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五章-外部性与公共政策
第五章外部性与公共政策第一节外部性与市场效率第二节效率改进与公共政策第三节公共产品第一节外部性与市场效率一、外部性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体的行为对另外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了影响,但这种影响没有通过货币或者市场交易反映出来。外部性分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种类型。正外部性:一个个体的一项社会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而该个体不能由此得到补偿,也就是说,这个个体从起活动中得到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这种性质的外部性就是正的外部性,也称外部经济。社会收益=私人收益+外部收益负外部性:个体的社会经济活动给其他成员带来坏处,而他并没有对此做出赔偿,也就是说,该个体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社会成本,也称外部不经济。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二、外部性与市场效率QPD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成本EFAP1P2Q1Q2O(一)负外部性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如果存在负外部性,私人成本将低于社会成本,由负外部性造成的成本(FA)由社会承担。产量相对“太多”,导致资源处于低效率配置状态。QP边际社会收益边际私人收益BJQ1Q2O(二)正外部性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在正外部性的场合,边际私人收益将低于边际社会成本,产量相对“太少”,低于社会最优总产量,资源同样处于低效率配置状态。总之,在存在外部性情况下,无法实现整体或社会的收益最大,存在市场失灵。S第二节效率改进与公共政策一、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一)企业合并和内在化★外部性内在化由于在外部性活动中,有些成本和收益实际上是存在的,但是它们没有反映在私人收益和成本内,因而决策主体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就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所以,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思路之一是将外部性内在化(Internalization)。外部性内在化就是通过制度安排使外部经济收益和外部经济成本均由当事人获得或承担。★一体化方法(企业合并)如果A企业造成的负的外部性侵占了B企业的利益,或由B企业承担,通过AB企业合并也能够实现外部性内在化,从而达到资源最优配置。一体化或合并的方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有一定的局限性:合并后的企业规模必须足够大,另外双方可能会在谈判分配合作剩余等方面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而使得合并不能够得到实现。外部性内在化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但关键在于内在化的成本的高低。在交易成本较高的时候,政府的介入可能是可行的办法之一。思考:养蜂人与果园主:由谁来补偿谁?(二)科斯定理(TheCoaseTheorem)考虑外在性的问题的正确方法应该是使得当事人所遭受的损失尽可能小,而不是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比较,或者说,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实质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允许乙损害甲?关键在于避免更严重的损害。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新思路是明确界定产权和交易产权。产权就是对某种资源的排他性使用权,在产权明确并且其实施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外部性产生的机会就会减少,或者说,能够使外部性内在化。科斯第一定理:只要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则无论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产权的初始界定会带来不同的配置效率。养牛场在玉米地附近,但是由于没有栅栏,不时有牛跑到玉米地并踩坏庄稼,农夫因此损失100美元。有两种解决的方法:(1)行使饲养权:农夫有让牛远离玉米地的责任,并且自行承担牛踩坏庄稼的损失。在这个原则下,农夫不能在法律上进行诉求,为了降低损害,他只有在玉米地上围上栅栏,费用为50美元。(2)行使农夫权:养牛人有责任让牛待在养牛场内,如果牛踩坏玉米,养牛人应该赔偿100美元的损失,否则养牛人只有在养牛场周围建筑栅栏,费用为75美元。【实例1】农夫与养牛人之争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农夫和养牛人进行谈判,从效率的角度,他们都会选择在玉米地周围建筑栅栏,实现25美元(75美元—50美元)的合作剩余。如果双方谈判的交易成本为35美元,这样合作的净收益为-10美元(25美元—35美元),显然交易成本会阻止双方进行合作并实现25美元的合作剩余。此时,解决的方法就是通过产权界定,将围栅栏的义务指定给农夫(饲养权)或者养牛人。呼啸而过的火车抛洒出火花,落在邻近的农田里,由此引发火灾,致使庄稼受损,农民为此遭受了损失。【实例1】如何解决火花抛洒对庄稼的损害问题?安装新设备不安装新设备火车种植土豆种植西红柿农户1000040010005000700100007005000双方的利润组合不同法律规则下双方的利润组合不合作剩余合作火车农户火车农户规则一:自由抛洒10000700010000700规则二:赔偿9400100030095501150规则三:禁令50001000470073503350科斯定理评论产权是否总是能够明确的加以界定?界定的成本是否一定小于相应收益?空气已经明确界定的产权是否总能够转让成功?明确的产权的转让是否总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产权的分配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又与公平、效率问题有关,因而产权的初始界定是否合法、恰当,界定是否完全或清晰,最终会有不同的效率结果。二.解决外部性的公共政策(一)征税和补贴征税和补贴是政府基于市场向私人提供符合社会效率的激励措施。这种方法是由庇古提出来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来矫正价格,即通过适当的税收和补贴,使得个人行为的成本和收益分别等于社会成本和收益。对造成负外部性的个体征税(庇古税),其数额等于或接近该个体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而对生产正外部性的个体给予适当的补贴,使其私人收益等于或接近于社会收益。庇古税的局限性首先,忽视了外在性问题的相互性,当甲对乙造成外在伤害时,限制甲避免了乙受损的同时给甲造成了伤害,因为限制了甲的活动自由或损害了甲的利益。其次,没有从社会的整体角度考虑问题,因为对甲进行限制所造成的甲的损失可能会大于不对甲进行限制的情况下甲对乙造成的损害。(二)政府管制政府通过规定、建议、指令、警告或禁止等方式来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同时为解决外部性提供可能。例如,在海洋捕捞作业中外部性比较严重,随着捕捞技术的提高、人员和船舶的增加,外部性问题突出。而政府通过多种手段解决外部性问题,如规定渔网的单位面积孔数、渔船的动力规格,强行建立限制捕鱼区,实施季节性休渔。行政措施的弊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必须花费一定的资源。通常这些资源由社会以税收等形式提供。政府干预同样存在一定的成本,必须比较政府干预的成本与收益。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政府是否应该干预经济活动,而是政府参与或干预经济活动时的成本与收益,这也是政府制订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另外,为了设计良好的政策规则,公共政策的制订者需要了解相应的行业特征以及其技术细节,通常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是比较困难的。第三节公共产品一.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私人物品(Privategoods):私人物品的数量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私人物品的消费具有排他性,购买具有竞争性,即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消费该商品。公共物品(Publicgoods):具备消费的非排它性特征,在消费者数量达到一定的限度以前,增加公共物的消费者数量一般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商品的消费。二、公共产品的最优数量(一)公共产品的个人需求对于个人来说,对公共产品的需求量取决于该物品给他带来的满足程度以及公共产品生产给他带来的成本。每增加一笔公共产品开支,都会给个体带来效用的增加。但是,每增加一笔公共开支,个体又要承担一笔支出或税收,这是个体面临的边际成本。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最优需求量是由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个条件决定的。(二)公共物品的供给(三)公共产品的最优数量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是由每个消费者的边际利益之和等于边际成本决定,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消费的非排他性的区别。三、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搭便车问题公共产品非排他性导致“搭便车”(Freeride):我不支付费用,其他人支付以后我可以照样享受到利益。若存在搭便车行为,人们会压低显示其真实支付意愿倾向,因而公共物品不能采用通常市场机制获得有效配置。通常情况下,公共产品涉及的人越多,免费搭车问题越严重,公共产品由私人提供的可能性就越小,因为人数越多,谈判涉及的就人越多,协调起来就越困难。偏好显示与说实话问题按照个人效用最大化的逻辑,人们有不说实话的动机,税收将根据报告的数额征收,因为每个人知道,自己的支付不会显著改变某公共产品供给数量,那么,他就会尽量低报以实现少花钱而享用同样数量公共产品;而一个人如果知道无论自己报告多少税收是给定的,那么他就会多报,这样可以提高公共产品的消费量,而自己不必多花钱。四、公共选择规则为了解决免费搭车问题,经济学家试图揭示人们的真实偏好:★一致同意规则★需求显示法★多数票规则★加权投票规则★否决投票规则(一)一致同意规则所谓一致同意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反对的前提下,才能最后通过实施。一致同意规则的特点:★得出的方案是帕累托最优的,★每个参与者拥有否决权,权利绝对平等,★可有效避免免费搭车。★交易成本高。(二)需求显示法假设有甲、乙、丙三个人,要在A、B、C三个公共产品方案中选择一个作为最终的集体行动方案。ABC税收甲3010520乙1040200丙2551015社会价值65553535需求显示法的社会价值计算首先加总各个方案的价值,每个方案的合计值称为其社会价值。在这个例子中,A、B、C三个方案的社会价值分别为65、55、35,A方案的社会价值最大,我们认为它对社会是最优的,因而集体的行动方案应该是A。但是,实施方案A显然对乙是不公平的,因为如果实施其他方案他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需要对有些成员征税,来筹集生产公共产品的一部分经费。需求显示法对成员征税额的计算首先计算出只有乙和丙参与时A、B、C三个方案的社会价值,看哪个方案的社会价值最大,它就是没有甲参与时社会最佳行动方案,这时是B方案当选,其社会价值是45。然后加入甲对三个方案的评价,看哪个方案社会价值最大,也就是最终的社会最优行动方案。如果甲加入以后,最优方案没有变化,甲就不需要缴税;如果甲加入以后,最优方案有了变化,那么两个方案的社会价值的差额就是甲应该缴纳的税收额。由于甲的加入,A变为最优方案,其社会价值为65,甲需要缴纳的税收就是20。同理,乙不用缴税,丙需要的缴税额为15,三个人的总税额是35。如果这个行动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成本小于35,就不用再进一步分担费用,税收减成本的差额,以一次总付的方式,返还给三个选民;如果公共产品的成本超过35,还需要三个人进一步分担成本。需求显示法的优缺点:需求显示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激励每个参与者说出对公共产品需求的真实信息,从而可以使投票者得到的公共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最大限度地接近投票者的偏好结构。其缺点是实施起来比较复杂,当参与人人数过多时,交易成本尤其大。(三)多数票规则在多数票规则下,一个方案能否通过取决于能否获得超过某一比例的参与者的支持,这一比例可以是2/3,也可以是1/2,在后一种情况又称为简单多数。最终通过的议案只是反映多数派的利益,而忽略甚至损害少数人的利益。多数票规则选出的每一项方案都具有内在的强制性,因为决策是根据多数派成员的意志做出的,但是要求所有成员服从。多数票规则的优缺点:最大优点在于节省做出决策的交易成本。一致投票规则的最大缺点是交易成本太大,而多数票规则可以减少这一成本。但是多数票比例不同,决策的成本是不同的。一般说来,比例越高,决策成本越大,因而在现实过程中,一般采用简单多数规则。但是,多数投票规则下同样存在搭便车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利益集团操纵,这是多数票规则带来的最大问题。(四)加权投票规则加权投票规则的特点是按照利益差别,把投票参与者按重要性分类,根据分类来分配票数,然后对候选方案进行投票,得到最多票数而不是最多人数支持的议案将获得通过。加权投票规则在现实中有着比较普遍的应用,它只是多数票规则的一个变体,通常具有和多数票规则一样的优点和弊端。(五)否决投票规则让每个成员提出自己认为可供选择的一整套建议或者行动方案,汇总后每个成员再从汇总的方案中否决掉自己不喜欢的那些方案,最后剩下的没有被任何人否决的议案,就是
本文标题:第五章-外部性与公共政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964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