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六年级数学教学教案最新精编范例
六年级数学教学教案最新精编范例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践‘再创造’,即学生自己发现或创造他们想学的东西。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做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以下是网友整理的关于六年级数学第一册的教案。欢迎咨询!六年级数学1一、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练习课。(教材第39~40页练习八第4、8~10题)二、教学目标1.复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两类分数除法应用题,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重点难点重难点:熟练掌握这两类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反思一、基础练习1.只列式,不计算。(课件出示题目)(1)一条公路,已经修了300m,是全长的1/3。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2)一条公路,已经修了300m,比全长少2/3。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点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应用题?2.师:这两类应用题的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引导学生回顾这两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二、指导练习(一)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教学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4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明确应用题类型。(2)师:第(1)题和第(2)题分别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独立思考,点名学生回答。(3)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六年级数学2教学目标:1.复习本单元知识,通过课前预习自主整理本单元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尽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与策略,形成反思的意识和能力。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归纳整理数学知识的综合性能力。教学重点:整理分数除法的知识,形成体系。教学难点:培养综合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单元知识点卡片。学具准备:学生独立整理的思维导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谈话引入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猜一句名言,中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说的,意思是温习原来学得知识,总会有新的理解和感悟,这句名言的原句是什么呢?六年级数学3一、教学内容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教材第41~42页例6)二、教学目标1.掌握用方程解决“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实际问题。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体会解法的多样性。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重点难点重点:用方程解决“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实际问题。难点:确定单位“1”,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题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根据题意先写出数量关系式,再列出方程。(课件出示题目)(1)一袋面粉的3/4重15千克。这袋面粉重多少千克?(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是火车速度的1/4。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点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六年级数学4一.教材分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如下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本节教学内容分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表现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求这个数,这样的的实际问题,与上一单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即数量关系相同,区别在于已知数与未知数交换了位置,因此我有意识地采用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二.学情分析:我跟班上来的,对我班学生也比较了解,我班有47名学生,人数比较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与其他学生差异较大,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待于培养。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关注更多的是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本文标题:六年级数学教学教案最新精编范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214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