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电路安全计算问题专题(20121228)
电路安全计算问题专题1.(2006•连云港)某次实验中,李明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1=8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0Ω.他所选用的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A.0~2ΩB.0~8ΩC.2Ω~8ΩD.8Ω~10Ω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0V,且保持不变,电阻R1=2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30Ω,则当滑片P在滑动变阻器上滑动时,电流表、电压表上示数变化的范围分别是()A.0.2A~0.5A,6V~0V;B.0.2A~0.3A,6V~0V;C.0.2A~0.5A,4V~10V;D.0.2A~0.5A,4~6V。1.小华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电阻之间的关系”中得出的实验数据如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当电阻两端电压为6V一定时,66AVIIRR或()(此空填表达式)。2.下表是某同学研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该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其中R是电阻箱的不同阻值,U是电阻箱两端的电压,是通过电阻箱的电流.请你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式是:23636WVPPRR或()。3.小明同学在研究电阻两端的电压跟通过该电阻的电流之间的关系时发现:电阻不变时,电阻两端的电压跟通过该电阻的电流成正比.小明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后又发现一个新规律,为了检验自己发现的新规律是否正确,他又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明分析了表中的实验数据,认为自己发现的新规律是正确的.(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推断小明发现的新规律为: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2)小明发现的新规律可以应用于电学测量中,请列举一个应用该规律进行测量的例子:测量小灯泡的电阻。4.小青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当电阻一定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通过电阻电流的关系.他根据实验采集的数据描绘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完成下列问题:(1)当电流为4A时,电阻消耗的功率是8W.(2)写出该实验所用电阻消耗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式:关系式为1W2P2I()。5.如图,甲所示是用来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研究方法,实验的设计原理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2)选用图乙中第一组电阻来进行实验,接通电路一段时间,比较两瓶中的煤油甲上升得高.我们可以推测:在通电时间相同、通过电流相等的情况下电阻越大放热越多.这个实验是控制电流、通电时间两个物理量不变,来研究热量和电阻两个物理量的关系。(3)选用图乙中第二组电阻来进行实验,分别在通电时间相同时,调解滑动变阻器,加大电流,发现电流越大,电阻丝放热越多,说明当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越大,放热越多。6.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示数范围是0.2~0.6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Ω;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解释:①A点表示:当滑动变阻器R2阻值为0时,即处于D点时,电路电流为最大,0.6A;电源电压加在R1上的电压即电源电压,即6V。②C点表示:滑动变阻器R2阻值为最大时的情况,此时,R2两端的电压为4V,R1两端的电压为2V;电路电流为0.2A。③通过此图,可以看出电路的电流范围;可以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20Ω;可以求出定值电阻R1的阻值10Ω;B点的含义是加在两个电阻上的电压相等。④滑动变阻器处于中点时,电路电流是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来的。7.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元件A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遵循欧姆定律。(2)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0V的电源两端,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2.0×(0.3+0.4)W(看b、c两点);此时,元件B的电阻为2.0/0.3Ω。(3)将A和B串联后接在电压为3.5V的电源两端,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3.5×0.3W;此时,元件B的电阻为2.0/0.3Ω。(看a、b两点)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中,测得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阻R1的电流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电源的电压;(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3)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范围。通过图乙,可以看出:①通过直线特殊点的坐标,可以求出R1的阻值:11.512ARV或10.54ARV。②a点对应的是:当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到A点的情况,R1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电压,此点可以读出电源电压为12V;最大电流为1.5A;③b点对应的是:当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到B点的情况,R1两端的电压为4V,此点可以读出电路最小电流为0.5A;此时,可以求出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进而求出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电阻。1.(多项选择)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U=7.5V,且保持不变.R为保护电阻,L为标有“6V3W”的小灯泡,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闭合开关S后,要求灯L两端的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且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各自的量程,关于保护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A.当R<3Ω时,灯L两端的电压可能超过6VB.当R=3Ω时,R′不能超过10ΩC.当R>3Ω时,R′可以等于任何值D.R取任何值,R′都等于10Ω。第一步:求出电灯电阻、额定电流;第二步:比较各个电器的电流参数,确定最大电流,此时变阻器R′=0可以求出R---最小约束阻值;第三步:确定电压最大约束值,根据电压最大约束值求出电路电流,再求出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即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2.(2012•抚顺)将标有“2.5V1.25w”字样的灯泡和标有“20Ω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其中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闭合开关,为保证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电压不超过额定值(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则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CDA.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灯泡变亮;B.变阻器接入的最大电阻为5Ω;C.变阻器接入的最小电阻为4Ω;D.灯泡正常发光时,灯泡和变阻器的功率之比为5:4。1、求甲图直线方程:U=10I甲图表现的电阻阻值为10Ω。体现的是电阻一定时,两端电压和电流的关系。2、求乙图反比例函数:I·R=6乙图表现的电压值为0.6×10=6V。体现电压一定时,电阻与电流的关系。1.用伏安法测电阻,可接成如图所示的两个电路.当用(a)图的电路测量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3V、0.6A;用(b)图的电路测量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8V、0.8A.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CA.采用a图解法误差较小,该电阻的真实值为5Ω;B.采用b图解法误差较小,该电阻的真实值为3.50Ω;C.采用a图解法误差较小,该电阻的真实值为4.75Ω;D.采用b图解法误差较小,该电阻的真实值为3.67Ω。2.用伏安法来测电阻,可以有两种方法把电压表和电流表连入电路,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CA.采用甲图测电阻误差最小B.采用乙图测电阻误差最小C.待测电阻的阻值比电压表的电阻值小的越多,采用甲图测电阻误差越小D.待测电阻的阻值比电流表的电阻值小的越多,采用乙图测电阻误差越小。上图说明:甲图为电流表外接法测电阻;乙图为电流表内接法测电阻。结论:①当被测电阻R的阻值比电压表阻值小得多时,采用外接法;此时,电阻测定值比实际值偏小;②当被测电阻R的阻值比电流表阻值大得多时,采用内接法;此时,电阻测定值比实际值偏大。
本文标题:电路安全计算问题专题(2012122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24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