.5米钢板,厚度6mm为+0.5mm,-0.6mm;厚度8-25mm为+0.4mm,-0.8mm,厚度为26-30mm,为+0.4mm,-0.9mm,二级品钢板的厚度偏差不应大于上述规定的1.5倍,厚度的测定,应在距离角顶不小于1米和距离钢板边缘不小于20mm处。7、热扎扁钢宽度50-200mm,+1%,-2%,厚度3-16mm,一级品为+0.3mm,-0.5mm,二级品为±0.8mm,扁钢在同一截面上任意两点的厚度差,不应大于厚度公差的一半。8、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规定的A、B、C级。㈡焊接材料1、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2、钢结构工程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应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3、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见证抽样、送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重要的钢结构指: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的一、二级焊缝。⑵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的一级焊缝。⑶大跨度结构中的一级焊缝。⑷重级工作制吊车梁结构中的一级焊缝。⑸设计要求。4、焊条外观不应有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等缺陷,焊剂不应受潮结块。㈢紧固标准件1、普通螺栓、铆钉、自攻钉,拉铆钉、射钉、锚栓(机械型和化学试剂型)。地脚螺栓等紧固标准件及螺母垫圈等标准件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地脚螺栓应现场见证取样、送样复试。2、钢结构连接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应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出厂时应分别随箱带有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并现场见证取样、送样复试。3、钢网架用高强度螺栓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应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应取样复试,对建筑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m以内的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结构,其连接高强度螺栓还应进行表面硬度试验,8.8级的高强度螺栓其硬度为HRC21~29;10.9级高强度螺栓其硬度为HRC32~36,且不得有裂纹或损伤。4、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包装箱配套供货、包装箱上应标明批号、规格、数量及生产日期,螺栓、螺母、垫圈外观表面应涂油保护,不应出现生锈和沾染脏物,螺纹不应损伤。㈣金属压型板1、金属压型板及制造金属压型板所采用的原材料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2、压型金属泛水板,包角板和零配件的品种、规格以及防水密封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3、有涂层、镀层的压型金属板成型后涂层,镀层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裂纹,剥落和擦痕等缺陷。4、压型金属板成型层后表面应干净,不应有明显凹凸和褶皱。5、压型金属板成型后的规格、尺寸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㈤涂装材料1、钢结构防腐涂料,稀释剂和固化剂等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应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及检验报告。2、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品种和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应有国家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对产品的耐火极限和理化力学性能检测报告。3、防腐涂料和防火涂料的型号、名称、颜色及有效期应与其质量证明文件相符,开启后,不应存在结皮、结块,凝胶等现象。㈥其它钢结构用橡胶垫及所涉及到的其他特殊材料,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并应有质量证明文件。二、钢构件制作1、钢结构制作前,应根据设计文件,施工详图的要求以及制作厂的条件,编制制作工艺。2、制作工艺书包括:施工所依据的标准、制作厂的质量保证体系,成品的质量保证和为保证成品达到规定的要求而制定的措施,生产厂地的布置、采用的加工、焊接设备和工艺装备,焊工和检查人员的资质证明,各类检查项目表格和生产进度计算表,制作工艺书应作为技术文件,经发包单位代表或监理工程师批准。3、钢结构制作单位应在必要时对构造复杂的构件进行工艺性试验。4、放样和号料应根据工艺要求和安装时的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和铣平等加工余量,放样和样板的允许偏差:平行线距离和分段尺寸为±0.5mm;对角线差为1mm;宽度、长度为±0.5mm;孔距为±0.5mm;加工样板的角度为±20′。5、气割前应将钢材切割区表面区域表面的铁锈、污物等清除干净,气割后应清除溶渣和飞溅物,气割的允许偏差:零件长度、宽度为±3mm,切割面平面度为0.05t且不大于2mm,割纹深度为0.2mm,局部缺口深度为1mm。6、机械剪切的零件,其钢板厚度不宜大于12mm,剪切面应平整,机械剪切允许偏差:零件长度、宽度为±3mm,边缘缺棱为1mm,型钢端部垂直为2mm,钢材切割面或剪切面应无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1mm的缺棱。7、碳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20度,低合金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5度时,不得进行剪切、冲孔。8、碳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6度,低合金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2度时,不得进行冷矫正和冷弯曲,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在加热矫正时,加热温度不应超过900度,低合金结构钢在加热矫正后应自然冷却。9、当零件采用热加工成型时,加热温度应控制在900到1000度,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在温度分别下降到700度和800度之前应结束加工,低合金结构钢应自然冷却。10、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mm,且不应有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的二分之一。11、钢材矫正后的允许偏差:钢板的局部平面度,厚度小于等于14mm的钢板为1.5mm,厚度大于14mm的钢板为1mm,H型钢翼缘对腹板的垂直度为翼缘板宽的1%且不大于2mm。12、气割或机械剪切的零件,需要进行边缘加工时,其刨削量不应小于2mm,边缘加工允许偏差:零件长度、宽度±1mm;加工边直线度,L/3000,且不应大于2mm;加工垂直度±0.025t,且不应大于0.5mm。13、A、B级螺栓孔(Ⅰ类孔)应具有H12的精度,孔壁表面粗糙度Ra不应大于12.5μm,其孔径的允许偏差,螺栓公称直径Φ10-18,螺栓孔为+0.18mm;螺栓公称直径Φ18-30,螺栓孔为+0.21mm。14、C级螺栓孔(Ⅱ类孔),孔壁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25μm,其孔径的允许偏差:螺栓直径+1mm,圆度2mm,垂直度,0.03t且不应大于2mm。15、螺栓孔的分组应符合下列规定:⑴在节点中连接板与一根杆件相连的所有螺栓孔为一组。⑵对接接头在拼接一侧的螺栓孔为一组。⑶在两相邻节点或接头间的螺栓孔为一组,但不包括上述两款所规定的螺栓孔。⑷受弯构件翼缘上的连接螺栓孔,每米长度范围内的螺栓孔为一组。16、螺栓孔距的允许偏差:同一组任意两孔间距离小于等于500m,±1mm;大于500mm,±1.5mm;相邻两组的端孔间距离小于等于500mm,±1.5mm;501mm~1200mm,±2mm;1201~3000mm,±2.5mm;大于3000mm,±3mm。17、螺栓孔超出允许偏差时,不得采用钢块堵塞,应采用与母材材质相匹配的焊条补焊后重新制孔。三、钢构件组装1、组装前,零件、部件应经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每边30mm~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垢、冰雪等应清除干净。2、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3、桁架结构杆件轴线交点错位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mm,顶紧接触面应有75%以上面积紧贴,用0.3mm塞尺检查,其塞入面积应小于25%,边缘间隙不应大于0.8mm。4、当采用夹具组装时,拆除夹具时不得损伤母材,对残留的焊疤应修磨平整。四、钢构件焊接1、施工单位对其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2、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合格证书应注明施焊条件,有效期限,焊工停焊时间超过6个月,应重新考核。3、焊条、焊丝、焊剂、电渣焊容嘴等焊接材料与母材应匹配,在使用前,应按其产品说明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烘熔和存放,低氢型焊条烘干后必须存放在保温箱内,保温箱温度控制在80-100度,随用随取,焊条由保温箱内取出到施焊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酸性焊条不超过4小时,不符合要求时,重新烘干在用,但焊条的烘干次数不宜超过2次,焊丝应使用镀铜焊丝。4、焊丝、焊钉在使用前应清除油污、铁锈,焊接时,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和受潮结块的焊剂,及已熔烧过的渣壳。二氧化碳气体纯度不应低于99.5%(体积法)其含水量不应大于0.005%(重量比),若使用瓶装气体,瓶内气体压力,低于1MPa时应停止使用。当采用气体保护焊时,焊接区域的风速应加以限制,风速在1m/s上时,应设置挡风装置,对焊接现场进行防护。5、施焊前,焊工应复查焊件接头质量和焊区的处理情况,当不符合要求时,应经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6、焊接H型钢的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拼接缝的间距不应小于200mm,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2倍板宽,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300mm,长度不应小于600mm。7、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十字接头等对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应在焊缝两端设置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与焊件相同,引出板和引出的焊缝长度:埋弧焊应大于50mm,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应大于20mm,焊接完毕应采用气割切除,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8、焊接时,焊工应遵守焊接工艺,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9、角焊缝转角处宜连续饶角施焊。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大于10mm,不设置引弧和引出板的连续焊缝,起落弧点距离焊缝端部大于10mm,弧坑应填满。10、需要进行焊前预热或焊后热处理的焊缝,其预热温度或后热温度应符合国家标准或通过工艺试验确定,预热区在焊道两侧,每侧宽度均应大于焊件厚度的1.5倍以上,且不应小于100mm,后热处理应在焊后立即进行,保温时间应根据板厚,按每25mm板厚1小时确定。11、T形接头、十字接头、角接接头等要求溶透的对接和角对接组合焊缝,其焊脚尺寸不应小于t/4,设计有疲劳验算要求的吊车梁或类似构件的腹板与上翼缘连接焊缝的焊脚尺为t/2且不应大于10m
本文标题:钢结构工程监理质量控制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702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