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0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民版)
200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学以致用:(不断总结思路、方法)-----练习部分一、选择题(3*20=60分)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采纳有利于各自统治的学说③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④“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代表()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3、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A.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B.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C.法家最受统治者推崇D.道家最受欢迎4、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③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④使学术开始下移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5、(2008·江苏卷)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重视道德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C.强调知识的作用D.推崇君主权威6、孔子“仁”的思想和孟子“仁政”的思想都重视()A.人的生存权利B.人的善良本性C.和谐社会人际关系D.人的自由平等7、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贯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通过礼义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成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8、古代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儒家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矛盾和谐、君民和谐以及身心和谐。其中体现“人我和谐”思想的是()A.天人合一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民贵君轻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9、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文中的“民主”,实即做民之主,与君主同义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C.其“民主”内涵与近现代“主权在民”相吻合D.儒家“民本”思想绝无现代民主思想10、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11、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两种历史现象的正确分析是()A.两者手段、方法相同,本质相同B.两者手段、方法不同,本质相同C.两者手段、方法不同,本质不同D.两者手段、方法相同,本质不同12、下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迦牟尼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佛、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C.儒、佛、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1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著名和尚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思想主张吻合()A.孔孟之学B.程朱理学C.陆王心学D.格物致知1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15、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16、2007年10月28日至30日第二届朱子文化节在福建武夷山举行,以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及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诞辰877周年。宋明理学的积极作用有()①压抑人的自然欲求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2007·北京卷)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18、(2007全国卷Ⅱ)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A.先秦儒学B.汉代经学C.隋唐佛学D.宋明理学19、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这段话的思想核心是()A.维护封建礼教B.主张学以致用C.反对迷信崇拜D.抨击腐朽统治20、与西方启蒙思想相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内容主张上,其不同于西方启蒙思想的是没有()①设想未来社会②批判专制制度③宣扬民主法制④尊重科学知识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②④二、主观题21、阅读下列材料: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有众多的学派,儒、墨、道、法是其中最著名的四大学派,也是影响最大的四个学派。自古到今,四大学派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统治思想和学术研究的重要依据和对象。请回答:(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哪几个?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上述人物在治国方面的主张有哪些?指出他们的主张有何不同之处?上述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反映的共同理想是什么?(2)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哪一种学说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3)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程中,墨家始终未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你认为主要原因县什么?(4)儒家学说后来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原因是什么?22、儒家思想从我国古代到近代有不同的地位和发展演变,在我国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请回答:(1)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中,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的主张是什么?(2分)(2)西汉董仲舒是如何发展儒家思想的?受到谁的重视和肯定而成为正统思想?(4分)(3)简要说明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中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及其主要目的。(4分)(4)现在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文化,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材料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材料三阿尔帕说:“……大多数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彼特拉克说:“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1)根据材料一指出,三代到春秋时期对人的认识有何变化?并简要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3)材料三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的什么思想?(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人文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24、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材料一图一(前551~前479年)图二(前179~前104年)材料二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阳明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三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四程颐说:“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历史人物是谁?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图二中历史人物是谁?其主要思想有哪些?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3)图二中历史人物所在朝代的统治者与秦始皇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其本质有何共同点?(4)在明清时期,儒家文化又有了怎样的发展?(5)材料二中王阳明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怎样的哲学观点?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6)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何相同之处?(7)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对此,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史记》记载,陆贾常常在刘邦面前引述《论语》《尚书》等古代典籍。刘邦呵斥他说:“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反唇相讥道:“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于是,刘邦让他总结秦亡汉兴的经验和历史上治乱的缘故。他便写下了《新语》12篇,讨论“行仁义,法先圣”的道理,使得刘邦不得不“称善”。材料二中国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明)李贽《续焚书》材料四在孔子诞辰二千五百五十七年祭孔大典前夕,备受世人关注的孔子标准像于孔子故里曲阜揭幕。图为定稿的孔子像。——中国新闻网回答问题:(1)据材料一、二,说说儒学为什么会成为“显学”?(2)材料三中作者是如何认识儒学的?说明了什么问题?(3)从材料四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4分)(4)结合材料一、二、四,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5分)参考答案1-5DDCDD6-10CABCB11-15BACBC16-20DDDCC21、解析:第(1)问首先回忆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注意抓住治国的主张来回答,不同点要从三人不同的阶级属性上思考;共同理想从三人思想一脉相承的特点来思考。(2)、(3)关键在于归纳,注意秦统一和西汉武帝时两个特殊历史时期儒、法两家地位的变迁及其原因。答案:(1)孔子主张“仁”和“礼”,主张“为政以德”;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和“民贵君轻”;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不同:本质内涵不同,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后两者主张确立和维护封建统治。都是从人和社会的道德修养方面人手,主张建设一个文明礼乐的和谐社会。(2)法家学说。原因:法家学说主张人们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反对因循守旧,并主张加强君主权力。这符合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3)墨子提出的“兼爱”等一些主张超出了当时社会实际发展的可能。(4)儒家主张“仁政”,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尊卑有序、贵贱有别。这些思想都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22.答案:(1)
本文标题:200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民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87781 .html