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专项练习【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专项练习【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1.【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选自《聊斋志异·狼》)【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一犬坐于前(狗)B.顾野有麦场(往旁边看)C.谋分捉之,各登一树(捕捉)D.意甚仓皇(神情)【小题2】下列句子中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两项是(4分)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顷刻两毙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C.乃悟前狼假寐乃舍此趋彼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久之不动【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小题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4分)【答案】【小题1】A【小题2】AC【小题3】(1)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2)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小题4】略【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A.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的掌握和辨析能力。点评: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实词、虚词,尤其是其中的多义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遇到多义的文言词语后一定要加以联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该词是什么意思,这样熟能生巧。考试时再遇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别开了。【小题2】试题分析:A、两个“而”都表示“却”;B、相当于“而”用来。C、才于是。D、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音节助词。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的掌握和辨析能力。点评: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实词、虚词,尤其是其中的多义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遇到多义的文言词语后一定要加以联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该词是什么意思,这样熟能生巧。考试时再遇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别开了。【小题3】试题分析:(1)“之”为“结构助词,的”;“几何”是“多少”的意思;“止”是“只”的意思;(2)“视”是“察看”的意思;“绝”是“断气”的意思。还要使句子翻译的完整性与流畅性。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小题4】试题分析:对于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无论赞同哪个的做法,有相应的理由在辅证即可。示例: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表述观点的能力。点评:这道题并不难,理解文章的意思之后根据题意的要求表述出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2.古诗文阅读(20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1)具答之()(2)便要还家()(3)便扶向路()(4)欣然规往()【小题2】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余人各复延至其家A.安陵君其许寡人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C.门人弟子填其室D.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答案】【小题1】(4分(1)详细(2)通“邀”,邀请(3)从前的,旧的(4)计划(每小题1分)【小题1】(2分)C【小题1】(4分)(1)(祖先)率领妻子儿女和同县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2)这里面的人说:“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起。”(各2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解析】【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小题1】C与例句“其”都是“代词”。【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3.【古文阅读】【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文】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泰、华、衡、庐①,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传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是日,天宇晴霁②,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祠旧有乌数百,送客迎舟。今绝无一乌,不知其故。(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①指泰山、衡山等中国名山。②霁:雨过天晴。【小题1】下列各组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谒妙用真人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B.是日,天宇晴霁实是欲界之仙都C.哀转久绝今绝无一乌D.故渔者歌曰不知其故【小题2】下列“之”的意义或用法与“春冬之时”相同的一项是()(2分)A.久之不散B.有丝竹之音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何陋之有【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小题4】甲乙两文都描写三峡之巫山,都写出了巫山的特点。为表现这一特点,甲文语句“”从侧面进行描写;乙文语句“”从正面进行描写。(3分)【答案】【小题1】(2分)A【小题1】(2分)B【小题1】(4分)(1)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乘船)快。(2)山上的猿猴都在啼鸣,到天明才渐渐停止。(每句1分)【小题1】3分)高耸陡峭(意同即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峰峦上入霄汉”(每空1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解析】【小题1】A二者都是“拜访”。【小题1】B中与例句“之”都是“结构助词,的”。【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4.文言文阅读。(12分)昔者汤(商朝建国君主)将往见伊尹(商朝初年的贤相),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小题1】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两处)(2分)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小题2】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字(4分)①令彭氏之子御②则耳加聪③则吾必说而强食之④因下彭氏之子【小题3】请将“君将何之?”一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小题4】这个故事中,作为君主的商汤有什么特点?试概括。(4分)【答案】【小题1】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2分)【小题1】①驾车②更加③通“悦”愉快④使…下车(4分)【小题1】你将到哪里去(2分)【小题1】贤明,敬重人才,嫉恶如仇。(4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一般坚持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文章中对商汤的具体描写来分析商汤的性格特点即可。5.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鲁连②谓孟尝君曰:“猿狝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③不如狐狸。曹沫④奋三尽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⑤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而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之道哉!”孟尝君曰:“善!”乃弗逐。【注释】①舍人②鲁连:姓鲁名仲连,也称鲁连。齐人,游侠义士。③骐骥:千里马。④曹沫:鲁庄公时的武士。⑤铫鎒:农具【小题1】下列四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不若鱼鳖若为佣耕,何富贵也?B.故物舍其所长食之不能尽其材C.而来害相报者时时而间进D.乃弗逐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小题2】翻译句子。(2分)曹沫奋三尽之剑,一军不能当。【小题3】说说本文蕴含了一个怎样的道理?(3分)【答案】【小题1】B【小题1】曹沫举起三尺长剑,全军(整个军队)也不能抵挡。【小题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必因他人在某一方面的缺点而完全否定这个人。【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解析】【小题1】B中“其’是代词,代物。【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关键词“奋“”一军“的理解。【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说法不要求统一。6.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回答小题(16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①,②,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含义。(2分)A、池非不深也()B、委而去之()【小题2】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小题3】文中有三处空缺,按照原文,应填写的句子是(3分)【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①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小题5】选文举什么例子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分)【小题6】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专项练习【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80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