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党史学习教育笔记范例【热选5篇】
1/18党史学习教育笔记范例【热选5篇】【参阅】此篇优质文档“党史学习教育笔记范例【热选5篇】”由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党史学习教育笔记【第一篇】翻开我们的党史,从一大开始就鲜明地选择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二大,就确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迅速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方向,早早就确定了使命愿景。但是如果仅仅是有使命愿景,而缺少科学理论的思想指导,胜利也只是镜花水月。今天,我们的党仍然在为共产主义不懈奋斗,这绝非空话,而是初心未改。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重温党史,能让我们更加热爱党,不断坚定党的信念、贯彻党的方针、继承党的成功经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该积极响应号召,在重温党史的过程中不断汲取“钙”营养。汲取“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之钙。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18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红船精神”。昔日的游船承载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经历了无数惊涛骇浪,成为了今日行稳致远的巍峨巨轮。“红船精神”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保持矢志不渝、不懈奋斗的拼搏精神,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信念感、使命感,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在自身岗位上不断发光发热。汲取“浴血奋战,舍生忘死,不畏艰苦,斗志昂扬”的顽强之钙。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彰显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责任,表明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鲜明态度,践行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满腔誓言。无数革命先烈用牺牲和热血激励着我们要奋发向上,勇做时代的“弄潮儿”,顽强拼搏,锐意进取,不言放弃,唱响无愧于时代的顽强之歌。汲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无私奉献”的担当之钙。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数共产党员怀着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一心为民的家国情怀在岗位上履职尽责、无私奉献,争做“逆行者”“弄潮儿”“实干家”,为我们树立了时代的楷模。广大党员干部应认真感悟榜样的力量,在学思践悟中拼搏实干,不3/18负时代的重托和人民的期盼。党史学习教育笔记【第二篇】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璀璨,业绩辉煌,洋溢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中共党史百年,波澜壮阔,浩浩荡荡,谱写着催人奋进的动人旋律。我所爱的国,在神仙居住的三山、在柱石域内的五岳,有贝加尔湖的清冽、有南中国海的郁溽、有库页群岛的峻寒、有吐鲁番的酷暑,是壶口咆哮的大河、是洞庭吞吐的云雾,是敦煌石窟中的烨烨朝阳、是龙门峡谷里的炯炯佛光,琉球海风、葱岭雷电、长河落日、贺兰新月、大漠孤烟、灞桥风雪;我所忠的党,是嘉兴南湖上的“一叶扁舟”,是南昌起义的“一声枪响”,是井冈山上的“一块阵地”,是平型关的“一场大捷”,是天安门城楼上的“一次宣言”,皆是我念念流连!我所爱的国,是盘古开天辟地、是夸父追日桃林,是后羿射日、是女娲补天,是精卫填沧海、刑天舞干戚,是河图洛书、伏羲八卦,是连山归藏、周公制礼,是民贵君轻、道法自然,是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是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吉凶的智慧,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的情怀,是孔丘明知不可而固为之,是墨翟磨顶放踵以利天下,是庄周扶摇直上九万里,是孟轲虽千万人吾往矣,是商鞅变法、是胡服骑射、是吕氏春秋、是孙子兵法、是苏武牧羊、是封狼居胥,是魏晋名士的洒脱不4/18羁,是隋唐盛世的巍巍气象;我所忠的党,是李大钊在绞刑架下的最后一次演说时的慷慨激昂、是焦裕禄在除“三害”斗争中建立的不朽功勋,是食不果腹的将军杨靖宇、是忍痛立誓的县委书记刘仁堪,是渣滓洞、是娄山关,是红军长征两万五、是南海画圈迎春天,是北斗组网、是高铁纵横,是蛟龙潜海、是嫦娥问天,是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是民族复兴近在眼前,莫不萦绕心间!我所爱的国,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是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王师北复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王将军的游龙翩凤、是颜鲁公的剑拔弩张、是素和尚的千变万化、是米尚书的恣睢汪洋,是郭守敬授时历、是僧一行子午线、是李时珍尝百草、是徐霞客查河山,是关公胯下赤兔马、是公孙手中穿云剑、是甲午邓世昌的嘶吼、是入缅远征军的决绝、是四行仓库忠魂烈烈;我所忠的党,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董存瑞舍生取义炸碉堡,是邱少云岿然不动烈火烧,是黄继光义无反顾堵枪眼,气贯长虹,义振云天,哪一个不是赫赫豪杰?我所忠的党,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所爱的国,国5/18破山河在,政息文化传!肝胆一壶酒,去留两昆仑,天佑我华夏,你我有责焉!党史学习教育笔记【第三篇】入职以来,我前后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共5次,纪念馆里的每一幅图片,每一个文物,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心有所信,方能行远。1998年1月22日,我和家人第一次来到上海。在酒店吃完早餐后,朋友老周问我:你最想去哪?我不假思索地说,“中共一大会址。”他很疑惑,“上海好玩的地方不少,这又不是景点,以后去也行。”家人插话:“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对他来说,这比大景点还重要。”老周笑了笑,“这个好,走!”我们一行4人叫了辆出租车,直奔一大会议会址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房屋建于1920年秋,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是一幢沿街砖木结构一底一楼老式石库门住宅建筑,青色砖瓦,乌漆的大门上一对黄铜吊环,拱形的石雕门框质朴厚重。建成后不久,李汉俊(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及其兄李书城(同盟会发起人之一)租用望志路106号、108号为寓所,将两幢房屋的内墙打通,成为一家,人称“李公馆”。站在会址正门,我立刻被庄严的氛围所感染。为什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为什么陈独秀和李大钊没有参加一大会议?6/18为什么把每年的7月1日定为建党节?13位一大代表的去向如何?……我带着许许多多的疑问,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走进了中共一大会址。在一楼大厅,参加中共一大会议的13位代表的雕像映入眼帘,我向他们敬了礼并鞠了躬,瞬时感觉周围的空气都变得凝重和肃穆起来。拾阶而上,我们进入二层展厅,饱经沧桑的文物、弥足珍贵的文献史料、定格历史的照片、再现原貌的模拟场景,我不自觉地放慢脚步,近距离去感受,仿佛我与革命先烈一同踏上了那风雨如磐的征程。中共“一大”会议室旧址高度还原了当时会议的家具物品摆设,陈列室内还按照历史资料开辟了一个蜡像室,形象地刻画出当年出席中共“一大”会议的15位出席者(包括2位共产国际代表)围桌而坐、热烈讨论的生动场景。在那么紧张的局势下,来自五湖四海的代表们,特别是两位共产国际的代表,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不远万里在此集会。见证了这次重大会议的小屋显得格外庄严。走出会址后,我久久沉浸其中,那些历史画面一直在我脑海浮现。初次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震撼和激动,更多的是思考。因为一些原因,我们没能去往嘉兴南湖。我带着遗憾回到了太原。当时我就下定决心,我必须专门去嘉兴南湖看看。老周问我,感觉怎么样?我说,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在那动荡的年代,是什么让13位代表坚持到底,没有临阵退缩7/18呢?”我为他们不可动摇的坚定叹服。当时的我,已经是入党13年的老党员了,担任过14个班的辅导员和学生党支部书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党员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我也意识到,自己入职以来,虽干劲十足,收获满满,但前方的路还长,还需要坚定理想信念,还需继续努力。物以存史,物以证史,物以明史。2004年7月28日,我第二次来到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收藏有大量著作手稿、信件、日记、电文、题词等珍贵文物,近距离重温党的历史、接受思想政治洗礼。看到陈望道废寝忘食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令我欣喜不已,多年来,“真理的味道”的故事广为流传,深入人心。作为追求救国之路的青年人,陈望道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就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他既是革命理论的探索者,又有很强的语言功底,可以用白话文来翻译,从而让《共产党宣言》被当时的年轻人和有识之士迅速地学习、接受,并且能够研究和运用。在有信仰的共产党人心中,真理比红糖水还要甜。展厅里陈设着一架美国产的老式打字机,长厘米,宽25厘米,高12厘米,是孙中山的秘书吴弱男在英国购买。1925年秋天,为了和苏联大使馆联系工作,李大钊向吴弱男借用这台打字机长达一个月之久。借助这台打字机,李大钊打印了不少党的秘密文件,并与共产国际和苏联驻华代表进行了密切联系。了解到它背后那不平凡的历史后,我仿佛还能听到李大钊同志当年敲击键盘的哒哒声。为什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我在这里找到了答案。20世8/18纪20年代的上海,新闻出版兴盛,国际交流频繁,交通方便快捷,工人运动活跃,诸多因素,吸引爱国志士和热衷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聚集于此,革命的先声《新青年》也创刊于上海。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是历史的必然,源自于这座城市的红色基因,以及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的精神特质。上海没有辜负党的期望,如今已是全世界瞩目的国际大都市。这次,参观完一大会址,我专程去了浙江嘉兴南湖,瞻仰革命红船,重温红船精神。1921年7月,正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会议因遭到上海法租界巡捕袭扰,紧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条小船上继续进行,在船上完成了大会全部议程。红船由此得名并名扬天下。微风习习下,清波荡漾的南湖显得格外美丽,我走到湖边,不禁感叹一大会议选址的智慧,“一大卫士”王会悟更是让我钦佩不已。王会悟参加了一大会议的筹备工作,食宿、开会地点等后勤事务均由王会悟负责。为了一大会议的顺利召开,她建议会议地点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并在大会召开期间当起了哨兵。当时不是共产党员的她,默默无闻,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令人敬仰。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2015年11月16日至21日,山西省高校辅导员高级研修班在复旦大学举行。培训期间,复旦大学专门组织学员参观了中共一大会议会址,这是我第三次来到这里,依旧激动万分。2015年8月15日,“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与全民抗日战争文物图片展”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正式开幕,展期3个月。9/18(览展品总计299件,其中珍贵文物18件。文物中,一级文物有4件:平型关战斗中缴获的日军地图、贺绿汀作词作曲的《游击队歌》原谱、八路军驻沪办事处赠送给中国妇女慰劳会上海分会的朱德照片和新四军政治部印发的“反对投降分裂倒退”木刻年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不能忘记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这篇当时全民认可的关于中国抗战战略指针的经典之作。令人信服地阐明了中国抗日战争是怎样一场战争和怎样赢得这场战争的问题,从理论上解决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指导问题,树立起了全民族抗战的必胜信念,是战争领导者掌握战争全局、引领战争走向胜利的必读之书,得到了最严格的实践检验,并经受住了实践检验。在这里,我对《论持久战》成了全民认可的中国抗战战略指针的原因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专题陈列室里,我们一同感受了抗日战争的点滴,我们痛心,我们愤怒,我们骄傲,我们自豪。八年的抗战艰苦卓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中华民族用钢铁与烈火铸就坚强不屈的脊梁,历经千锤百炼,祖国以其坚强不屈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当时我担任山
本文标题:党史学习教育笔记范例【热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676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