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单元5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PPT模板下载:行业PPT模板:节日PPT模板:素材下载:背景图片:图表下载:优秀PPT下载:教程:教程:教程:资料下载:课件下载:范文下载:试卷下载:教案下载:单元5钢筋混凝土工程事故与处理5.1基础基坑工程事故原因分析5.2基坑工程事故5.3基础孔洞错位事故5.4基础基坑工程事故原因分析5.5基坑工程事故5.6基础孔洞错位事故学习描述教学要求:了解混凝土裂缝发生的主要原因,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类及修补方法,混凝土强度不足事故的处理方法,钢筋工程事故原因,钢筋工程施工要点,结构使用、改建不当事故的主要原因;掌握混凝土构件的常用加固方法;熟悉钢筋混实践环节:根据法规、规范及行业标准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现场检测。单元5钢筋混凝土工程事故与处理5.1.1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类5.1混凝土裂缝事故1.静止裂缝静止裂缝是指形态、尺寸和数量均已稳定不再发展的裂缝。修补时,仅需依裂缝粗细选择修补材料和方法。5.1混凝土裂缝事故2.活动裂缝活动裂缝是指裂缝宽度在现行环境和工作条件下始终不能保持稳定,易随着结构构件的受力、变形或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而时张、时闭的裂缝。修补时,应先消除其成因,并观察一段时间,确认已稳定后,再确定处理方法进行修补;若不能完全消除其成因,但确认对结构、构件的安全性不构成危害时,可使用具有弹性和柔韧性的材料进行修补。5.1混凝土裂缝事故3.尚在发展的裂缝尚在发展的裂缝是指裂缝的长度、宽度或数量还在发展,但经历一段时间后将会终止的裂缝。对此类裂缝应待其停止发展后,再进行修补或加固。5.1.2出现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5.1混凝土裂缝事故1.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2.建筑设计失误3.结构设计失误4.地基变形5.施工工艺不当或质量差6.温度影响7.混凝土收缩8.其他5.1.3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方法1.表面封闭法表面封闭法是指利用混凝土表层微细ω≤0.2mm)或网状裂纹的毛细作用吸收低黏度且具有良好渗透性的修补胶液来封闭裂缝通道的修补方法。对楼板和其他需要防渗的部位,还应在混凝土表面粘贴纤维复合材料,以增强封护作用。5.1混凝土裂缝事故注射法是指以一定的压力将低黏度、高强度的裂缝修补胶液注入裂缝腔内的修补方法。此方法适用于0.1mm≤ω≤1.5mm静止的独立裂缝、贯穿性裂缝,以及蜂窝状局部缺陷的补强和封闭。注射前,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对裂缝周边进行密封。2.注射法5.1混凝土裂缝事故压力注浆法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以较高压力(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确定)将修补裂缝用的注浆料压入裂缝腔内的修补方法。此法适于处理大型结构的贯穿性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蜂窝状严重缺陷以及深而蜿蜒的裂缝。3.压力注浆法5.1混凝土裂缝事故4.填充密封法填充密封法是指在构件表面沿裂缝向内凿出槽深和槽宽分别不小于20mm和15mm的U形沟槽,然后用改性环氧树脂或弹性填缝材料充填,并粘贴纤维复合材料以封闭其表面的修补方法。此法适于处理ω>0.5mm的活动裂缝和静止裂缝。填充完毕后,其表面应做防护层。需要注意的是,当为活动裂缝时,槽宽应按不小于15mm+5t确定(t为裂缝最大宽度)。5.1混凝土裂缝事故(1)改性环氧树脂类、改性丙烯酸酯类、改性聚氨酯类等的修补胶液(包括配套的打底胶和修补胶)和聚合物注浆料等的合成树脂类修补材料,适用于裂缝的封闭或补强,可采用表面封闭法、注射法或压(2)无流动性的有机硅酮、聚硫橡胶、改性丙烯酸酯、聚氨酯等柔性的嵌缝密封胶类修补材料,适用于活动裂缝的修补,以及混凝土与其他材料接缝5.1.4混凝土裂缝修补材料的选择5.1混凝土裂缝事故(1)混凝土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的膨胀或收缩变形,称为温度变形。这种变形对于一般简支类的构件或约束较小的结构来讲,不会导致裂缝的发生,但对于长度较长、面积较大、支座约束较大的结构预防这类结构构件出现温度裂缝的主要措施有设置伸缩缝,采用滑动支座,适当增加构造钢筋,以及通过保温、隔热等途径减少温度变化对结构构件5.1.5常见混凝土裂缝的预防5.1混凝土裂缝事故聚硫橡胶:由二卤代烷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多硫化物缩聚而得的合成橡胶。其具有优异的耐油和耐溶剂性,但强度不高,耐老化性能不佳,加工性能不好,有臭味,多与丁腈橡胶并用。工业产品有固体聚硫橡胶、液态聚硫橡胶和聚硫胶乳。1929年,美国聚硫橡胶公司首先开始生产工业用聚硫橡胶。1955年,中国锦西化工进行中间试验,产量可满足当时国内的需要。苏联、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等都曾生产过聚硫橡胶。目前仅德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有生产。答疑解惑5.1混凝土裂缝事故(3)超细无收缩水泥注浆料、改性聚合物水泥注浆料,以及不回缩微膨胀水泥等ω1mm(4)E玻璃或S玻璃纤维织物、碳纤维织物的纤维复合材料及与其适配的胶黏剂,5.1混凝土裂缝事故5.1混凝土裂缝事故(2)大体积混凝土在早期硬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混凝土因水化热而引起内外温差过大,从而导致结构预防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差裂缝,可采取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品种;通过掺用外加剂、利用混凝土60d或90d后期强度等减少水泥用量;通过用冰冷水搅拌混凝土等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浇筑采取分层、分块方案;适当增加钢筋配置和通过养护控制内外温差等技术措施。5.1混凝土裂缝事故(3)混凝土的受力裂缝,主要指的是由于结构、构件尚未达到设计强度要求而承受各种过大荷载,或者是施工荷载超过了结构、构件的设计使用荷载,以及由于承重模板拆除过早,混凝土强度过低承受不了其自重等原因,引起结构和构件的开裂。另外,设计计算的错误导致结构、构件强度的先天不足,以及钢筋工程的质量问题等,也都是混凝土出现受力裂缝时不可忽视的原因。5.2混凝土强度不足事故混凝土强度不足会导致结构或构件的整体强度不足,轻则会降低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重则会造成结构、构件的破坏和倒塌。(1)材料及配合比不符合要求。例如,采用劣质水泥或级配不良、配料过程计量不准、水泥用量不足、含泥量过高的砂石料,用水过多、某些外加剂(2)搅拌不均、运输时间过长、振捣不实,致使(3)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遇到雨天,模板内、基坑底积水和浇捣完后遇高温、干燥天气或寒冷天气而没有采取相应养护措施等,都会造成混凝土中水5.2.1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常见原因5.2混凝土强度不足事故5.2.2混凝土强度不足事故的处理方法和选择5.2混凝土强度不足事故1.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6.拆除重建2.测定混凝土的实际强度3.减小结构荷载4.结构加固5.分析验算挖掘潜力【案例5-1】【事故概况】(1)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低于0.85或0.90(2)同批混凝土中最低一组试块的强度值低于0.90(3)同批混凝土中个别试块的强度值过高或过低,(4)冬期施工时,同条件养护试块达不到冬施方案预期的拆模,或拆除保温时的强度要求。5.2.3混凝土强度不足事故案例5.2混凝土强度不足事故【案例5-2】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露筋、蜂窝、孔洞。【事故概况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露筋、蜂窝、孔洞,具体表现(1(2(3(4)混凝土结构内有空腔,局部无混凝土,蜂窝特别大。5.2混凝土强度不足事故5.2混凝土强度不足事故【案例5-3】【事故概况】某工程为五层框架,施工到第三层时,发现6根柱混凝土强度严重不足,可以较容易地从柱上剥下混凝土块,经检测2个月龄期混凝土强度不足10N/mm2。其主要原因是使用了无出厂证明的水泥配置混凝土,使得水泥安定性和强度方面都存在问题,致使柱子基本丧失了承载能力。5.2混凝土强度不足事故【案例5-4】薄腹梁的加固。【事故概况卸载和外包钢筋混凝土加固薄腹梁:某工程共有10m跨度薄腹梁19根,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为C30,混凝土浇筑30d后的强度为10~20N/mm2,回弹仪实测强度为10~17.4N/mm2。按照当时的设计规范验算,正截面抗弯和抗剪强度都达不到原设计要求,此外,原设计的刚度也偏低,因此需要加固。由于混凝土强度仅为10N/mm2,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强度也很低,因而钢筋强度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梁端易产生斜裂缝,容易导致梁端主筋撕裂,所以这类构件加固后能否确保安全使用,还应通过结构荷载试验确认。5.3.1钢筋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5.3钢筋工程事故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未经培训,识图能力较差;在操作检查验收过程中,没有专业人员的参加;或检查人员不带图纸、资料,仅凭一般经验;或操作、检查人员仅参照相邻构件的钢筋配置情况,而忽视部分构件、节点的特殊要求等,均是导致钢筋错放、漏放的最主要原因。也有因事先配料不足或漏配;钢筋密集处、特殊形状的钢筋难以穿插,施工人员随产生钢筋位移的主要原因有柱、墙竖向钢筋搭接处引测定位不准;钢筋绑扎固定不牢,受到模板支装和混凝土浇捣过程的碰撞、踩踏;施工人员缺乏结构受力基本知识,有意加大钢筋保护层等。5.3钢筋工程事故钢筋工程施工时要进行质量技术交底,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质量要求操作,工序完成后要仔细进行复核。做好隐蔽工程验收等是防止出现错放、漏放和位移的根本钢筋的错放、漏放和位移,轻则会降低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导致结构、构件较早出现受力裂缝;重则会出现结构、构件破坏而导致结构坍塌。5.3.2钢筋工程的施工要点5.3钢筋工程事故(1)钢筋冷拉速度不宜过快,待拉到规定长度或控制应力后,应稍停,然后再进行放松。预应力钢筋应先对焊后冷拉。钢筋经冷拉后,要注意冷拉钢筋的防锈工作。(2)钢筋表面结成的氧化铁(铁锈),如呈黄色,除在冷拔或焊接处附近必须清除干净外,一般可不予处理;如呈红褐色,(3)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应控制在4%以内;Ⅱ、Ⅲ级钢筋的冷拉率应控制在1%以内;冷拔低碳钢丝在调直机上调直后,其表面不得有明显的擦伤。擦伤是指钢丝在调直筒模内通过时,被模块划伤呈螺旋纹的线。5.3钢筋工程事故(4)钢筋的弯曲成型,应根据结构构件配筋详图,结合对保护层厚度、接头形式、弯钩及弯折的弯曲直径等要求,计算下料尺寸,绘制翻样图,才能进行。弯曲成型后的钢(5)钢筋正式焊接前,应由承担焊接任务的焊工按实际操作条件进行试焊,以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并制定焊接注意事项。此项试焊应多做几次,直到按检查方法试验合格后,才可正式成批焊接。成批焊接前,应按规定提前试焊,(6)钢筋绑扎要求。5.3钢筋工程事故(7)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要符合规定,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位置要相互错(8)钢筋绑扎安装完毕后,应检查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9)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在竖向钢筋外侧和水平钢筋下与模板的间隙处垫以水泥浆垫块或塑料卡,不得用石子胡乱填塞,也不得采用边浇混凝土边提拉钢筋的方法。5.3.3钢筋工程的常见质量事故类型5.3钢筋工程事故1.1在绑扎或安装钢筋时,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的接头过多,其截2(1)在钢筋配料时施工人员疏忽大意,没有认真考虑原材料(2)施工人员忽略了配置在构件同一截面中的接头的中距不(3)施工人员分不清钢筋处在受压区还是受拉区。5.3钢筋工程事故3(1)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画出几个分号,注明哪个分号与哪个分号搭配,对于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不同时(2(3)在钢筋骨架已绑扎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发现接头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一般情况下应拆除骨架或
本文标题: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单元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37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